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杂评

四川日报:农村演出能否走好“以商养演”之路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作者:吴晓铃
2011年03月02日08:49

  最近,四川虹宇艺术团的20多位演员,终于从马不停蹄的演出中解脱出来。春节前后,他们在都江堰、青白江、温江等地连演了30场。

  在城市演出市场快速发展之际,农村群众的演出消费需求,也开始被演出商嗅到了商机。但从2007年开始下乡演出的四川虹宇文化公司,却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上遇了难题。董事长蔡知桂坦言,用企业冠名、赞助或者企业搭车销售产品等方式以商养演,就会遭遇政策瓶颈。想要演出商免费为农村百姓提供文化消费服务,还得有配套政策。

  [商机] 试水企业一年扭亏

  对很多农村百姓而言,看演出绝对是个新鲜事。尽管每年都有“送文化下乡”等各种惠民演出,但并不能满足需求。为了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成都市出台了相关规定:政府出资给予一定经费补贴,签约艺术团则必须深入成都市广大农村,免费演够一定的场次。

  看好农村演出市场的四川虹宇文化公司紧急转行,花了一百多万元购买了当时全国最先进的流动舞台车,开始摸着石头进入农村演出市场。

  “第一年,成都市政府和我们签订了《委托演出合同》,规定完成下乡演出300场,每场政府补贴2000元。”蔡知桂说,当时的他雄心勃勃,“结果我们演了300多场,除去过路费、油钱、演员工资,这一年还亏了20多万元。”

  但精心打造的节目和免费演出的形式,却很受农村群众欢迎。“100多平米的演出车,多的时候居然有近万人挤在一起看演出”。这让期待打入农村市场的各类商家开始借台唱戏,采购演出冠名搞促销。2008年,虹宇公司为一家企业冠名演出半年,加上政府以3000元一场的价格补贴了356场,一举赚了几十万。

  [瓶颈]“以商养演”遭遇商演尴尬

  虽然赚钱了,但问题接踵而至。

  企业赞助惠民演出,肯定要求冠名,在演出现场发发传单,或者现场售卖产品。这样一来,原本免费提供给农民朋友的惠民演出,也会被认定为商业行为。一位文化公司负责人说,做这种活动,按照程序就得 “先去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申报演出许可证,拿到许可证后,还得跑城管、工商、税务部门以及公安部门,否则就没有场地、也不会有人维持秩序”。

  业内认为,“政府扶持+民间融资”的演出方式,需要相关政策配套,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农村演艺市场,丰富百姓文化生活。蔡知桂向记者举例,“曾经有一家汽车品牌,看中我们演出现场的热闹氛围,随演出车下乡宣传了三个月,真的就在现场卖出了汽车。”他认为,这种“以商养演”的方式,堪称一举多赢。

  记者也就此采访了省文化厅,有关人士透露,因牵涉的部门太多,正在抓紧调研和协调。

  [取经]农村电影模式值得借鉴

  文化惠民,农村电影的探索值得借鉴。四川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长期以来探索出一条新路,那就是以乡、村放映员为基础,集设备技术节目商、广告运营商、渠道商、政府公益事业补贴“四位一体”。

  在影片开头加播 “贴片广告”,可以吸引更多社会投资,壮大和完善数字放映的设备。电信、保险银行等不同企业的介入,可以分别承担一两百场影片的放映费用。影院在满足群众看电影的同时增加收入,广告商的监督放映能确保公益场次的真实度,既保证了农民免费看电影,又让参与企业盈利,实现一举多得。

(责任编辑:李瑞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