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新闻

《那些年》:一个聪明人讲述的老实青春

2012年01月06日09:38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逆规则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剧照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剧照


  单看《那些年》的剧情梗概,和中学时读的一通廉价青春故事没什么区别,坏男孩、漂亮姑娘、无疾而终的恋情,它们有着相同的元素,长着相似的模样。九把刀高明的地方,就是老老实实地拍了一部青春片,没什么露骨的心机,它是九把刀的私人记忆,也是不止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通俗青春故事确实廉价,满大街的青少年杂志上,充斥着无数无名写手炮制的初恋和青春。《那些年》里有一些九把刀的私趣味,但整体上不阴暗、不残酷、不边缘,很正常很普通,有和大多人的青春契合的地方。内地几代人的青春,被时代劫持,影像中的青春只是时代的附件和符号;港片中的青春,大多是夸张的帮派打斗或轻口味性喜剧;台湾的青春片不少,但多数瞄准的是边缘人群,即便不是纯粹的残酷范儿,也要沾点非常规因素(如性困惑、心理阴影)。

  他们都没有做的事,九把刀做了。《那些年》没有暴烈气息,没有灼人的时代烙印,有的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青春故事。贾樟柯(在线看影视作品)和侯孝贤刻画过普通人的青春,不过他们的影像风格过于个人化,节制的抒情和长镜头中的少年,用的是第三者审视的目光,缺乏商业电影所需的代入感。

  有点奇怪,华语电影为什么这么晚才出现《那些年》这样的青春片。大概因为,普通的青春没有亮丽的光彩或刺眼的异彩,创作人和投资人青睐的,一向都是奇闻奇事。众所周知,一般的商业电影,总有枪杀、出轨、死人等骇人的戏剧化情节。于是,一种最大众的青春,被他们忽略了。在文字领域泛滥的青春桥段,被电影忽略的青春故事,到现在终于有人把它们搬上了银幕。

  九把刀替很多人用电影回忆了一次青春,相比用过往的读物或时代符号怀旧,这是一种更高明的怀旧。票房以华丽的数据,肯定了九把刀的青春。《那些年》不再像《海角七号》那种地域特色明显的台湾电影,只在岛内风靡,它突破了地域,除了台湾,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区也大获成功。

  你或许不是柯景腾,但可能是老曹、阿和、该边或勃起;你可能不是沈佳宜,但可能有一个沈佳仪这样的好友;你可能没在课堂上打过飞机,但你可能在宿舍的厕所打过;你可能曾在国庆、五一看望你的男友或女友,你们没有沿着铁轨行走,但可能在校园主干道或步行街压了很长时间的马路;你的青春可能拥有一场没有缺憾的爱恋,但你能体会没有结果的爱情美好的一面。《断背山》让“每个人心中”的句式开始泛滥,泛滥到这个句式带着浓烈的地摊气息,而这个句式搁在《那些年》身上又非常恰当,我想再复制一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那些年的记忆。

  影片的情绪很温和,调子有点喧闹。九把刀初拍电影,技法稚嫩,讲述他的青春时,热情而笨拙。他想让电影好看,从青春里抽的部件,正是商业电影所需要的;大大咧咧、时而细腻时而粗糙的叙述,拉拉杂杂想让观者投入,没什么风格追求和美学目的。对记忆的篡改或修饰,无非为了吸引人,只要不越过真诚的界点,对作品就没什么坏的影响。

  《那些年》可能会带来一批跟风之作,批量复制的青春,定然会染上烂俗味。人们喜欢、需要一场关于青春的回忆,而对逝去青春的狂热症,也可能转化为对青春记忆的免疫症。频繁消费相似的青春和记忆,有滋有味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如果说《那些年》是一场对青春的祭奠,那么,祭奠的次数可要适当。

  逆规则(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责任编辑:李瑞芳)
  • 分享到: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