搜狐网站搜狐娱乐
  • 继承者们!香港新生代导演五虎将 ››
  • 郭子健:从跑龙套到港片急先锋 ››
  • 郑保瑞:电影让我没有退路 ››
  • 周显扬:我瞧不起不努力的人 ››
  • 袁锦麟:好戏在后头 ››
  • 梁乐明陆剑青:"麦庄"后看"梁陆" ››
  • 捱出来,这是最好的时代 ››

嘉宾档案

郭子健| 代表作:《西游降魔篇》,《救火英雄》

郑保瑞| 导演代表作:《大闹天宫》、《意外》

周显扬| 导演代表作:《大追捕》

袁锦麟| 导演代表作:《风暴》

梁乐民、陆剑青| 导演代表作:《寒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监制:张少\邱雪 | 主编:黄杰 | 责编:陈俊君

策划:苏三 | 外联:叶婷 | 专题编辑:滕菲

撰稿:秦川玺、马嫚丽、哈麦


  香港,这个地理概念上的弹丸之地,其电影业一度辉煌,作品远销亚洲各国,并成了大陆电影人最初的学习样板。但因受好莱坞大片冲击、人才外流、盗版猖獗、跟风滥拍等因素影响,香港电影在新千年前后开始失位,导演和演员北上大陆求生存成为潮流。时至今日,中国内地已经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电影中心地,上一批电影人通过和内地公司的合作,已经站稳脚跟。而在香港电影工业里操练出来的新人们,凭借对技术的掌握和电影品质的执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很多人会想,拍《大闹天宫》这样的特效大片,得找徐克;《西游降魔篇》的古怪风格,定是周星驰的设计;像《寒战》、《风暴》、《大追捕》这样的警匪故事,林超贤、陈木胜拍起来会比较拿手。但实际上,站在这些电影后面的,并不是已享有多年名望的老将们,他们是郑保瑞、郭子健、陆剑青、梁乐民、袁锦麟、周显扬——这些已在而立之年上下的所谓青年导演,跟大多数前辈一样,他们在幕后磨练多年,待电影业繁荣起来时,博得拍主流商业电影的机会,成为香港影坛新一代顶梁柱。

  我们看到,郑保瑞操盘的《大闹天宫》,成为仅次于《泰囧》的华语影史票房第二高;郭子健获得周星驰赏识,为《西游降魔篇》出谋划策,增加了别样的恐怖风格;陆剑青、梁乐民联手拍出《寒战》,被业界看作是港式警匪片的重振之作;袁锦麟的《风暴》让中国观众再度见识了香港动作片的生猛火爆;周显扬的《大追捕》在悬疑片领域做出了新的尝试。这些导演,在类型片上各有所长,或赢得票房,或收获奖项,反正,出手都不赖。

  认识一下他们,是时候了。这些刚冒头的导演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凭什么上位的?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过去?他们亲口述说自己的故事,会给作为读者或电影从业者的你带来哪些启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搜狐娱乐记者远赴香港,磨砺数月,对这批新生代导演中的五组代表人物进行了一次全面起底。

  他们分别是:

  郑保瑞,导演作品:14部,代表作:《大闹天宫》、《意外》

  郭子健,导演作品:6部,代表作:《西游降魔篇》,《救火英雄》

  周显扬,导演作品:2部,代表作:《大追捕》

  袁锦麟,导演作品:2部,代表作:《风暴》

  梁乐民、陆剑青,导演作品:1部,代表作:《寒战》

  香港影业有这样的传统——在片场操练、磨日子、逐步进阶、师徒传承,每个电影人的成名史几乎都是励志故事。就像红遍全球的大导演吴宇森,在出道前曾跟随张彻做了多年学徒;留洋派徐克崭露头角前,在无线电视台蛰伏当编导;港片大佬杜琪峰,在王天林门下从拍电视剧、喜剧片走起。如今冒头的导演们也不例外,郑保瑞曾在林岭东手下做事,后成为杜琪峰银河门下爱徒;郭子健从跑龙套干起,后师从名编剧司徒锦源,痛苦许久后才得以拍片;周显扬先是在江志强的公司做杂活,后跟过李安拍《色戒》;袁锦麟隐居幕后写了多年剧本;陆剑青、梁乐民是熬片场的屌丝美指和副导演。

  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港导演大多是匠人,他们从拍电影的各个环节上一路走过来,在技术层面上摸熟了拍电影的方法,为此后持续高效出片子打下基础。至于电影理想,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体上你能感受得到,这批导演对感性和理性的拿捏十分得当,他们希望有所表达,但却并不偏执,一面想着市场和观众。他们提到最多的导演,是黑泽明,还有李安,因为电影的商业属性和艺术属性,在大师的作品里得以完美融合,这也正是他们追求的境界。

郭子健:从跑龙套的到港片急先锋

  20岁做平面设计,22岁读编导培训班,23岁入行,从跑龙套开始,做跟班小编剧,打杂。30岁,终于圆了当导演的梦,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野良犬》。然后是《青苔》、《打擂台》、《西游降魔篇》再到《救火英雄》,已经38岁的郭子健开始被视为香港新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这是郭子健的导演之路。一个典型的香港导演上位历程。


  郭子健说:“我觉得年轻电影人最关键的是,是不是按照自己的良心拍电影,有没有跟着大时代走。没人能改变大时代,关键是你是不是在这个时代走到立足之地,把你想说的在这个年代说出来,你这样才会有一点意义。”


  他并不排斥别人说他靠大佬扶持才有机会拍片。关键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机遇,“每个时代有一帮人跑出来,也有给他们的机遇。我也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有了机会就珍惜,尽力去做吧。其他的轮不到我们去想。”【详细】


郑保瑞:电影选择了我,让我没有退路

  2007年的冬天,郑保瑞接到一个电话。电影《大闹天宫》出品方,北京星皓电影董事长王海峰问他:“我这里有个《大闹天宫》的剧本,我、甄子丹、周润发都觉得你最合适,你有没有兴趣?”在短暂的犹豫之后,郑保瑞决定接下这个项目。2.5亿的制作成本,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贵的电影,上映11天便突破8亿元大关,也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赚钱的电影。


  郑保瑞当时的犹豫在于:为什么是他,而不是擅长此类题材的徐克?“后来我想了想,除了其他可能的客观因素外,可能他们在我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事实上,无论是王海峰还是甄子丹,都在郑保瑞身上“看到”电影导演最为稀缺性的特质:对于一部大电影的精准把控力与执行力,懂得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平衡与创新。


  转眼入行已经20余年,这个最初并没有电影梦的导演现在已经把拍电影当成了生命中的头等大事。“电影就像五指山一样,进来了就走不出去。越做电影,就越觉得自己懂得太少,越能激发自己探索下去的好奇心。”郑保瑞说,“很多时候,并不是我选择了电影,而是电影选择了我,并且以一种没有退路的方式逼我前进。”【详细】


周显扬:我瞧不起不努力的人

  李安拍《色·戒》时,江志强叫周显扬过去帮忙做助理。当时周显扬正打算去香港中文大学读哲学硕士,5万块学费都交了。因为是李安,周显扬想都没想,就放弃了念书。“那个时候学校还打电话给我,说可以一边读书一边跟着李安啊。我没有(答应)。5万多学费不能退的,等于白白扔掉了。但是你会知道这是值得的。这个世界不是什么都可以用钱衡量。你学的东西远远超过你浪费的这5万块。人生就是这样抉择。”


  今年36岁的周显扬进入电影圈差不多12年了。前6年,他先是跟随香港电影大佬江志强学习剧本策划和运筹,然后在李安身边跟完《色·戒》的整个过程。从2008年到现在,他拍了三部电影(已上映两部),分别是《罪与罚》,《大追捕》,以及《黄飞鸿之英雄有梦》。


  周显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内敛,他看起来谦逊平和,颇有知识分子的气质。他说,李安对他的影响很大。不过聊得开了,周显扬开始侃侃而谈,用词张扬甚至犀利……【详细】


袁锦麟:《风暴》是练习,好戏在后头

  袁锦麟是正统的科班出身。毕业于香港数一数二的浸会大学传播学,主修电影专业。毕业后,袁锦麟开始从场记做起,以他的能力没过多久就已经做到制片,然而,科班出身的电影梦拗不过金钱堆起来的现实。彼时的香港电影,古惑仔、英雄片是那时候的主流,对于像袁锦麟这样初出茅庐的新导演来说,能拍的除了黑帮片,别无选择。


  对电影有些心灰意冷的袁锦麟原本打算出国学习一门“能派上用场的学科”,比如MBA,最后还是被当时的上司、电影人施南生给劝了下来。这样,才有了后来写下了诸如《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等好剧本的金牌编剧袁锦麟。


  《风暴》袁锦麟之所以选择自己做导演,是因为他有了一个自己想说出来的故事:“当时在给另一个监制写剧本,写的时候有了《风暴》的想法,我觉得这是我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所以去找了江志强。”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江志强追加投资,刘德华自降片酬。【详细】


梁乐明陆剑青:"麦庄"后看"梁陆"

  第32届香港金像奖的颁奖礼上,梁乐明与陆剑青凭借《寒战》拿到了九项大奖,追平了十六年前陈可辛《甜蜜蜜》创下的纪录。它比陈德森的《十月围城》、陈可辛叶伟民合拍的《投名状》成绩还要好。这样的成绩振奋了香港电影圈,在黄金搭档“麦庄”(麦兆辉、庄文强)之后,现在又有了“梁陆”。


  文隽曾用过“屌丝”两个字来点评梁陆二人,因为两人在转战导演之前,在圈内属于“低调到没调”。梁乐民是美术指导出身,却并不像张叔平、奚仲文那样属于“名牌抢手货”,陆剑青虽然做副导演多年,但圈内也曾盛传过一个笑话,说没见过哪个导演在片场没有骂过Sunny Luk(陆剑青英文名),因为在片场的陆剑青,属于默默苦干且不顶嘴的类型。


  回顾成功之路,他们说:“我们觉得(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很多老板现在都倾向起用新人。既然好多香港的前辈导演都北上了,那香港这个地方就留给新导演来打拼吧。”【详细】


继承者们:捱出来,这是最好的时代

  虽然我们口口声声称这些导演为“新生代”,其实严格说起来,他们都不能算新。郑保瑞今年42岁,入行已有22年;郭子健今年38岁,入行15年。还有周显扬、袁锦麟、梁乐民和陆剑青,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入行年份很长!他们能出头,原因到底是什么?在采访中,香港电影研究者魏君子和竹聿名都给出了一个字:“捱”。


  另一方面,出头也需要天时地利。在香港电影低迷的时期,新导演要冒出头几乎不可能。直到现在,香港电影也并没有恢复当年的辉煌。但近两年来,整个华语电影圈呈现出水涨船高的态势。魏君子分析道:“这些人能出头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市场空间扩大了,导演供不应求。”而某种意义上,功成名就的大导演集体北上,市场仍旧供不应求,给他们留出了出头的空间。


  不能不提的是,前辈和大佬们“扶上马送一程”也很重要。在我们列举的6位新导演中,有4位是得到香港安乐电影公司老总江志强的扶持,才有机会拍电影。幕后推手江志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说到底,这些导演的故事都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港片从辉煌到暗淡,到再度复苏,其间风云变幻令人唏嘘;当然,这也是关于个人理想的故事,如果没有暗淡岁月里的坚持和等待,这些人便无法走到今天的位置;同时,这更是关于电影的故事,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新生代导演们用亲身经历讲述着香港电影的薪火相传。【详细】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