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娱评 > 美女有才

春晚,告别“一呼百应”的时代

2011年11月29日09:29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流小犀
作者:流小犀
作者:流小犀


  2012年春晚进入倒计时,近日,陈佩斯、宋丹丹(在线看影视作品)等一批大腕级明星拒绝哈文导演的邀请,明确表示不上春晚,一贯快人快语的哈文在谈到此事时说:“能上春晚的演员都是“德艺双馨”。部分媒体揣摩:这句话似乎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不接受邀请上春晚的演员就不“德艺双馨”。无论哈文是快人快语还是话中有话,语气中的无奈和小不满还是很明显的。遥想当年,春晚还是那一呼百应的盛事华章,无数大腕小星挤破了脑袋想“舍小家为大家”,在全国人民的眼皮下欢度春节;而近几年来,这个香饽饽渐渐没有那么受欢迎了,直到今年腕儿们直言拒绝登台,春晚终于作别那西方的云彩,不再振臂一呼就山野擂鼓震天响。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晚与观众见面,当年的设备、演员妆容,在今天看来也许简陋得好笑,却给人们带来了最真实的欢愉。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审美在提升,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不能满足于每年都观看一台场面宏大却千篇一律、刻板空洞的晚会了。年年都是那些老面孔,年年都是那些换汤不换药的老节目,年年都是伟光正的颂扬声,观众倦了,腕儿们自己也会倦。对于明星不上春晚的理由,央视原文艺部主任邹友开谈得没有哈文导演那么官方,他认为一大部分可能是因为没有好本子,一些腕儿宁愿不上也不想因为这个影响了自己的名声。这很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但同样重要的原因是:春晚,没有以前有吸引力了。

  中国人有个习惯:要上一窝蜂,要退众人散。往年明星扎堆地往春晚冲,今年跟商量好似的往回缩——但显然人们不会去指责这些人没有“舍小家为大家”,不会指责他们没有“德艺双馨”,因为每个人说出的或者没说出的理由都是那么真真切切,意味深长。如果明星以前上春晚是为了能够像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宣布:我XXX还是个腕儿——正如当年党员入党一般,那么今天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春晚已经没有那样强大而正面的力量来证明一个明星是否够腕儿了。既然不能,何苦顶着巨大的压力非要登台?甚至,有些人把上春晚当做一种嘲讽乃至耻辱,比如郭德纲(在线看影视作品)的“我就不给春晚添乱了”,比如崔健的“春晚让对口型我做不到”;又或者,春晚已经成了一些人心中永远的伤疤,比如陈佩斯的“从出来那天就没打算回去”,比如朱时茂(在线看影视作品)的“过去被(央视)伤透心了,伤口至今还没有愈合”。

  什么事情都图个新鲜,如果每年都是高调唱响主义的政治演出,无精髓上的新意和创举却靠些舞美灯光的变幻来敷衍观众,日子久了便如一个穿着固定服装的机器人在演样板戏,寡淡乏味,让人生厌。已经给艺术戴上了脚镣,已经把一场晚会放入了某个框架,已经将一些杂质糅在了文艺表演中,那这场“具有中国特色”的晚会,就注定了失宠。所以我们看到这么一种状况:导演累得满头大汗却被全国人民鄙视,全国人民搬着板凳守到午夜才发现又被耍了——是的,之前宣传的“大变革”“大创新”又是唬人的,又被耍了。不同的是,往年还有腕儿们帮导演顶着,今年却连一些腕儿都不想再死撑了,与其顶着天大的压力在这里出力不讨好(有些是不讨节目组的好,有些是不讨观众的好),不如像个普通人一样回家过年,一家人图个高兴愉快。

  一场独具特色的文艺盛事,本该随着技术、审美的提升而不断进步,年年有惊喜,却何以渐渐变成呆滞无聊的提线木偶戏,变成糅杂了政治因素的怪胎?这中国人年年期待的华章,却又何以变得不再吸引人,远去了腕儿、丢掉了观众,反倒是一些地方台的春晚,因其独具匠心而深得观众喜爱?作为节目组,也许会委屈地抱怨:这么大一场晚会,我要照顾全国十几亿人民的口味,我不容易啊!是不容易,但也并没有像登天那么难,因为有的时候不是舞台有没有那么大,而是心有没有那么广阔,敢不敢跳出某个怪圈,去尝试另一种新生。我想,大众的批评、明星的拒演,也该让有关部门反思了。

  流小犀(“美女有才”专栏作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责任编辑:李瑞芳)
  • 分享到: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