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2011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剧评集锦 > 剧评集锦

2011青戏节:《乐游原+好好好》看不懂你就输了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鲁肖荷
2011年09月16日17:06

  《乐游原+好好好》是相对独立的两出戏,捆绑在一起演出如果不是为了拖延时间,那么肯定是有导演的深谋远虑,体现某种仪式感或隐性的相互关联之类。《乐游原》里人物们说了几次“好好好”,这大概是这两出戏的对照之一。第二出《好好好》还用了前一场《乐游原》留下的舞美,四名演员扮演某戏散场后的演员。他们控诉之前演的是烂戏,票卖得也不好,然后又突如其来地开始复排\复演刚才的戏:情感呐喊和关于春运的独角戏——不知有几多观众此时希望他们是在重复上一场的《乐游原》片段,那才更符合情境。不过还是别重复了,因为大概没几个人想把刚才的戏看第二遍。

  《乐游原》到底想说什么?导演给了个最不费脑子的解释:“恍如映射在梦境中的现实生活”,毫无头绪的人物关系和杂乱无章的对白加上“若即若离”“似是而非”这样的形容词后立马高深了许多,同时也把不认同这种形容的观众隔绝在“诗人的落寞心境”之外(以上加引号的皆转自该剧场刊)。但导演还是照顾了不懂诗人的观众,安排赖宁上了台,由他串起满台乱窜的诗意人物们。只见这位赖宁一如二十多年前铺天盖地的先进事迹里说的那样,孜孜不倦地研究植物、矿石、收音机,又禁止“丽丽”住到山上去因为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国家财产”……然后他就跑去扑救莫名而起的山火,还是为了“国家财产”——此时背景音乐是爵士版的《国际歌》,赖宁就牺牲在这绵软无力的一阵铿锵里。

  赖宁在《乐游原》里的符号化或简单化比之当初全国少工委的宣传更加严重。导演似乎也不准备把赖宁当成“人”来刻画,或者隐藏起他的种种多面,只去重绘他当初在80后(特别是85前)群体心中的印象。赖宁的确也是个迷失的形象,在铺天盖地的宣传里早就不再是他自己。《乐游原》一开场他就明确表示自己已死,“活在你们心中”。但嘁哩喀喳折腾一番,分不清是人是鬼的他又跑去救火——是说他就只能是个轮回救火的冥界西西弗斯?

  不管导演如何复刻赖宁,至少他也是全剧中唯一能让人看下去的角色,而其他角色基本都比赖宁的片面塑造还平淡无味。每个人都在做痛苦寻找状,从回家的路到袜子眼镜烧水壶穿衣镜,这些形而上和形而下大概就指涉了“诗人的落寞”,但基本的象征义和生活参照都落寞到无法引起共鸣,更不要说人物语言的空洞苍白及电视剧化,“王小明”跟“李小华”关于袜子到底在哪儿的几次对话中“无理取闹”一词出现了三四次,基本模式就是:“我的袜子在哪儿?”“我怎么知道在哪儿!”“在你上衣口袋里!”“无理取闹嘛你!”这特别像国产剧里的人物对话,全都在一个动辄抓狂的状态,另一方永远在重复对方刚说过的话,基本就是车轱辘话来回说。说多了就以为是剧情被推进了,其实只不过是时间在往前走罢了。简言之,整部剧的台词就好像是对荒诞派戏剧的拙劣模仿,后者的台词每个字都直指生活与人本身,前者的台词是没有一点养分的大白话。

  结尾赖宁牺牲了(希望他是真的安息了),失去了这个主心骨,舞台上人物们乱窜的程度更猛烈了——开场时赖宁摆弄过的虎皮兰也被没来由地砸烂撕碎,这个舞台行动无趣又粗暴。这株植物作为真实存在的东西没招谁没惹谁,如赖宁所介绍的那样,默默吸收了剧场里很多有害气体,还企图帮想喝茶的“丽丽”吸取露水,但这株生命就这么被无来由地损毁。或许导演是想表达现实生活的残酷和无奈,但必须得是这么没营养没想象力的处理方式吗——演员举起花盆时就能让人猜到他想干嘛,接下来观众只能在心里捂住耳朵,惊吓与震撼都不会出现。紧接而来的是从天而降的“乒乓球雨”,大概是诗人落寞到高潮的表现,它的存在不无益处——乒乓球们滚满整个舞台,挽救了接下来《好好好》场面的杂乱无章,让演员们至少有了一个同步的舞台动作:在乒乓球中小心翼翼地行走或干脆踩扁。除此之外,《好好好》看点就只剩下演员宛如非正式连排的即兴状态,各种对不上词和抢词,如果这也是导演设计出来的“演”,那演员的表演真的非常高超。

  看得出演员非常努力和尽力,在《好好好》中不停地状态跳进跳出,在各种时空里声嘶力竭:时而来段纯舞台的感伤,时而演个说方言的小品,时而进入夫妻吵架的撒泼模式,再突然迸发出彼得•汉德克《冒犯观众》的不羁先锋范儿,在灯全亮的剧场里冲着观众大喊大叫,进行颠覆式的剧场革命,让人以为演员取得剧场霸权,要重建所谓新的演出,但突然又哑火了,演员们背包下场坐地铁回家,戏就算结束了。要说善良还得算是观众,挺给面子都没走,让导演有了安可的机会,不过要是观众也就此回家,导演一定也该挺满意。

  《乐游原+好好好》到底想说什么?拨开形式感的迷雾,这大概是观众唯一想问的问题。按照导演的意思给得出答案他就输了。看不懂的观众你们也输了,因为你们跟最先进的剧场艺术形式无缘了。前几天同一个剧场演《小社会》时,演前提示鼓励观众在演出时该接电话接电话,该议论议论,就此“保持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乐游原+好好好》开演前,导演亲自上台希望观众别打电话别走动别聊天别做跟欣赏艺术无关的事。翻开该剧节目册,上面全是“宏大叙事”:“该剧真诚地呼唤积极求索的人文主义精神,激励人们充满信心地重新燃起理想主义的火炬,去探索广阔的天地、开创壮丽的人生”——赖宁地下有灵也不一定赞同这种假招子。演后谈上导演说希望观众们喜欢这个戏,退一步来讲不喜欢也应该理解这种艺术创新。但如果这种艺术创新就是“把梦当戏”,既无高于生活的神圣感,又无潜在于生活中的戏剧性的话,那还是得让观众先“理解”再“喜欢”,这比较符合自然规律,当然,诗人除外。

  特约评论员:鲁肖荷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博士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