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去认识“吸血僵尸”此项欧美重要的流行文化,到老远的元朗剧院去看香港中英剧团演绎《Dracula / 尼古拉伯爵 吸血惊情》,有所得。
吸血僵尸的电影、电视、舞台或其它演艺作品,可说无数,大都以爱尔兰作家Bram Stoker(1847-1912)于1897年发表的小说《Dracula》为本。作者和作品在文学史没有席位,但却是大众喜爱的怪异、神秘、惊险、黑暗类型(Gothic歌德式)小说经典。Dracula是伯爵,译名有德古拉、卓古拉、德拉古拉,甚至尼古拉。)
美国戏剧人William McNulty将该小说搬上舞台,每年皆领导Actors Theatre,在Louisville市演出,十六年不断,已成当地传统。
今回香港中英剧团演出《Dracula》,便是采用William McNulty的版本,由香港演艺学院表演系系主任Dr. Peter Jordan执导、作曲及音乐编排。
看过演出,才知道故事没有交待Dracula伯爵何以成为吸血僵尸,而戏中有人称它为“怪物”,大概原书也是如此吧!
女性是吸血僵尸的受害者,然而今天年轻女性却又是Dracula/吸血僵尸的“粉丝”,今天欧美流行文化便有这样的特色。今次香港演出,演Dracula/吸血僵尸的卢智燊,在演出后,走到剧场大堂与观众拍照留念。在香港,别个戏从没有这样安排。
场刊里导演Dr. Peter Jordan有话说,他要表达吸血僵尸“要让女性享受宣泄欲望和热情的快感,.....,承诺赐予他的“新娘”永生,以及她们在真实世界中不能想象的自由。”他演绎吸血僵尸,像是另一个“美女与野兽”的版本。
今回演出,可观在于制作。导演能多次做到吸血僵尸来无踪、去无影,并让它表现出神奇力量。导演所用的只是普通戏剧方法,(不是什么高科技舞台),只利用灯光、布景和幕后工作人员的完美配合,便做出很好的效果,实在难得。此外,戏中的音乐(自由爵士乐)、布景(Art Deco)、服装和化妆等都运用得宜,既令这个粤语演出有扎实根基,又同时肯定这个天马行空的虚构故事,与今天现实生活有距离,并不会在今天发生。
在欧美,《美女与野兽》(例如:《金刚》、《吸血僵尸》)的故事和相关作品,多到数之不尽。从这个题材的故事入手,不失为了解欧美大众文化、特别是年青人想法的有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