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想离经叛道就别怕好事多磨
            文/司马平邦
 
  现在,《人间正道是沧桑》成了。一切说起来都是那么有道理——它的个性是那么鲜明,它的表演是那么从容,它的音乐是那么恢弘,它的意义又是那么深刻……其实“成了”之后再来检阅一部电视剧的优劣是最靠不住的马后炮。但即使是马后炮,为了一部好剧,也要放。
离经叛道的张黎 功成名就的《人间》
  离经叛道与功成名就总是一对表面上背道而驰、内地里却勾搭连环的东西。有功成名就打算的人,没有点儿离经叛道的心劲儿是不行的,但离经叛道本身的指向却是身败名裂,万劫不复。好在,张黎只是在拍一部电视剧。但确实是张黎自身对传统和经典的叛逆意识成就了他的电视剧,从当年的《走向共和》到眼前的《人间正道是沧桑》,部部如此。
  有人说《人间正道是沧桑》得以脱身的模具是许多年前的那部大革命电影《大浪淘沙》。但局囿于时代,显然那部电影能为现在这部电视剧提供的启示只有一点,青春和革命。而在这部剧里,“家族”的隐喻,“黄埔”的情结都是张黎站在这些年文学和文化发展之上的总结性陈。和刚刚播过他的另一部《中国往事》相比,《人间正道是沧桑》里明显强化的明亮色彩、那种主义必胜理想必然实现的劲头都带着更为潮流的激情,可以说这部电视剧的肌体是30岁到40岁的,而它的灵魂却是20到30岁的。所以,它才更打动20到30岁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