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话剧《北京的腔调》 > 话剧《北京的腔调》新闻速递

《北京的腔调》二轮上演 台词量大观众应接不暇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田超
2011年10月31日08:49


  10月28日晚,话剧《北京的腔调》在东宫影剧院上演,本报组织20名读者观看该剧。据导演阿避介绍,本轮演出版本较首轮演出做了一些调整,这主要体现在叙事结构和演员表演上。观剧问卷调查显示,观众对该剧的叙事结构和台词语言印象最为深刻。最终,获得平均分7.9分。此外,对于观众有争议的地方,比如剧名不妥、网络用语笑料不足等,原著作者胡赳赳、编剧兼导演阿避也做了回应。

  叙事结构梦中梦似《盗梦空间》

  话剧《北京的腔调》根据胡赳赳同名随笔集改编,由林兆华工作室出品。该剧以一场争吵的饭局开始,以一场没有人买单的饭局结束。全剧共分三个章节:“食”“色”“命”,四位演员甲、乙、丙、丁通过不停的角色转化试图展现当下城市男女的生活状态,涉及裸婚剩女、交通拥堵、高房价等热门话题。

  三个章节之间并没有用明显的场次分开,如果不是事前了解剧情,一般观众很难将其区分开。尤其是第二章节“色”,主人公甲喝酒醉倒后进入了自己的梦境,结识了丁并与她结了婚,开始了婚后生活,最后又回想起了他们大学毕业舞会的场景。这种“梦中梦”的叙事结构很特别,有点类似于电影《盗梦空间》。在20名观众中,6人对该剧的叙事结构印象最深,占到30%。

  台词量大观众感觉应接不暇

  在演出中,四位演员的台词一句接一句,既有胡赳赳随笔集中的语言,也有一些耳熟能详的网络语言,比如“男人像房子,时间久了会升值;女人像汽车,时间久了会贬值”等。有观众表示,这部戏的台词量太大,上一句还没来得及想清楚下一句就接上了,有点应接不暇。

  本轮新主演李云飞表示,背这部戏台词的难度要大于《哈姆雷特》,他说:“《哈姆雷特》台词长但有故事性,所以背起来不是很难。相比之下,这部戏的段落比较散,故事跳跃性也很大,台词记起来有些困难。”他同时表示,由于没有参加过首轮演出,所以跟其他演员还要磨合,当晚在台上跟其他演员配合得还算比较默契,比平常的排练有感觉。在20名观众中,有8人对该剧的语言台词印象最深,占到40%。

  >>观剧调查

  1.话剧《北京的腔调》给你印象最深的是A.叙事结构6人30%B.演员表演3人15%C.台词语言8人40%D.其他3人15%

  2.什么因素让你来观看本剧A.话剧本身7人35%B.胡赳赳4人20%C.林兆华6人30%D.剧中音乐3人15%

  >>回应争议

  导演阿避:我们不追求“笑果”

  该剧编剧兼导演阿避昨天称,首轮演出后,剧组主创人员认真收集了一些观众和网友的评论,比如有观众指出叙事有点乱,网络用语过多等。对此,本轮演出做了相应调整,特别是对“梦中梦”环节进行了新的灯光设计,希望能让章节转化呈现得更清晰。

  有观众认为剧中“网络语言”笑点并不多,阿避解释说:“以网络流行语引人发笑,满足一些观众追求麻辣鲜香的娱乐口味,并非我们的创作初衷。有没有‘笑果’并不重要,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泡沫般速生速死的现代语言、这样的‘北京腔调’,引发大家对当下的思考。”

  胡赳赳:腔调不局限于老北京

  原著作者胡赳赳由于在外地出差,没有看到第二轮演出的首演。他表示这个话剧不是以故事取胜,而是由于语言比较丰富,因此跟看其他话剧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有观众反映,从《北京的腔调》里没有看到老北京的特色。胡赳赳解释说:“现在北京全部人口超过3000万,有很大一部分并非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们也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北京的腔调当然也包括他们的声音。”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