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狗》海报 |
《老 狗》
Old Dog
类型:剧情
色彩:彩色
片长:88分钟
语言:藏语
字幕:英文 中文
拍摄格式:HD
出品 喜玛拉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Himalaya Audio & Visu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出品人 桑杰尖措 万玛才旦
Presenters : Sangye Gyamtso Pema Tseden
制片人 桑杰尖措
Production manager : Sangye Gyamtso
监制 张献民
Production Supervisor: zhang xian min
摄影 松太加
Cinematographer : Sonthar Gyal
录音 德格才让
Sound : Dukar Tserang
编剧 万玛才旦
Screenplay : Pema Tseden
导演 万玛才旦
Director : Pema Tseden
主演 洛 杰 卓玛加 旦正措
Lochey Drolma Kyab Tamdrin Tso
![]() |
《老狗》剧照 |
剧情简介
20世纪90年代末,藏区某地。儿子打算把家里的老藏獒卖给乡上的狗贩子,父亲坚持留住这只老狗,并追回准备被儿子卖掉的那只藏獒。接着,老人把狗藏在山上。然而放到山上的藏獒再次被别人卖到狗贩子的手里,即将被运往内地作为宠物。儿子为了要回藏獒与狗贩子发生冲突,最后被警察拘留。年迈的父亲无奈中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
![]() |
《老狗》导演万玛才旦 |
导演的话
我希望我的镜头能够记述,故乡的人在很多时刻能够坚守的那份尊严。
导演简介
万玛才旦,来自安多藏区。中国导演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先后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199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藏文小说集《诱惑》,汉文小说集《流浪歌手的梦》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等文字。2002年开始电影编导工作,创作《静静的嘛呢石》、《草原》(2004)等短片,处女长片《静静的嘛呢石》(2005)得到广泛好评,获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特别奖、香港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联盟奖、天主教文化奖特别表扬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奖等。其他作品还包括剧情片《寻找智美更登》(2009)、《老狗》(2011),纪录片《中国名寺高僧之桑耶寺》(2007)、《噶托大法会》(2007)等,获得曼谷国际电影节金吉纳利评委会大奖,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大奖等多种奖项。
奖项:
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数码竞赛单元金奖
评委会评语:“证明电影是感染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可以提供强烈感情冲击的经验。”
The 35th intertational HongKong film festival.The golden digital award of Asian digital competition.
.Jury's comment:"a film that shows how cinema can be a powerful experience”.
第5届韩国首尔数码电影节红变色龙大奖、绿变色龙大奖、白变色龙大奖。
参加影展情况:
1、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数码竞赛单元金奖
2、台北电影节
3、慕尼黑国际电影节
4、广州“先锋光芒”影展
5、第5届韩国首尔数码电影节竞赛单元
6、俄罗斯海参崴国际电影节
8、第2届北京新青年影像年度
短评:
“证明电影是感染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可以提供强烈感情冲击的经验。”
——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老狗》太棒了!要不是太空馆放映条件太糟,其震撼力将更强。这是万玛最绝望的影像作品。很多即兴拍摄,不用一盏灯的夜戏,这次的万玛比《智美更登》时更自信且彻底,尽管片子不如前者“漂亮”。
——应亮(导演)
这是一部藏人的《梄山节考》,我们领受上一代的牺牲而不自知。
——《南都周刊》
“一只年老的藏獒,将老人、儿子与卖狗人扭结在一起。儿子要卖了它,老人坚决要留住这牧人的朋友,卖狗人要将它卖去作宠物。由羊群、白云、牧人组成的藏区风景上,或许是最后的纯种藏獒该何去何从?既是老人的苦恼,也是对藏文化传承的迫切叩问。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延续了对文化议题的铺陈含蓄不失力度,延续了《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中对藏区文化之准确而写意的捕捉,他与摄影师松太加默契有加的合作令镜头语言始终宁静隽永,回味悠长。”
——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作为导演,万玛才旦越来越成熟。作为自己民族的思考者,万玛才旦也越来越懂得悲剧的美。《老狗》的藏区远未有风光片那般如诗如画,普通藏人的生活也显得波澜不惊。即使在老人同自己的老藏獒同归于尽的那一幕,我们看到的也是导演极度的克制,平静之下,是藏族人骨子里的骄傲和激烈。有评论说,这是一部藏人的《山节考》,似乎不那么准确,但这的确是万玛才旦的社会学式的影像记录。
《电影世界》2011年5月号
“压抑下坚守的尊严。”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