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电影《先遣连》 > 《先遣连》新闻

《先遣连》剧组河北探访 李狄三家族受感动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6月07日10:48
《先遣连》剧组全家福
《先遣连》剧组全家福(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采访时间:2011年5月29日

  地点:北京至石家庄列车上

  五月末的初夏,莺飞草长,穿过窗外那一方方一望无际的稻田,列车驶入了山区。山路两侧茂密的树木遮天避日,列车就蜿蜒的穿行其中,掠过沿途那一个个年代久远的小站时,我们恍惚中回到了上个世纪侯孝贤影片里褪色的一幕幕。

  而此时在这趟北京至石家庄的列车上,《先遣连》剧组也正在进行着电影拍摄工作。由于铁路两旁树木植被茂密加上诸多环境原因,剧组要躲避列车进站,山洞,光效等一系列问题,抓紧沿途的有效时间进行列车上的拍摄。

  电影中的时代已经变迁到了现代,列车上格桑梅朵的女儿年近中年,她正怀揣着心事和复杂的感情在旅途中,手里翻着先遣连的故事,眼望着窗外的风景,不知道此行能否见到和她并无血缘关系的“亲人”。

  书中那一幕幕历史记忆犹如迎面而来的列车呼啸驶过。

  地点:河北省 无极县 城道村 村东建设巷37号 下午

  低低的院墙围着四面老旧的红色砖房,水缸,杂草,竹凳。桑榆树下坐着77岁的李念老人,他就是李狄三的亲生儿子。深色的中山装上衣已经显出了老旧,稀少的头发眉毛也已经银白,老人讲话已经很吃力了,一辈子居住在故乡的他操着乡音,缓慢的向剧中格桑梅朵的女儿讲述着当年的种种,沟沟壑壑在这个70多岁的老人脸上刻出了深深的沧桑。

  “记不得了。。。这个我不知道。。。记不得了。”在剧组采访的过程中,老人说的最多的回答是记不得。“3岁不到爸爸就走了。。。没有印象,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

  父亲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模糊的记忆了。这个从小没见过爸爸的孩子,在1960年的一天终于得到了爸爸的消息,消息带来的却是自己从未见谋面的父亲已经牺牲了。“小时候做梦都见过爸爸的。”老人说完已是泪流满面。

  1938年正值“七七”事变之后,抗日烽火遍及冀中平原。21岁的李狄三已经长成一个爱说爱笑,会吹笛子的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子了。此前他一直在家中务农,苦度日月,眼见抗日烽火四起,便毅然投身了抗日活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翌年,1939年,一个炎热的夏天,这一天贺龙领导的八路军120师路过了无极县城附近的这个小村庄,李狄三的命运从此便掀开了新的篇章,他加入了贺龙领导的队伍,从此离开家乡,在太行山一代打起了游击。

  而后他打游击,上抗大,开垦南泥湾,是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的“纺织能手”、“劳动模范”。在保卫延安的战斗中,先后担任团民运股长、联络股长,后随西北军西征转战关东平原,打通河西走廊,翻越祁连山,在参加西北解放的历次战斗中,曾三次荣立一等功,先后九次负伤,屡立战功,可谓我们解放战争中不折不扣的英雄儿女。

  1945年抗战胜利,1946年进军新疆,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参加过无数战役,走过无数烽火连天岁月的战士们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好日子。1950年响应毛泽东主席进军西藏的号召,8月1日,向西藏进军的誓师大会在新疆于田县召开,这个由汉、蒙、回、藏、维吾尔、哈萨克和锡伯7个民族共计136人组成的进藏先遣连,在首长和战友们的欢呼声中出发了。时年34岁的李狄三作为总指挥就在其中,就在不久前他离开家乡时告诉妻子母亲,新中国成立了,好日子就要来了,叫她们不要担心自己,这次很快就会回来了。

  但直到他牺牲那一天,李狄三也没能再回到家乡,更没能见到自己新出世的儿子,哪怕只是一眼,父子二人就这样“擦肩而过”。高原无情的风雪将他永远的留在了那片土地上,英雄的墓碑就矗立在苍穹之下。

  在他牺牲后的遗书里,除了清楚的记录工作任务以外写的最多的是对家人的愧疚。“对不起妻子,对不起儿子,把工作日记上交给组织,把书和笛子留给陈干事,皮大衣留给五瓜同志,茶缸一只留给郝文清,我的钢笔请组织转交给我儿子,让他以后好好读书。”

  胡雪杨导演和李念老人聊天时拿出了许多搜集来的资料和老照片送给他,并向他一一讲解。“这是爸爸的墓碑?”老人伸出颤抖的手,拿过照片,口里默默叨念着:“爸爸的墓碑,爸爸的坟。。。

  此次完成了李狄三故居拍摄后的采访中,胡雪杨导演几次说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就是我们这次要做的主题。”

  他说“拍了这么多年电影,这个片子拍摄至今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五,通过这部影片首先让我意识到和确立的是,无论是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还是作为一个中国解放军军官还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内心都要有一个纯正的理想和信仰,这个信仰的坚定性和这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确定了任何一个人在任何困苦艰难的状况下他们都能够完成自我,实现自我,完成自己无论是职业还是事业还是信仰上的理想。这也是这个电影中升华的主要思想。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身处逆境,遭遇考验,如何在这个前提下能够完善自我,并且影响自己身边的事物和人,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人之所以成功,之所以能够勇于牺牲,牺牲自我,都是基于这么一点么?那就是信仰和使命并存。”

  在谈到了此次来到来到李狄三故乡进行拍摄的感受时,胡雪杨导演说:“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整个石家庄属于老区晋察冀。老区人民对于解放战争的热情和支持让我非常感动,另外一个就是从李狄三身上,包括李狄三家族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先烈的后代们,先烈的家属们和我们老区的百姓跟我们政府对待拍主旋律这样的影片和拍弘扬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的热情,虽然时代变化,但是这种精神和感情的传承让我感动,我们来李狄三真实的故乡进行采镜,其实就是为了让这个60年前的历史能够得以续存,让所有人记住60年前我们曾经有过的这样一个人,一个故事,得以发扬,那就是伟大的牺牲精神和伟大的信仰能够在我们新一代人的身上得以延续得以并存。”

  结束了采访和拍摄工作,剧组全组演职人员和李狄三的家族合影,李念老人这时才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我很感动,听了您讲的爸爸的事我很感动。。。谢谢,谢谢。。。”临走前老人紧紧握着导演的手:“那拍完能不能让我看看?一定让我看看,好吗?”

  图:李寅芳   特约撰稿:红安

(责任编辑:刘强)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