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深度评论

北京日报:舞剧《水月洛神》历史文化的碰触

来源:北京日报
2011年04月21日12:08

  约1800年前,中原洛水之滨,被贬至外省的诗人王子——曹植,进京朝拜了自己的兄长——当朝皇帝曹丕后,在归途中偶然地进入到一段奇丽曼妙的美神遭遇之中。事后他极尽世间最美丽的辞藻,用至纯至情的笔触,对那个在水面上凌波微步、在山隅间踟蹰游弋的洛神加以刻画,对那份渴望而不可得的恋慕情感加以抒发。字里行间的洛神音容笑貌呼之欲出,气息动静跃然纸上,从而在中国历史中留下了一篇千古绝唱的美文——《洛神赋》。

  近日,由郑州歌舞剧院最新推出公演的大型舞剧新作《水月洛神》,以它对历史文化和人物情感逻辑的尊重,而成为一部难得的好作品,更是郑州歌舞剧院继舞剧《风中少林》之后,又一部对历史文化深度碰触的舞剧佳作。

  通观全剧,《水月洛神》似乎有意不设置幕次或章节,除了序幕和尾声外,全剧只分成了上下两个半场,使舞剧的起承转合一气呵成,令人有淋漓痛快之感。全剧的场景虚实相间:虚的是洛水边月光下,实的是宫闱中战场上;虚的是曹植甄妃曹丕的心象呈现,实的是金戈铁马哀鸿遍野的汉末中原。舞剧就在这样的亦真亦幻、若即若离中反复纠结,逐级升温,直到尾声的高潮。水月的清冷寂寥,反衬出宫闱的浮华与战场的喧嚣。在一段酣畅淋漓的建鼓舞中,我们看到曹丕曹植在战场上并肩驰骋、建功立业的兄弟情;而兄弟二人在那把象征权力的宝剑上果断得手与迟疑失手之间,又点出了情为兄弟、义为君臣的残酷现实。当然,最残酷莫如曹丕在一番宫闱谣言的煽惑下,疑神疑鬼,怕曹植夺己所爱,对曹植门客大加杀戮,并逼迫曹植七步成诗。这时的曹植已心力交瘁,发出感天泣鬼的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然后仰天哭笑。一时间,无情的权力之争给人性的伤害深深冲击着观众的心灵。在这个戏剧高潮后,观众的心已经与可怜的曹植紧紧地贴在一起,这也为随后曹植与甄妃生别离的一段舞蹈做了极好的情感铺垫。

  应该说,舞剧《水月洛神》中最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是曹植,整部舞剧的立意立场都是建立在曹植的思想感情和经历之上。青年舞蹈演员汪子涵倾力演绎的这个曹植,是多年来舞剧舞台上少见的成功的人物形象。他的成功既取决于剧本为之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编导对演员舞蹈才能的充分发掘,当然也少不了汪子涵对人物内心的细腻恰切的把握和表现。当曹植挥舞着马鞭与兄长策马飞奔时,恰似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当曹植在曹丕的幻觉中黄袍加身,领得美人归时,怎一个“酷”字了得;当曹植脱尽凡尘,与洛神神游洛水时,又是多么真纯和圣洁。可以说,这部舞剧中的曹植是多彩的,多面的,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这样的曹植怎么能不让人流连回味?

  时下很多关心舞剧的人常感言:舞剧就是首先要“剧好”。无疑“剧好”已然是《水月洛神》的主要特征之一。当然,它的舞若不好,我们便无法看到剧如何地好。编导佟睿睿很善于舞台调度,特别能在群舞中处理独舞、双人舞。我们看到在曹丕迎娶甄妃一节,迎亲的仪仗成一条斜线行进时,曹植打断进程,牵引甄妃游离,使迎娶的主旋律中夹杂进不和谐的音符,也预示着这场婚姻的隐忧。上半场建鼓舞一节,曹丕曹植兄弟双人擂鼓舞,在满场的建鼓舞阵中穿插,队形开合有序,双人舞在其间犹如众星捧月。再如曹丕猜忌一节,甄妃和曹植躲闪在数面移动的镜子间,反射出曹丕对甄妃曹植二人情感捉摸不透,对自己皇位不保的恐慌。当然,最动人的莫过于曹植与甄妃的几段荡气回肠的双人舞,令人难解的是在双人舞密集的托举、缠绕、联动、呼应等动作流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二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并为之唏嘘。

  正史的曹氏兄弟、甄妃和他们的爱与恨早已被雨打风吹去了,唯有那缘事而发、直抒胸臆的才情之作,才能与水月共辉映,与人神共欢洽。文/茅慧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