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视 TV > 福建东南卫视 > 新闻动态

谭华孚:评《远去的飞鹰》新版

2011年09月15日16:27

  这是我所看过的大陆电视剧中,最为认真地刻画抗战时代国民党军队军官正面人物的作品之一。但是,它吸引我们的,并不仅仅是作品对抗战时代中国空军将士别开生面的表现角度与态度,同时还有影视艺术本体的多维元素——这部电视剧从编剧、表演到音画制作,都颇为考究精良,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一部建构于史实基础之上的现代题材电视连续剧,《远去的飞鹰》难能可贵地刻画了一群富有个性而鲜活生动的现代知名人物形象,既符合原型人物固有的历史特征,又富于文学意味。主人公空军教官高志航可谓是当时中国军人中的另类:他出身通化农家,重情、侠义,身上有着终生挥之不去的黑土气息;同时他又因留洋而沾染了法兰西民族特有的浪漫潇洒与多情。这是一个在中国军旅文化背景中显得极为出位的人物。他艺高人胆大,数次超出上司设定的“程序”去作业,却能屡建奇功。他炽热的民族情怀和抗战热血,在传奇性情节的展开中显得自然而可信。而其原配妻子葛莉尔的独特命运与性格,则令人唏嘘。这位流落到中国东北的白俄贵族之后,既有教养又不失纯情,如同一颗在乱世的天宇中横空划过的流星,灿烂而凄美——相比之下,其后任妻子叶蓉然的戏份与表现黯然失色;高志航的好友与同事许争、李桂东等人物形象,也一反以往作品对逐利者、密报者的常规表现路径,显示了人性的丰富与光泽。高志航命运中遇到的几位“贵人”如张学良甚至出场更为稀少的宋美龄、周至柔等人物,作品虽然着墨不多,却也显得立体而多维。

  剧作在艺术形式层面上颇具匠心。大至剧情设计,细到军徽、领章等小物品的造型,制作者都极为讲求,既认真而细致,力求还原当时的真实情状,又注意营造视听之美,为我们的感官提供了一席精致的美感盛宴。作品的故事情节编排在框架上完美地兼顾了可信度与传奇性,将一位仅30岁就英年早逝的历史人物的命运铺叙得跌宕起伏,奇诡复杂,引人入胜。作品中的人物对白中,东北地方性语言元素的运用颇为出色。这些特色浓郁的乡土语言,既有效地传达出黑土地特有的社会风情与民俗文化,也为高志航的父母等人物的刻画与塑造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传神效果,增添了作品的文化丰度。其中一些特有的表达方式如“瘪犊子”的称谓,让我们过后久久难忘。同样使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剧中那一群演员们的行状。他们男的英武豪放,女的温婉绮丽,却都在表演上可圈可点,显得到位而自然。作品的三维特技制作,虽然在某些地方露出了“三维痕迹”,却也在总体效果上达到了渲染氛围、震撼人心的良好效果。

  总之,《远去的飞鹰》在可看性与精良度上,都超越了时下播出的许多长篇电视连续剧,是一部值得我们浸淫于其中并细细地品尝的民国题材电视剧佳作。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孟祥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