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深度评论

人民日报:中国儿童剧该走向何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任姗姗
2011年06月02日16:48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这首脍炙人口的童谣曾陪伴新中国几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假若你静心聆听,在遮天的绿荫下,女孩们脚下的皮筋常常以这首童谣为韵律;在妈妈温柔的怀抱里,哭闹的婴儿也常在这首童谣的轻吟中步入甜美的梦乡……

  这个“六一”,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新中国首部儿童剧《马兰花》共同迎来55周岁。一路走来,中国儿艺精心培育儿童剧这朵“艺术之花”,坚守着儿童戏剧这项略显孤独的事业,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回眸逝去的55个春秋,他们的快乐与困惑何在?在媒体爆炸式发展、娱乐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中国儿童戏剧又将走向何方?

  一朵花,一段历史

  1955年6月1日一大早,苏联戏剧专家鲍·格·库里涅夫突然向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的全体学员布置了一个“作业”——为北京帽儿胡同的孩子们表演一部叫做《马兰花》的儿童剧。眼看着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涌进屋子,《马兰花》的作者、著名儿童戏剧家任德耀内心焦急:剧本还未写成,只有一个提纲怎么演?鲍·格·库里涅夫笑笑说:“那大家就按着提纲即兴发挥吧!” 既没有服装也没有道具,任德耀每念完一段提纲,学员们便跑到前台去表演,有的学员甚至一边演一边笑,笑到肚子疼。“没想到,帽儿胡同的小观众们非常喜欢,笑声、掌声响成一片,苏联专家也直夸了不起。”距离这场“非正式”首演已有56年的今天,耄耋之年的儿童剧表演艺术家、原中国儿艺院长方掬芬忆起这一幕,犹如昨日。

  第二年的“六一”节,由中国儿艺精心创排的《马兰花》以全新面目与北京小观众见面,就此写下新中国儿童戏剧史华彩的第一章。如今作为中国儿艺的建院大戏,《马兰花》演出55年不间断,成为几代人共同的童年记忆。在现任中国儿艺院长周予援心中,建院55年来创作的150多台剧目,就如同当年的《马兰花》一样,始终秉承同样的追求——创作优秀的儿童戏剧给下一代。朝着这样的目标,“中国儿艺将每一部新创剧目都当做‘明天的经典’来看待。”

  几代人,一个梦想

  “那时,周总理曾对我们说:如果喜欢你们的工作,那就多多为孩子们演出,做他们的学生,做他们的朋友。”方掬芬将这句话视作恪守一生的座右铭。身为儿童戏剧工作者,她认为拥有一颗童心最宝贵,“老小孩”是比任何奖章都高尚的褒奖。正因为这样,她更觉得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儿童戏剧,因为“孩子们信任你”,演员传达的一言一行都将被“雕刻”在孩子的记忆里。因此,她不止一次告诫晚辈们,“不要以为院团冠上了‘中国’二字,就当之无愧能够代表国家水平,要名副其实,就要创作出中国儿童戏剧的典范,这是中国儿艺几代人的理想,需要所有人不懈努力。”

  55岁的中国儿艺,为几代小观众奉上了一份认真努力的答卷。除了多次改编复排《马兰花》之外,近年来创排的《小蝌蚪找妈妈》、《十二生肖》、《西游记》和《饼干小子》等新剧颇受家长、孩子以及有关专家的好评。中国儿艺不仅在票价上走“平民路线”,而且将公益演出放在显著位置:在一年500场演出中,有100场是走进西部校园的公益活动。去年起,全院启动“优秀保留剧目轮换上演制”,保证每个周末中国儿艺的大、小剧场各有三场演出。2010年剧院演出509场,观众人数达110余万,上座率达91%。不仅努力在国内成为具有示范性的儿童剧院,中国儿艺还力争向国际舞台输出佳作。近几年,剧院相继出访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并计划在2012年走进北美,以《十二生肖》作为中国儿童剧的品牌亮相国际,打开世界儿童剧的市场,传播中国文化。

  一道题,如何解答

  在西藏演出时,一位藏族儿童看完《小蝌蚪找妈妈》后对周予援说:“我今晚回家第一件事,就要对妈妈说一声‘我爱你’。”孩子的一句话,让周予援感到身为儿童戏剧工作者的责任和幸福。可是,与方掬芬一代儿艺人不同,周予援这一代儿童戏剧工作者大都绕不开“市场”这个课题——如何让更多的儿童走进剧场?

  周予援做过一个统计:6年前,中国儿艺一年中有98%的演出为包场,2%是商业运作;现在完全倒过来了,差不多98%是商业运作,2%是包场。“学校减少包场,儿童剧走向市场,对于我们的创作是一种促进。但是,孩子们的观剧权掌握在学校和家长手里。在学业负担、升学压力面前,教育部门和家长往往会首先舍弃看似无用的艺术教育。”这让周予援反思,或许走向市场并非是解决儿童剧问题的万灵药。被完全推向市场,儿童剧时常陷入困境——剧本荒,全国专门从事儿童剧剧本创作的不到20人,而且创作一部儿童剧的收入最多只是影视剧的十几分之一;编导演人才断档,中国儿艺现在一线的演员主要还是1979年和2000年两批中戏毕业生,与影视剧演员相比,儿童剧演员不仅收入低,而且不易被小观众记住。此外,当前的儿童剧整体上呈现低幼化的趋势,绝大多数剧目都是面向3—12岁的孩子,绝少有针对13—18岁少年的作品。因为1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学阶段,课业负担加重,“看剧的人少了,剧院就不得不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多排演低幼化的剧目——这对剧院的成长又是一个考验。”他呼吁,社会与政府给予儿童剧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来自社会和政府的资金支持,确实能缓解一些问题。可是,要从根源上疏导儿童剧市场,激活儿童剧院本身的造血功能,则不能不反思整个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毕竟在多数人心中,与考一个好分数相比,孩子是否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实在微不足道。即便有的艺术门类被家长垂青,也多是因其可以成为孩子竞争的砝码。当全社会只用“分数”这一把尺子,去衡量并规划孩子的成长时,非功利的艺术教育自然位居弱势。这种弱势,直接导致儿童艺术创作的举步维艰,嗅觉灵敏的社会资本自然绕道而行。这其中,儿童剧的处境尤为艰难。一方面,因其教育引导儿童的职责,儿童剧的创作丝毫不能马虎,更不能走一些高票房话剧的娱乐路线;另一方面,因其戏剧属性,儿童剧难以像动漫产品那样迅速获得经济收益——如今,带着公益“基因”的儿童剧遇上以趋利为天性的市场,政府和社会当如何破题?

  人们期待着儿童剧、儿童艺术的创作环境得以改善。毕竟,孩子的艺术素养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心灵和未来。

(责任编辑:崔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