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视 > 内地电视

《旗袍》编剧再推《向延安》 致敬“玫瑰”英雄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6月28日16:46
丁玲照片
丁玲照片

丁雪松照片
丁雪松照片


  搜狐娱乐讯 继《旗袍》在全国各大卫视热映之后,编剧海飞又重磅推出长篇小说《向延安》,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杂志2011年第七期全文刊载。小说述说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旧上海年轻人的光荣与梦想,谱写了一曲隐藏于民间的红色传奇。海飞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向延安》中的女主人公们有众多原型,当年这批丽人心怀理想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去延安之路。究竟是谁有如此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抱负?这些人又是怎样在血与火的年代里谱写了时代壮歌?

  《向延安》之外交“玫瑰”——丁雪松

  其品如雪,其节如松,这便是她名字与人生的写照。或许她被更多人所熟识是因为她的丈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创作者——郑律成。然而她并不逊色,她曾是新中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凭借其高雅的风度和卓越的外交才能赢得了新中国的一次次掌声。

  1938年1月,丁雪松带着缝在丝棉旗袍里的中共四川省委开来的接转组织关系介绍信一路跋涉奔赴延安。她曾是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主席的秘书,李鼎铭提出的“精兵简政”等建议得到毛泽东的认可,作为秘书的丁雪松自然也博得毛泽东的赏识。丁雪松一直在延安生活了8年,在她晚年的回忆录里,她曾说:“那是我一生中的重要里程,承前启后,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延安的这段日子里,不仅是丁雪松个人价值上的锻炼与认可,更是她人生的第二次绽放。延安的岁月,见证了她和朝鲜籍著名音乐家郑律成的红色恋情。丁雪松长得眉清目秀,在女子大学,她是校友会俱乐部的主任。郑律成常常老远跑来,找她商量文娱方面的事情。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音乐,谈身世,也谈经历。出身一样贫苦的两人,年龄也相当,自然而然就萌生了恋情。1941年底,在党组织的同意下,丁雪松和郑律成举办了红色婚礼。

  作为一个女人,她是秀外慧中的;作为一名大使,她更是德才兼备的。1979年2月6日,新华社发出一则短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丁雪松于昨日乘机离京赴任,丁雪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驻国外的第一位女大使。此时丁雪松已经年届60,而郑律成也已经于三年前永远离开了她。如今,年过九旬的丁雪松由于身体原因拒绝一切来访。“雪压青松松更直,持节才女女中杰。”这是丁雪松80寿辰时,挚友送她的一幅对联,道出了她的精神品格和事业上的卓越成就。

  《向延安》之演员“玫瑰”——于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而红色革命时期又有多少女性能有于蓝的胆魄与毅力呢。如今已满发苍苍的老革命,精神信念却不减当年。于蓝是个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子,抗战爆发后投身革命,1938年偷越敌人封锁线,辗转到延安,并入抗日军政大学念书。在加入共产党之后,于蓝就参加了鲁迅艺术学院艺术工作团担任演员。自此之后,舞台就是他的一生。

  《佃农》《粮食》《周子山》《带枪的人》……一幕幕鲜活的画面依然清晰可见。在抗战胜利后,于蓝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我们印象深刻的《白衣战士》中的女主角就是于蓝。于蓝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奉献给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和时代的沧桑。演员成就了于蓝,同时于蓝也丰满了荧幕。她一生演过12部电影,正是由于延安那段艰苦的岁月才浇灌了于蓝对革命执着的心。她用正派的革命形象和对日本鬼子的痛恨来塑造一个个抗战的女英雄。

  《向延安》之作家“玫瑰”——丁玲

  在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丁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如果没有她,文学史就缺少了许多女性的光芒。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坛最有才气的女作家之一,她早期追求个性人生去了延安,最终成为了一位革命作家。

  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拘禁在南京。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罗曼•罗兰等国内外著名人士,曾发起抗议和营救活动。敌人对她威胁、利诱、欺骗,企图利用她的名望为国民党做事,都遭到拒绝。同时她积极寻找地下党组织,终于在党的帮助下,于1936年9月逃离南京,奔赴延安,成为到达中央苏区的第一位知名作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欢迎。

  在苏区,丁玲历任“中国文艺协会”主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席等职务。创作出《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许多思想深刻的作品。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用文艺形式积极反映我党我军和人民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人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是毛泽东赠给丁玲的词《临江仙》中的句子,1936年底,当丁玲收到这首词时正在红军前线总指挥部进行采访。后来毛泽东又把这首词抄送给她,这也是毛泽东唯一首赠作家的词。据说,毛泽东用军用电报写给个人的情况只有两次,一次是给彭德怀,另一次就是给丁玲。这就是丁玲,独一无二的丁玲。

  ■相关链接:

  长篇小说《向延安》简介:

  小说展现了上世纪30、40年代间,一名酷爱厨艺的少爷的成长历程。从懵懂的革命青年,到最后成为沉着、坚定、成熟的革命者,主人公向金喜一直以“痞少”形象战斗在敌后,爱酒、爱厨艺,不思进取是他最大特征,而无人知道他却饱藏一颗火热的革命之心,为他的理想承受力沉重的心理,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小说中最精彩的该是人物的设置,在向氏家族中集聚了革命者、汪伪特工、军统、共产者等不同的角色,纠结着亲情、爱情、友情的情感波澜,也为故事的一步步发展埋下了伏笔。

  最精彩的是,主人公从一名懵懂学生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他必须失去尊严、友谊、爱情,以及至爱的亲人;他必须永远生活在地下,永远身份模糊;他必须忍受最残酷的煎熬,心中却始终藏着那永远的理想。正是这种与巨大煎熬相反衬的强大信念,竖起了一位红色英雄的平民传奇。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衣云鹤)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