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金像奖并没有固定的奖座设计,第一届颁奖礼的奖座是一个简单的金属人型;第二届颁奖礼的奖座是一个高举星球的男性;第三届颁奖礼的奖座则是一个蓝色水晶方块;从第四届开始,奖座改为一个挥着手向前飞奔的肌肉男性,为了表现人物的动态,人物有一前一后两个脑袋,以流云般的线条联接。因此被港人戏称为“双头怪”。
“双头怪”奖座一度作为金像奖的固定形象,连续颁发多节,但随着金像奖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影人对虽有艺术感但略嫌怪异的奖座不甚满意,决定来一个脱胎换骨。1990年,金像奖筹委会邀请香港艺术家联盟参与设计,花费了大量心血,先后十易其稿,最后决定为手持星球,身围胶片,姿态积极充满向往感的女神造型。这个新奖座的造型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临摹自香港小姐郑文雅。 新奖座于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正式启用,“双头怪”奖座自此退出金像奖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