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戏剧专栏 > 王翀专栏

青年导演王翀谈在加州大学学戏剧的时光(组图)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王翀
2011年04月18日18:13

  2007年,我离开了四季如夏的夏威夷,来到了无冬之地南加州,换个凉快点的学校继续学戏剧。

  加利福尼亚是美国的人口第一大州,北加州有旧金山和硅谷,南加州则坐拥洛杉矶和好莱坞。加州大学是美国最优秀的公立大学系统,一共有10所分校,每个分校都是独立的实体。其中不乏戏剧教育和研究的重镇,比如赖声川博士的母校伯克利分校(UCB)。南加州地区的戏剧电影名校是洛杉矶分校(UCLA),我就读的两所学校——尔湾(UCI)和圣地亚哥分校(UCSD)均是庞大的综合性大学,也都有全美一流的戏剧系。

  尔湾是个新兴的小城,从洛杉矶驱车向南一个小时就到了,路边整齐明亮的一排排小别墅标志着居民的收入阶层。如果再驱车向南两个小时,就到了美国西南角边境上的大都市圣地亚哥。尔湾和圣地亚哥分校的戏剧系共同开办了研究生课程,我们几个同学就得每周都驱车在这两个分校间穿梭。开这么远的车对美国人来说是家常便饭。

  葛兰来自东岸的新泽西州,他那辆萨博敞篷车是专门从东岸运来的。我和劳伦就经常搭他的车去圣地亚哥分校上课。当然,每次得给他15美元油钱。他也不是什么有钱人,那辆萨博是从他妈那儿买来的二手车。跟我一样,他也是靠每个月微薄的奖学金度日的。选课的时候大家都得盘算一下,尽量减少旅途上的时间和银子消耗。

  劳伦的家就在南加州,她在尔湾分校念了学士,又在尔湾继续念研究生。像她这样在家门口一直念的人在美国是很罕见的。中国人讲究搞好关系留校,其结果就是学术和艺术上畸形的近亲繁殖;而美国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都是五湖四海走遍天下的,越不一样越稀罕。学生和老师都风格各异。

  圣地亚哥分校的玛丽安妮•麦克唐纳教授是个千万富翁,她每年都会邀请两个戏剧系的几十位师生上她家的豪宅作客,带大家参观她念佛的西藏小屋。她是希腊、爱尔兰、日本戏剧的专家,从古希腊语翻译过来的经典被各地的剧团上演。她精力旺盛,还出版过研究铃木忠志的专著。然而,玛丽安妮的课并不是很召学生热爱——倒不是因为她坚持用磁带录下课上所有谈话的怪癖,而是因为她分析戏剧的方式太老土,她很少用时髦的理论切入剧本,也就很难激起我们年少躁动的学术欲望。玛丽安妮甚至把非洲戏剧名家阿索尔•富加德请到课堂上来现身说法——只为了我们6个学生。

  其实6个学生的研究生课在戏剧系很常见。课堂学生人数其实是美国优质教育的一大标志,背后的观念是:上课的学生人数越少,和老师的距离也就越亲密,对谈的程度也就越深入,这样教育的质量就越高。我们的课程很少有教授滔滔不绝喷两个小时的情况,往往是一半以上的时间都由学生轮流主讲,或者在师生激烈的交锋中进行。每个人都得在上课前对所讨论的内容做充分的功课,为了在课上互砍而磨刀。

  尔湾分校的托尼•库比亚克教授是我非常喜欢的老师。他的学术范式完全反传统,他认为全世界只有他自己对戏剧的研究算是用到了真正的心理分析方法。托尼把拉康的心理学玩儿得出神入化:他通过详细分析林肯总统在剧场遇刺的过程指出美国政治中的做戏传统,他也会在课堂中以心理分析的方式逼问学生,让我们在面对自己内心时满头大汗。他的著作我只能读懂七成,但让我能够领略一种看戏的全新视角。托尼也是佛教徒。他爱说:“我喜欢奇怪的东西。”

  雷碧玮教授来自台湾,她的学术著作比小说还精彩。她分析太平天国与义和拳运动中的戏剧层面,让人惊叹于表演在民族历史政治中的地位。有个在河滨分校(UCR)研究舞蹈的博士生特地跨校选她的课来上。雷教授总会在我疏忽的时候鞭策我,知道我回国后做导演的小小成就还为我高兴。她在加州多年,致力于推广中国戏曲和发展亚裔戏剧。她最近还组织了《牡丹亭》的演出,为教育项目筹资。

  或许因为美国是个移民之国,美国的戏剧教育很讲究从世界各地的传统中汲取营养。尔湾分校戏剧系主任伊莱•西蒙的特长就是意大利即兴喜剧;雷碧玮教授讲授戏曲;玛丽安妮讲欧里庇得斯和蜷川幸雄。而最值得一提的老师肯定别无二人:波兰戏剧大师耶日•格洛托夫斯基。

  尔湾戏剧系退休老教授罗伯特•科恩跟我讲到他的时候还兴奋不已:罗伯特在N年前当系主任的时候曾经想把年轻有为的理查•谢克纳请来任教,但怎奈被纽约大学重金劫走。三十年美东,三十年美西。1983年,正当谢克纳没法给来到美国政治避难的格洛托夫斯基申请到经费时,罗伯特挺身而出,力邀格洛托夫斯基加盟。格氏遂在尔湾继续他的戏剧探索,成就了一段佳话:客观戏剧。

  格洛托夫斯基在尔湾的3年里,尽情尝试了人体与仪式的可能性。深夜,他带着学生,在学校的一个由谷仓改造的排练房门口点燃火把,开始祭祀仪式,展开的身体在谷仓前的大片旷野里狂奔,探索人体最深层次的存在与感知。如今,这片旷野已经在建筑的扩张中不复存在了,但谷仓却被学校保留下来,成为颇具传统感的教学空间——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格洛托夫斯基谷仓”。

  跟美国的其它院校一样,尔湾和圣地亚哥分校的戏剧系都非常重视舞台实践,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供公演机会,直接面对买票前来的观众。两所学校每年都分别有十余台学生的汇报公演。尔湾分校有5个规模不同的专业剧场,最大的尔湾巴克利剧场曾经见证过白先勇《牡丹亭》、菲利普•格拉斯和沈伟现代舞团的巡演,由此也可见尔湾当地校内外观众的欣赏能力。

  圣地亚哥分校在戏剧专业实践方面还要更胜一筹,它与当地的拉荷亚戏院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拉荷亚戏院由格里高利•派克和朋友一起创建于1947年,是获得过托尼奖的优秀剧院。圣地亚哥分校与拉荷亚戏院达成的长期协议约定:1、相互共享剧场和排练场;2、共享22名剧场技术人员;3、拉荷亚戏院为圣地亚哥分校提供25个导表演和设计专业学生的实习机会;4、戏剧系的教师以导表演、设计等方式参与戏院的演出,戏院的艺术家反过来参与戏剧系教学。如此这般,学院派戏剧教育和第一线的艺术实践无缝对接,面对观众的直接考验,当然成为值得效仿的戏剧教育经验。

  在学生演出剧目选择上,从埃斯库罗斯到契诃夫这样的经典自然不用说,最值得一提是性题材的剧目。葛兰同学是同性恋,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他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自编自导了一部同性恋剧作,在学校公演,大家用非常轻松的心态观演。我和劳伦合导了女性题材名作《阴道独白》,公演反响很好,观众很喜欢,但毫无大惊小怪。

  我曾前往洛杉矶分校观摩萨拉•凯恩的《清洗》,导演和设计是学校教授,演员都是学生。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戏当中对肢体的屠戮、异性交媾、同性交媾都在舞台上血汗淋漓的呈现出来,一多半演员都有全裸的戏。这种不由分说的残酷气质非常直接地把萨拉•凯恩“扑面戏剧”的感觉传达到底,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震撼。在加州大学,似乎没有什么是舞台禁忌,只要你的作品具有艺术水准就能获得人力和财力的支持——这其实和夏威夷大学戏剧系一样:自由,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有自由,作品不一定优秀;但如果没有自由,戏剧人即是阉人,戏剧即是“杯具”。在这样一个心态开放的学术环境里,学院派完全与“保守”、“刻板”这样的词汇无关。了解了这层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同学的研究方向都是“国家与身体”、“肉体与语词”之类重新思考表演艺术的课题了。

  南加州有着蓬勃的新经济和艳俗的好莱坞。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在这样喧哗的环境里发展戏剧艺术和教育,让人动容。但愿我导演的作品有朝一日巡演到那里,再会会老朋友。

  作者王翀,青年戏剧导演,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夏威夷大学戏剧学硕士,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戏剧学博士。曾执导戏剧《阴道独白》、《电之驿站》、《哈姆雷特机器》等。

  点击了解作者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