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还是电视劫?
               文/果子
  上周,第15届上海电视节热闹的落下了帷幕。在经历了一周的忙碌后,很多影视公司、明星和媒体都感慨“这个节,总算过完了”。近年来,电视节三个字已越来越为普通百姓所熟悉,那欣欣向荣的影视节目交易市场,那星光熠熠的红毯和颁奖礼,一年几度的占据着各大媒体头条版面,冲击着人们的视线。但也有人不明白,这么大张旗鼓的电视节,究竟是为了什么?电视节究竟应该是个普天同庆的节日,还是殚精竭虑的劫难?我们的电视节同戛纳等国际权威电视节相比,差距在哪?
现状:展示大于交易 频繁布展劳民伤财
展示大于交易
  通常,一个电视节会包含两个主要活动——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和电视评奖颁奖礼。当然,也有像金鹰节电视节只有颁奖礼没有节目交易市场,或者像北京国际影视节目市场那样只有交易市场而没颁奖礼。而作为其中占据了最长时间的节目交易市场,也是汇聚了最多影视公司、电视台和媒体的大平台。对于这样一个平台究竟有什么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总经理马润生给了我们一个简明扼要的解释——交易。“国际影视节目展是不可替代的一种节目营销方式,例如戛纳电视节,在那里交易是高于一切的”。反观我们的节目交易市场,交流与展示的作用却远远大于交易。很多参加了多次节目交易市场的卫视台负责人都表示,他们并不期望在这样的节目市场上能达成交易,更多的是一次制作方和电视台以及媒体的集体联欢。基本上90%以上的电视剧买卖合作都是在之前或者之后跟进达成的。我们想象中那种凭借在电视节的展示而成功售出的电视剧作品简直屈指可数。同样,几乎一半以上参展的影视制作公司也并非抱着“卖货”的目的来的。小马奔腾的副总张申燕在采访中就表示,“电视节主要还是对公司品牌的宣传,对剧本身的宣传作用还没那么大。因为很多剧的发行都不是在这个交易市场上谈的,很多时候在这里只是为了造势”。
  2009年春季戛纳电视节交易市场上,仅中国公司总成交金额就为649万美元,其中实际签约金额为215万美元,意向签约金额434万美元。相比之下,我国的节目交易市场交易能力明显不足。
资源分散劳民伤财
  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电视节主要有法国戛纳电视节、日本东京电视节以及针对性极强的北美电视节目交易市场。戛纳电视节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国际电视节;东京电视节虽然起步较晚,但依托于东京电影节的影响力发展迅速;而北美影视节目交易市场则是针对北美地区最大的节目交易平台。相比之下,中国目前则主要有三个节目交易市场——上海电视节国际节目交易市场、北京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展和四川电视节节目展,以及三个评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金鹰奖和飞天奖。很明显,在数量上我们远远领先于国际水平。但这样的领先貌似并不是什么好事。一进入6月份,各大影视公司和演员都开始奔忙于各个影视展和颁奖礼。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对他们来说都是个不小的考验。而在这样的投入所得到的产出尚未可知的时候,这么多展示和颁奖,其实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慈文影视公司老总马中骏在谈到这一问题时也表示,电视节太频繁肯定是劳民伤财,效果也不好。比如戛纳就一年春秋两次世界范围的,频率刚刚好。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白玉兰。我们需要电视颁奖礼,这是对辛苦了一年的电视人最大的肯定和鼓励,也是老百姓看到他们喜爱的电视明星的最佳方式。但如若颁奖礼一个接一个,不仅会丧失原本的权威性,更会分散资源,无法打造更大的影响力。因此,虽然白玉兰、金鹰奖、飞天奖等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但与我们电视剧生产大国的现状相比,其影响力远远不足。这一点上,我们或许可参考艾美奖的发展经验。
针对性弱 特色不足
  中国人喜欢热闹、喜欢大而全,这一点投射到电视节上,就形成了今天我们节目交易市场宽泛而缺少特色的局面。如果回到节目市场最原始的目的——交易,那么显然任何的交易市场都是要面对特定的受众群体。因此所有成功的节目交易市场都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针对性。例如戛纳春季电视节主要是电视片和纪录片,秋季则主要是影视片和青少年节目的交易。相比之下,我们的特色又在哪?马润生曾这样概括过中国目前三个节目市场的特点,“上海电视节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北京的节目展以广、大的特色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声誉,并一直致力于市场运作能力的提升;四川电视节则是国内目前风格比较独特的一个,尤其是金熊猫纪录片评奖在国际上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意义:交流大平台 题材风向标 国际化的踏板
信息交流的大平台 品牌展示的良机
  在搜狐娱乐对十几家电视台和数十家影视公司的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答案——电视节,尤其是节目交易市场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电视剧的买卖双方难得的信息交流平台和展示自身品牌实力的绝佳机会。信息交流不难理解,这样一个封闭的交易市场,就如同一个大超市,制作公司在做什么,电视台在关注什么,媒体在关注什么……一目了然。正如银润传媒的老总李瑛所说,“大家能够互相沟通、互相交流,有好多题材还可以一起进行思想碰撞。文化产业不能闭门造车。电视节这个交流平台十分重要。”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李浩也表示,电视节给制播双方提供很好的沟通平台,电视台一方面可以了解制作公司的信息,一方面也可以把自己的反馈意见传达给制作方。而这样的沟通也是近几年来很多电视剧成功的重要因素。
已有成绩的检阅场 未来题材的风向标
  当代社会信息交流的价值在于它可以转化为实体的经济效益,这一点对于参加电视节的各方代表来说,也是电视节最吸引人的地方。每年的电视节上,不仅媒体在关注,所有的影视公司和电视台也在共同关注着一个话题——题材。大家都在做什么题材、未来会流行什么题材……,而得到这个答案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电视节。通过参展影视公司展出的剧目,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过去一年来各家的成绩,更能大体归纳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题材趋势。对于花了大成本大力气,有些甚至是不远千里来参展的电视人们,这或许也是最有价值的信息。慈文影视公司老总马中骏在采访中就表示,“节目市场的目的不在于交易,而在于信息。电视台要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也要知道电视台对什么感兴趣,从而调整我们的思路。所以我们现在展出的东西,未必就是我们已经拍好或者正打算拍的东西”。
 
吸引海外目光 迈向国际市场的踏板
  电视剧的海外输出一直是困扰着中国电视人的问题。我们电视剧作品的海外输出量不仅与引进量不成正比,和我们每年上万集的产量相比更是冰山一角。而在推进国内电视剧迈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各大电视节的确功不可没。本届上海电视节吸引了来自韩国、日本、墨西哥、美国等多国的参展商,而白玉兰的评委也是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参与或许还不能带来即时的交易,但至少给世界各国的电视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电视剧、电视人的平台。同样的,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的制作公司、电视台也越来越明白要如何让中国的作品走向国际市场。当然,就目前来说,我们的电视节可能还停留在交流的层面。本届节目交易市场韩国馆的负责人就表示,他们基本上没有在电视节上购买中国电视剧的计划,而更多的是展示自己带来的作品,为今后有可能达成的购买合作作铺垫。同样,墨西哥TELEVISA亚洲区顾问艾博文也表示,参展的主要目的还是卖片,对于引进中国电视剧的计划尚在考察当中。尽管如此,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一定会为中国电视剧走出国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建议:整合资源做大做强 特色鲜明的市场运作
  中国的电视节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承担起它应有的责任?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相信不是几个人、几乎话就可以定论的。然而通过对这么多经历了电视剧市场十多年来瞬息万变、大浪淘沙的电视人的采访,我们倒可以试着去归纳出几个共通点。
整合资源做大做强
  就目前中国的电视剧产业发展来看,我们有能力也有实力把自己的电视节做大做强。但或许正如许多业内人士指出的那样,我们的资源分散在三个(其实不只是三个)电视节上。过密的频率不仅浪费影视公司的财力物力,也使我们的颁奖礼含金量遭到质疑。与其分庭抗礼,不如合纵连横。集中我们的优势,把分散的资源整合,将三大电视节整合成一个更具规模、更有实力、更有国际影响力国际电视节。并且集中力量把它做大做强,未来的中国电视节比肩戛纳也并非不可能实现。
 
打造特色 加强市场运作
  马润生曾经说过,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如果不以交易为主,而是单纯的展览,那就不要办交易市场,办展览就好了。这句话不只是他对自己主办的北京国际节目交易展的要求,也可以看做是对所有节目交易市场的基本要求。当然,要迅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电视节展览大于交易的问题几乎是天方夜谭。我国电视剧制作流程和播出流程决定了它的销售流程,没有一家影视公司敢于单纯依靠电视节去贩卖自己用白花花银子砸出来的作品,也没有一家电视台会在电视节上贸然购买一部自己事先没有任何参与、没做任何功课的电视剧。相比较贩卖成品,对于半成品甚至是题材理念的出售或许更适合现在的中国市场。所幸的是,各大电视节已经意识到了交易的重要性,并开始了市场化运作的摸索和尝试。而在此基础上如何打造自身特色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形成更大的影响,则也是同时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评奖更专业更权威
  如果说影视节目交易市场要通过资源整合做大做强,那我们的电视颁奖礼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做的更具权威性和专业性。如果我们不能把三大颁奖礼统一成一个,那么不妨着力打造一下自己的特色。本届白玉兰评委会主席郑晓龙就表示过,白玉兰应该增设最佳摄影、美术、服装等等更多的专业奖项以突显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换句话说,电视评奖权威性和专业性的提升,并不单纯是多找几个专业评委、甚至是国际评委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从基本的原则、奖项设置甚至是操作层面一一改进。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一点,提升电视颁奖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并不是说要忽略它的大众性。相反,电视颁奖不应该是离观众越来越远的空中楼阁,而应该是建立在观众喜好基础上更专业的鉴定。正如本届白玉兰电视剧评委会评委杨亚洲所说,观众的喜好不一定是评委的喜好,但评委的喜好就一定要考虑观众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