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 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新闻

评论:你确定这是台湾电影金马奖吗?

2011年11月28日10:13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金喆
第四十八届金马奖 桃姐成大赢家
叶德娴凭《桃姐》获金马影后 影帝刘德华跪地颁奖(点击进入组图)
叶德娴凭《桃姐》获金马影后 影帝刘德华跪地颁奖(点击进入组图)

红毯女星Top 10:汤唯女神范儿 郝蕾抛胸(点击进入)
红毯女星Top 10:汤唯女神范儿 郝蕾抛胸(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第48届金马奖专题
点击进入第48届金马奖专题

  (金喆/文)今年的金马奖,最低限度上要比去年的精彩——去年撑死也不过是过气情敌小S和曾宝仪同台,今年可有刘德华下跪给叶德娴颁奖。去年在奖项结果上为人诟病,今年则皆大欢喜,退一万步,今年的入围名单公布后,金马奖号称迎来了“十年来最鼎盛的阵容”,大家都放下宽心,再怎么选,也不至于选出一个让人天打雷劈的得奖名单来。

  更何况,今年是台湾电影“龙抬头”的一年,本土电影占到总票房的20%,尤其在暑期档,《赛德克巴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电影都大发神威,和好莱坞大片平分秋色。只是,台湾电影金马奖,今年在如此顺理成章的环境下,并没有给台湾电影更多的优待。直到最佳剧情片颁发给了入围名单中唯一一部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而这部电影也是相对口碑最差的一部,这才让人想起,原来这是金马奖而不是其他什么。

  张艾嘉领衔 文艺评审团口味很大众

  金马奖的评审机制类似我国金鸡奖,由评委选出。当然了,金马奖颁奖典礼之后,评委会出来统一交代评奖的过程,而金鸡奖无需交代。这就是为什么金马奖常常让人觉得“天雷滚滚”而金像奖就通常要合情合理得多的原因,金马奖由十几个人的评委选出,而金像奖则是类似奥斯卡的机制,由选民来投票。

  据传,去年由于空降九位台湾本土评委,而他们不愿投票给张艾嘉,导致张艾嘉最后关头落败吕丽萍没能再封影后。风水轮流转,今年金马奖评委团主席就是张艾嘉。

  既然张艾嘉领衔,成员又包括林奕华、李沧东、几米、彭浩翔这样远近驰名的文艺中青年,都以为本届会选出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得奖名单来,谁知道,文艺评审团最后选出了一个老少咸宜的大众化结果来。

  每一年评审团出来解释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一轮一轮之后,未必是大热门和次热门鏖战到最后。比如去年,我们都以为徐帆是影后热门,实际上最后死掐着选票的是张艾嘉和吕丽萍,同样的影帝热门王学圻也在第二轮就被淘汰。今年也是一样,影帝大热门、唯一的台湾本土入围者彭于晏,在第一轮就被淘汰,而最佳导演,许鞍华是经过数轮的PK才胜出的,看似大热的姜文反而不是给她造成威胁的那一个。

  这难道不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吗?

  提名名单上,《赛德克巴莱》独中11项,领跑之姿呼之欲出。但仔细归纳一下提名,会发现这部电影实际上在诸如最佳男女主角等重要奖项上都没有提名,在技术性奖项被各部电影瓜分之后,《赛德克巴莱》虽然夺得最大奖项最佳剧情片,实际上也谈不上是最大赢家。

  最为风光无限的,是《桃姐》,在颁奖典礼上,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接连拿到,几乎让人怀疑金马奖恨不能连剩下的剧情片大奖也要给这部香港电影。《桃姐》当然是一部充满了拿奖相的电影,在威尼斯便收获好评又为叶德娴夺下影后,而这部电影将着眼点放在老年人身上,这份人文关怀,很显然也很对金马奖的胃口。甚至可以提前预言,这部电影,也必然是明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大赢家。

  只不过,金马奖对港人港片如此青眼有加,还是金马奖吗?连表演形式都和金像奖如出一辙,请来林忆莲唱经典电影主题曲联唱,又请来萧敬腾现场如酒吧伴唱一般的大唱怀旧金曲,这难道不是金像奖万年不变的情怀吗?

  许鞍华上台领奖,说出全场含金量最高的金句:希望得奖不会让我中风。在四位入围导演中,魏德圣拍《赛德克巴莱》的居心过于外露,姜文的《让子弹飞》当然是好只是似乎不对台湾人胃口,张猛的《钢的琴》口碑不错但输在年资太浅,以许鞍华得奖最为稳妥。事实上,这些年来,无论许鞍华拍什么电影,让她拿最佳导演都是一个不会错的选择。这位拍电影逾30年的老导演,还在以学生的心态孜孜不倦的拍下去,她在年轻的时候,就很清楚自己最爱拍电影,“所有阻碍我拍电影的东西,我都要通通扔掉。所以我不穿漂亮衣服,因为会让我分心。”更何况《桃姐》之前扬威威尼斯,算得上声名在外,这是金马奖的品位之选。

  至于叶德娴拿影后,更是舍我其谁了。入围名单中,《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陈妍希固然可爱,也只是可爱;《钢的琴》的秦海璐好则好,输在平淡;《不再让你孤单》舒淇演得好,但电影整体并不好;唯有叶德娴,携威尼斯影后之势杀过来,简直势不可挡。安排刘德华颁奖想必也是经过一番精心安排,刘德华打开信封:“我来讲好像有点不方便。”叶德娴上台,刘德华为自己的干妈下跪颁奖,叶德娴的第一句话是:“要说普通话对吗?”

  刘德华拿影帝,虽则意外,但也解释得过去。王千源(《钢的琴》)输在小众,葛优(《让子弹飞》)因为怕坐飞机并没有亲临现场加上戏份又不是绝对的男一号,彭于晏(《翻滚吧!阿信》)如果去年阮经天没有在一片嘘声中封帝,那么彭于晏得奖的可能性还要高一点。“劳模”也很会做人,没忘记开玩笑:“我自己付钱来拿奖!”

  香港人一向是拿奖专业户,无外乎“专业”二字。他们经过一个繁荣的大工业化时代,几乎无一例外地把自己锤炼成了流水线上的熟练工。在华语电影就快大统一的当下,香港人的生产力,仍然是最不容忽视的部分。《海角七号》的那一年,最佳剧情片给的是《投名状》,再看看这些年的金马奖得奖名单,台湾人对香港人的敬佩可见一斑。无需多言,光是看看金马奖颁奖典礼上,港人自然而然的娱乐精神,就知道为什么他们总是吃得这么开。

  台湾电影,你还好吗?

  今年是台湾电影大丰收的一年,《赛德克巴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翻滚吧!阿信》、《鸡排英雄》等电影都大红大紫,取得极佳的票房战绩。又有彭于晏、柯震东、陈妍希等偶像的跑出。令人吃惊的是,金马奖并没有优待本土作品。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就快打破香港有史以来华语片的最高票房纪录了,大家都赞叹九把刀是又一位鬼才,居然在“最佳新导演”奖项上输给乌尔善(《刀见笑》),当然乌尔善也相当出色,只是在本土作战竟然没有优势。《那些年》原本是一个值得力捧的作品,口碑和票房都有实打实的突出成绩,三年前《海角七号》虽然输掉最大奖,但还是夺得了众多奖项,而《那些年》连入围数量都欠奉,大概是因为青春片让人觉得不够严肃?

  《赛德克巴莱》毫无疑问是台湾今年最重要的一部电影,从《海角七号》到《艋舺》,台湾电影经过几年的积累,终于也有了拍大片的底气。只是这样的大片,日后或许会成为一颗毒瘤。《赛德克巴莱》的故事本身极其精彩,魏德圣为此还写书,书也好看,但是电影却处处显露出他并没有拍过大片、缺少实战经验的弱点。电影分段来看很精彩,但整体合在一起就不好看。金马奖让这部电影拿下“最佳剧情片”,但这部电影,实际上到现在还没有盈利。在本土卖出8亿,已经创下票房纪录,几乎是现下台湾市场的饱和值了,但是这部电影耗资7亿台币。

  去年金马奖对本土影人的奖励显而易见,最佳影片是张作骥的《当爱来的时候》,最佳导演是《第四张画》的钟孟宏,影帝是阮经天。《当爱来的时候》和《第四张画》,都是颇为典型的台湾式文艺片,曾经一度,台湾遍地都是“侯孝贤”、“蔡明亮”们,专门拍文艺片,因为如果拿奖可以得到政府奖金。在台湾电影刚刚振兴的时候,有人指出,文艺片伤害了台湾电影。此言虽然有些偏激,但也有道理,在80年代所有人都拍文艺片之后,他们丢失了本土观众,到了90年代,好莱坞和港片成为台湾市场上的主菜。《海角七号》的意义在于,唤起了本土观众对于本土电影的爱。这才有之后《艋舺》等电影的卖座。

  然而《赛德克巴莱》敲响了一记警钟,在本土市场被挖掘出来之后,就真的可以好大喜功起来了吗?台湾电影的优势在于本土化、有人文关怀,但是为了拍大片、为了冲最高票房而不控制成本,这就是勇气吗?难道不应该屏气凝神,多拍一些让本土观众喜闻乐见的“接地气儿”的电影以保持优势吗?

  金马奖更应该鼓励的是《赛德克巴莱》这样的电影,还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子》这样小感动但能够“走出去”的电影呢?或许这会是未来好几年内,金马奖的重要议题。

(责任编辑:王钲)
  • 分享到: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