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人物专访

台湾戏剧先锋金士杰:白天和夜晚各有各的美

来源:天天新报
2011年10月12日09:43
金士杰为《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宣传
金士杰为《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宣传


  他,是赖声川口中亲切唤着的“金宝”;他,是台湾戏剧界当仁不让的开路先锋;他,就是金士杰。此次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是部描述老教授莫利逐渐走向死亡的伤感故事,可金士杰却拒绝用悲天悯人的眼神:“生老病死皆为人生的阶段,为什么我们对待疾病和衰老不能像看待新生一样呢?白天和夜晚各有各的美!”

  记者:在台湾戏剧界,您被视作瑰宝级人物,您怎么看待这个封号?

  金士杰:舞台界瑰宝这样封号我真是不敢当,他们可能是比较尊敬我的资历吧。现在要追溯起来,可能是1979年在台湾地区掀起了话剧运动,当时我和另一个朋友共同创立了兰陵剧坊,掀起一阵风潮引发许多话剧团相应跟进。说“瑰宝”或是开路先锋,这是他们的好意,事实上没有那么了不得。

  记者:您和赖声川导演是多年至交,你们近两年却甚少携手,为什么?

  金士杰:赖声川常生我气,总是埋怨找不到我。当然虽说是艺术追求很相近的朋友,但真的在面临选择时还是会有那么一点各自的坚持。有的时候他想排的戏恰好是我没兴趣的,我就会推三阻四。支持老朋友是应该,但人有很多不定因素,不一定刚好在那个点上。

  记者:此次话剧中您扮演一个患了“肌萎缩”症的老教授,如何体味这类角色?

  金士杰:我们都曾赴台北医院“零距离”接触过这类病患,我还看过一段莫利的自白影像,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录像开始时,莫利试图戴上他的眼镜,其实那个眼镜就挂在他的胸前,普通人只要抬抬手就能做到的事,莫利整整花了五分钟。他吃力地试图用手去抬眼镜,但往往是推到一半手就使不上力,最终是采访记者入镜才帮他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记者:《相约星期二》曾是风靡全球的畅销书,您是否还记得第一次读书时的感受?

  金士杰:乔布斯曾说:“如果你把每天当做最后一天来过,你一定会是一个勇敢而聪明的人。”我被这本书感动是因为莫利在用他最后的生命时光来点拨我们,他是要离世的人了,不需要运用社交技巧或者故作有学问的样子,他必然是玩真的。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