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空间》中国大陆版海报 |
(搜狐娱乐独家专稿 文/木卫二)尼尔-布洛姆坎普的《第九区》曾引发不小惊骇,电影借科幻片外壳来批判现实,颠覆外星人形象的大虾、仿纪录片风格的手法,它们都让观众印象深刻,煞是惊喜。
《极乐空间》延续了布洛姆坎普的贫民窟美学,同样拿身份差异做文章(从种族变成了阶级),科幻感也比《第九区》更上一层楼。影片还加入了马特-达蒙、朱迪-福斯特这样的大牌明星,本该看点十足,然而,《极乐空间》恐怕很难引发像《第九区》那样的现象级话题,因为电影的硬伤实在太多了点,看下来叫人频繁发问:导演到底是在想什么……
不说拙劣的引子和童年闪回,不说俗烂不堪的拯救母女戏,不说主人公那单纯到傻气的求生动机,《极乐空间》看待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显得太过轻率,肤浅且幼稚。影片把人类社会划上一刀,就此天上地下一分为二,至于为什么,2154年之前发生了什么大动荡,电影不说。反正就套上了这么一个硬邦邦的设定,你不接受也得接受。然后,主人公必然要冒着自我牺牲的危险去拯救穷人们,可是,给穷人们开放极乐空间就能解决问题了?答案显然不是。结尾酷似NGO宣传片的孩童奔跑拥抱明天,简直令人不能忍受。真以为推翻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就能拯救全人类了。这不是什么高明的政治诉求和人类宣言,而是一根筋的左楞份子。生搬硬造的苍生大爱,更让这部电影显得说教和廉价。
前面说到贫民窟美学,它们却让《极乐空间》变成了一把大漏勺。极乐空间的医疗水平已经近似天堂,人类几乎可以长生不死,智能机器人遍地乱跑,但生活其中的人类却是讨人嫌的上流社会模样,导演迫不及待要让观众产生现实联想,对号入座。相反,大片大片的贫民窟,几乎不见像样的楼房,地球再怎么糟糕,也不至于这么一副地毯式轰炸后的第三世界模样吧。而就是这样一个高科技、高概念的极乐空间,它却让几艘偷渡飞船如入无人之境,有如一块飘浮在外太空的鸡肋。至于富人笑哈哈、穷人眼巴巴,反复展现无所不能的医疗机器,那简直就是对美国医疗改革在指手画脚。且不说《极乐空间》的观点能否立得住脚,这种讽刺手法本身就不见得高明。原因无他,道理说得太明白了,恨不得直接跳出来告诉观众,谁谁谁做错了,背弃人民,逆历史潮流而动。
片中充斥各种离奇、不吐不快的硬伤,像四人小队的恐怖分子打个炮,重要人物的飞船就掉下来;科技那么发达,居然还要数据线接USB插口;至于脑袋中的乱码数据,也没有了下文交代,主人公真成了一具人体U盘,真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想的。反派面目模糊(上流阶层),结果拿一个不相干的特工来充当对手;主人公的身体大改造,那一身山寨机甲,只能用寒碜来形容,连《第九区》都不如。结尾高潮打斗,场面之乏味无趣,还不如让马特-达蒙去参加橄榄球比赛。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未来的科幻世界,搞这些蛮力、手雷和冷兵器,观赏性欠奉不说,未免太过土炮了罢。更荒谬的是到达极乐空间之后,强大的机器人部队居然不见踪影,一伙人如入无人之境,在重兵把守的地方玩起了捉迷藏游戏。
如果说,贫民窟的存在让《第九区》散发出浓浓的恶趣味,那么,贫民窟思维的挥之不去简直毁了《极乐空间》。贫民窟束缚了导演手脚,令整部电影变得小家子气,散发出恐怖分子大搞破坏的当代错觉,令本来微薄的科幻感更加一塌糊涂。不好听的说,《极乐空间》的精神主旨还是骗小孩子的空想水平——就是主人公小时候的拉勾勾戏码,畅想着到了极乐世界,什么问题都会解决:没有贫穷,不再有疾病,人人殷实富足。如果人类社会的问题真是只有简单的穷人和富人之分,抑或要打破下与上的差别,那么,这个世界的麻烦未免也太简单了点。
所以看到最后,真不认为《极乐空间》是部科幻片,它对现实指指点点,只把科幻当成了一个空壳,拿邪门歪道来说空洞无物的大道理,实在令人感到遗憾。我不反对创作者进行类似的意见表达,只是,它真的不高明。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