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电视 TV > 电视剧评论

《断刺》:因为有一根刺没有最终断除

2011年12月22日17:25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傅元峰

  当下影视作品多有热点,难有经典。一部热播电视剧,往往会被克隆和改良,衍生出近亲繁殖的诸多“兄弟姐妹”,将观众胃口彻底败坏。《断刺》复播,仍然很“热”,这已充分证明了其具有经典价值,原因何在?我想不单单是因为它扣人心弦的谍战情节,让人眼花缭乱的情感纠纷,恢弘峥嵘的历史气象,这些在当下剧作中并不罕见;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一个极其有新意的创意和构思:虽然唐栋死了,策反胜利了,现实与历史中的一根刺已被成功拔掉,但在人性和情感的层面看来,还是有一根刺没有最终断除。断刺,是为了消灭敌人,排除异己,消除隐患,化解危机,驱散困惑,扫净邪恶与丑类……一句话,断刺是为了消除痛感。但《断刺》的潜台词在告诉我,这种无法消解的人性与情感的矛盾,是每个人生命中都要体验的一种刺痛。没有这种刺痛,也就无法知道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人生有时候是需要刺痛的。《断刺》高明之处在于,它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一根断刺,以至于有人看了两遍还在痛,还在咂摸它的位置: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根刺,又是痛在哪里?

  《断刺》的剧情结构,可用“狩猎”二字概括。互为猎物,互相猎杀,成为以李赫男和唐栋为代表的两个阵营的殊死博弈方式。“狩猎”的戏,人们爱看,因为它能激发起争强好斗的本能。在捕捉与反抗中,《断刺》一直将观众引领在富有动感的捕获悬念中。这种奇妙的对抗关系也被诸多导演看好,用曲折的故事加以演绎,催生了大量谍战片。这些动人心魄的故事被观众所热捧,反映了当代生活的一种心理诉求。但是无论《潜伏》、《风声》,还是《暗算》、《密电风云》等,在战争背景下的正义与邪恶、党性与信仰往往骨格硬朗,阴谋的设计,智慧的解谜,也就有大量渲染的空间。比如,李安的《色戒》借助张爱玲小说的人性基础,开启了谍战戏内涵丰富的人性与爱情传奇。王佳芝与易先生之间的“捕获”与“救赎”关系,有让人唏嘘不已的情感纠葛和人性内涵。人们意识到,谍战中的情感主题是不可或缺的,在谍战模式中,有比悬念更有观赏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甚至在历史风云消散以后也不会陨落。于是,大家纷纷效法,《潜伏》中,真正的潜伏者是“爱情”,《风声》中,真正不可破译的摩斯码是“种性”。

  《断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在历史选择、党派信仰和人性、情感之间阐释了一条富有意味的矛盾律,使“断刺”有多重象征意味,甚至穿过剧情的迷雾,弥漫到观众心田。《断刺》尊重时兴的宏观主题,但有自己独特的追求,体现在它对情感和人性的挖掘上,未设边界。这赋予该剧一种特殊的底蕴,能给沉溺于美剧中的人一种毫不逊色的满足。尤为突出的是,《断刺》也时刻彰显着对各种富有深度问题的质询与思考。对于信仰的操守,对于爱情的追求,对时代下命运的解析等等,都贯穿始终。导演与编剧在其中融入了有力的叙述旁白及忖虑,深植了类似张爱玲式的悲凉与无奈的抒情意识。不过与李安的谍战角色情感的设置有所不同:《色戒》中塑造了一个对爱人既怀有柔情又能在关键时刻心狠手辣的易先生形象,而《断刺》中那个深谋远虑、经验老道的唐栋,却是情大于“理”,爱重于生。他工于心计,最后甚至主动放弃了追捕,为自己所爱的人断送掉自己的前程甚至性命。他为爱有空门之遁,为情又冥冥中接受了俗世之邀。在人物对时代彷徨忤逆的追逐中,《断刺》展开了战争史诗的背景,但是导演捕猎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相当明确的,亦是永恒的,即特殊时势下的男女之情。这种男女之情在建国前夕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在各自为营的男女中,就显得异常的矛盾重重,形成多维度的“狩猎”关系。

  先说猎人。柳云龙(在线看影视作品)饰演的唐栋,是深谋远虑、文武兼备的将才,他对党国充分热忱,对自己所持的信仰至死不渝。他的不幸是将自己的天分用在了渐趋颓势的党国,不能趋时就势。而更不幸的是他在捕猎的过程中,竟然爱上了自己的猎物。这对一个专业的猎人来说是致命的。唐栋从在望远镜中窥伺李赫男开始,就已经对眼中的这个猎物心生恍惚爱怜,而在接下来一系列对她的追捕征途中,总是在关键时刻一而再再而三地命令手下“撤吧”。在斗智斗力的较量中,唐栋经常能证明,作为敌人,他是成功的。他成功地用阴谋将略显幼稚的对方团团困住,甚至让对方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自己包围的气息;然而作为男人,他又是失败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将自己所爱的人放走,甚至是故意放走她好让新一轮的捕猎再度展开。他可以骄傲地对李赫男保卫小组重点保护的国名党策反将领宝钺说:“共产党保护不了你,你走吧。”然后又处心积虑地又让对方有重生的机会,将捕捉的困难一次次放大,以至于将命中注定的失败留给自己。“如果你不是共产党,我会娶了你。如果你是共产党,我会亲手杀了你。”唐栋反复地留给李赫男这样霸道之爱的危险信息,他是一头自信的狼,毫不怀疑自己的魅力与能力,“娶你”与“杀你”丝毫“不矛盾”,至少在他的潜意识里,在理性的思维中,“杀了你”是必然的。

  唐栋的生命历程如果真的没有矛盾,《断刺》的“刺”就从历史与人性两个维度被真正断除了。然而唐栋是一个矛盾体,他不断借道政党之事,利用李赫男亲情的软肋和自己的猎人的本领,力图俘获自己的爱人。他的矛盾,使他吞下了一根爱情的尖刺,成为一个有痛感的人,而非一个易先生一样的魔鬼。他终究是心软了,最后只能杀死内心脆弱的自己。冯丽娜对唐栋说:“小心兔子蹬鹰,当兔子翻过身来装可怜时,命中率也是百分之九十九。”这句话也可以视作唐栋与李赫男情感关系的谶语。导演太过于洞悉一个反派男人的内心,在矛盾处境中深度挖掘他对一个女人扭曲的柔情,一个行走了迷途、行走于历史趋势反方向的硬汉加痴汉形象,被塑造得淋漓尽致。对于观众而言,内心情感的灌溉所得来的充盈感远远大于大多肥皂剧。主创们看到了通俗剧情感和人性的深度的可能性,以一种巧妙的象征手法把它挖掘出来。这也是《断刺》在情感线索上始终吸引人的原因。

  《断刺》的经典之处在于,信仰意义上的最后一根刺被铲除,和人性意义上的一根刺被成功植入,几乎是同一时刻完成的。在城墙上,唐栋将李赫男的孩子归还,又为了心爱的人而甘愿自毙倒地的背影,和《潜伏》中抱着孩子在村头痴望爱人的空落感也形成了对比:一个是死也要让你一辈子记得,另一个却是生也不能相见。从唐栋的特殊身份和矛盾人生看,《断刺》大胆将这一元素升华为人生的象征,更为丰满,更富有震撼力。

  “爱情”一度是断刺的工具。作为猎物,中央特派员李赫男一出镜就是“两弯似蹙非蹙”,忧虑又心事重重。童蕾将这种在压抑及紧张气氛中必然具有的女情报员的神情诠释得较好。她一身戎装打扮,高筒靴,身材高挑匀称,飒爽英姿,聪慧而富有心机——这是令人熟悉的红色经典的气息。只有这样的猎物出现,才会让精明过人的猎人心动;也即这样的心动,才成为楚楚可怜的兔子制服桀骜之鹰的杀手锏——这是古老的儿女传奇模式。李赫男也心知肚明猎人有这样的情感弱点,她绝地反击的关键恰是“阴谋与爱情”。因此,在被怀疑之时,她故作镇定地对唐栋嘘寒问暖,穿着睡衣赠予他进口的眼药水等等,这些都让唐栋浮想联翩,而乱了阵脚。而她也正是利用了唐栋的情感缺陷而一而再地逃脱。因此保卫专家周旭山也对李赫男说“谢谢你救了我们,……这个职业杀手并不那么专业,显然是因为你”。李赫男利用了女人的情感优势而在心理上降伏了猎人。但是正应了一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唐栋是对李赫男几近疯狂的追杀式的爱恋,遭遇到了李赫男站在党性的立场上的“丝毫不为所动”,即使在唐栋自杀倒毙的瞬间,她的脸上也并未闪过太多的情绪。

  总观整部电视剧,女主角无时无刻不在被党性和信仰不断强化,克制而隐忍、冷淡而扁平,最后消泯在对尹良的似是而非的爱恋中。有时,即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仍显得太过镇定而母性不足,唐栋却失于道,成于人性和爱情。《色戒》中的情感太炽热,死亡也就让人生显得更苍凉;《断刺》却让情感太冷淡,殊途永不同归,死亡却成就了一个穷途末路的狂徒与情爱有关的心路历程。

  难取其爱,唯有自取其死,这是爱之永恒的隔膜的证明,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宿命。《断刺》用这根刺,穿透了嗜好应激性悬念的观众身居的那间昏暗的铁屋子,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久违的痛感和深思,也带来了一些难得的性情的光亮。就冲这个,《断刺》或许还应该再看一遍。

  作者简介:傅元峰,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内文坛著名学者、评论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性栖居地的沦陷》、《在历史与非历史之间》等。目前承当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都市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风俗镜像;中国当代文学原型研究等。

(责任编辑:李瑞芳)
  • 分享到: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