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提示:为体验更加畅快的网页浏览,推荐您使用双核高速浏览器,点击此处下载搜狗高速浏览器QQ高速浏览器
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深度评论

解放日报:上海话剧领域“女性制造”的兴起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作者:穆紫
2011年03月25日10:22

  三部出自女制片人之手的话剧给这个迟来的春天带来了几抹难得的暖色。近期上演的《松子的爱》《魔女的回眸》《小姐贵姓》,成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敞开胸怀,欢迎各类制作人”新政出台后,迎来的第一个花季。这三部话剧无一例外,均由女主角兼任制片人,《魔女的回眸》的“女一号”张远甚至身兼制片人、编剧和主演三职,可谓地地道道的“女性制造”。

  话剧领域“女性制造”率先突破,绝非偶然,它反映了舞台艺术在电影、电视等大众化艺术形式冲击下,艰难寻求市场“生存空间”的一些特殊规律。

  女制片人们“为生活而艺术”的探索,也引起了业界众说纷纭。比如,话剧《怀疑》的大部分票房,都是由制作人兼女主演丁美婷推销的;女演员孙宁(在线看影视作品)芳拉来百万元投资,制作公演了《松子的爱》,这些新的运作模式,到底该怎么看?

  “百老汇”百年不衰的票房,靠的是成熟的中产阶级观众捧场买单。在这样一支观众队伍形成之前,面向“小众”的舞台艺术,恐怕还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赞助。自己拉到民间资金赞助,并不比花纳税人的钱“扶持”出的“大制作”低人一等。

  另一个遭到质疑的,是女制片人们专注于感情生活的选题特征。 《松子的爱》说的是一个女性一生不幸的爱情经历,《魔女的回眸》反映的是跟“小三”斗争的那点事,《小姐贵姓》则干脆讲了一个少女梦想被骗子“潜规则”的故事。如果艺术只有一种标准,舞台只允许呈现经典的话,这些选题也许真的难登大雅之堂。但既然要“敞开胸怀,欢迎各类制作人”,就要允许这部分制片人跟以前的制片人有所不同,允许她们关注现实生活中非主旋律的细枝末节。舞台艺术,受众有限,更应当对人性化的题材、新锐的社会话题倾注热情。

  为什么是女制片人们先行一步,闯出了新路子?可能就是因为她们独特的感性思维,才能打破陈腐教条的条条框框,找到新的运营模式;因为她们的宽容和细致,才能真正贴近现实、贴近观众,抓住生活中最新颖、最微妙的新迹象。缪斯理应是位女神。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