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国歌剧舞剧院33年后复排的经典歌剧《伤逝》终于要在北京天桥剧场如约上演。届时,期待已久的新版巨作终于要解开神秘面纱。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场120余人参演的大型民族歌剧《伤逝》到底看什么?请参考看以下观剧指南。
看点一 剧场前厅 歌剧《伤逝》回顾展
歌剧《伤逝》是中国第一部原创抒情歌剧,1981年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在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院内将此剧创作完成。中国歌剧舞剧院作为原创团队,保存着当年很多珍贵的资料。新版《伤逝》导演陈蔚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就强调,在演出前的剧场前厅,要做一个有关歌剧《伤逝》的珍贵资料展,将音乐家珍贵的手稿、首演节目册、剧照和道具服装等等,一一呈现给观众。
剧场前厅,映入眼帘的将是33年前的记忆;走进剧场,感受的将是33年后再现的经典和对先辈的敬意。
看点二 大气舞美稿纸绽放紫藤花
陈蔚导演曾经公开表示,她由衷地感到这部剧1981年的一度创作是相当成功的。这部剧的创作开创了歌剧创作的一种新的类型。当年上演时,可以说很“先锋”。80年代我们的前辈就突破了歌剧创作中的传统舞台样式,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来结构舞台空间,多媒体的运用在当年绝无仅有。
此次复排,中国歌剧舞剧院更是倾注了大量财力物力。据该剧舞美设计王辛刚介绍:这次舞美的灵感来源于鲁迅原著《伤逝》的原出处《彷惶》。舞台展开一纸变形的书稿稿页,用不对称不平衡的表现方式,暗示着民国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无可逃避的彷惶。同时,它也是一副很好的反音板,对于不带麦克不设音响的的纯声歌剧舞台有着重要的实用性。
剧中的多媒体将多次出现一双子君渴望自由的眼睛,这是1981版经典的场景,甚至中国最高影响力的音乐杂志《人民音乐》还在11月刊中刊登了歌剧《伤逝》的剧照当封面。新版中这双眼睛的多次再现,也是新版创作团队对先辈致敬的表现方式。
看点三 《紫藤花》等男女主角经典唱段不容错过
1981年的首演,在当年获得了巨大反响。其中的唱段:《紫藤花》、《一抹夕阳》、《风萧瑟》、《他夺走了我的心》等不仅旋律优美,成为我国民族歌剧的代表曲目而广为流传,更是国内声乐教材的典范之作。这些动听的经典唱段,由女主角王莹和男主角莫华伦的全新演绎后,用卓越几近完美的唱功呈现的委婉旋律,表现了子君和涓生的爱之春夏秋冬的心理波澜,台下的观众不容错过。
剧中结尾处,涓生两大段情绪激昂的咏叹调:《刺向心头的一把利剑》和《告诉我》,倾尽了他极大的激情和力量,此处将是体现莫华伦扎实功力之处。第一次联排时,当剧尾交响乐经典旋律响起,主演莫华伦曾泪洒舞台,他说这是他唱西洋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后,第二次在舞台上流泪。
看点四 罕见十三分钟双人舞首次再现
剧中,编剧设计的一段舞蹈场面,从舞台提示上看这段戏只有短短七行字,而施光南先生却为此整整写了35页总谱。继1981年首演之后,总谱上这段13分钟45秒的双人舞,从此再未上演。此次复排,除了几张1981年的剧照,再无其他参考。近年来活跃于舞台剧舞蹈编排领域,在多部音乐剧、歌剧中担任舞蹈编导的梁宇,做为该剧执行导演,亲自编排了全新的双人舞。如此长度的男女双人舞,尚属歌剧舞台之罕见。两位青年舞蹈演员用细腻的肢体语言讲述了子君和涓生从春到冬的悲惨爱情故事,可谓该剧新亮点。
据悉,12月11日的正式演出,中国歌剧舞剧院特地邀请到了该剧作曲——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夫人洪如丁、及当年的编剧之一韩伟到场观看。可以想象,中国歌剧舞剧院33年后倾力复排的歌剧《伤逝》将再掀民族歌剧浪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