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3D频道 > 相关新闻

“多国部队”打造史上最贵熊猫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作者:肖扬
2011年02月08日08:57

  本报讯 正在上映的中德合拍3D动画片《熊猫总动员》的制作成本高达3.5亿,这个数字已经让人感到“太贵了”。但是,记者了解到,这个“天文数字”还只是该片总投入的一部分,制片人陈晓翔表示,由于该片启动的是“多国部队”的制片团队,3.5亿的成本远远不够,最终,该片以区域版权作为回报,化解投资风险。陈晓翔表示,与收回投资相比,《熊猫总动员》更大的意义在于寻找到一条对中国电影国际制片模式有益的道路,让中国成为整个创意的“大脑”。

  据悉,拍摄《熊猫总动员》的最初念头源于七八年前,当时中国的动画市场一片低迷,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动画若想突破便需要“高品质、大投资”,以影响力触动国内院线甚至国际市场。2006年,陈晓翔拿着画师刚刚设计出的“熊猫”走到了国际市场寻求合作机会,“一家德国公司看中了我们的熊猫潘迪形象,德国画师在熊猫的嘴巴上稍作改变,熊猫潘迪顷刻间就染上了国际气质。”后来,潘迪在世界上“走了一圈儿”,吸引到了数家国外公司的关注,最终德国、西班牙、比利时、法国的公司与陈晓翔达成合作协议,共同为潘迪“量体裁衣”一部动画电影,也就是今天的《熊猫总动员》。

  在这次国际合作中,陈晓翔收获最大的是为中国的动画电影寻找到了一种适当的运作模式,“合作过程中,中国公司相当于大脑,对项目起主导策划作用,具体制作按照各自的长处分配给国外的几家公司完成。比如,比利时公司的技术特别先进,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凯尔经的秘密》就出自他们之手,此次,他们负责影片3D特效部分的技术开发;西班牙公司是迪士尼在欧洲的最大合作公司,负责影片的手绘部分;德国公司进行动画形象设计和剧本编写。”陈晓翔表示,这种模式也被好莱坞许多电影公司所采用,“迪士尼很少有一部动画片是完全在本土完成的,基本上核心设计在本国做完以后,具体执行就拿给国外公司去做,这种做法对动画片最合适,因为你可以在那边编故事,我在这边做手绘,他在那边搞技术,大家发挥各自的专长,进行一次头脑风暴,最后形成完整的产品。”目前,利用各国的发行优势,《熊猫总动员》的版权已经卖到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仅此一项,就已经为《熊猫总动员》回收了60%左右的成本。

  陈晓翔表示,自己感到最得意的地方并不是《熊猫总动员》收回成本,而是使得中国动画保住“头脑”地位,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给外国打工,“中方此次成为了‘指挥官’,站在了新的高度上去做事情,将各国公司团结成一个集团,对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喜好及时调整项目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纳入最新的技术,还可以根据每个地区人们的喜好不同,制定不同国家衍生品的设计方向,为中国动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李宝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