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3D频道 > 相关新闻

史上最贵熊猫诞生 揭秘3.5亿的投资运作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1月27日09:03

  搜狐娱乐讯 3.5亿!这是一部即将于2月3日与观众见面的合拍3D动画片《熊猫总动员》的制作成本,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动画片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部,这一数字即使在一直欣欣向荣的国产大片中也可以用“天文”来形容。在国内动画电影市场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对于如此大手笔投入,该片的制片人陈晓翔却表示,回收压力“一点儿也不大”。

  世界顶尖3D技术的首次试水

  谈起这部巨额投资的动画片,陈晓翔最乐于讲述的是它的3D技术:“我们的3D不是CGI 3D,而是借助3D透视合成使2D变成了3D,不仅人物是3D的,就连背景也是3D效果,可以说每一个画面的每一层都是3D的。我们欧洲的合作团队,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手绘3D。”

  据了解,这种技术与我们常见的CGI 3D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它的开发商是比利时的一家知名影视技术公司,去年刚刚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凯尔经的秘密》就是这家公司的大作。而《熊猫总动员》则是这项新技术的首次实践项目。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世界一流的影视技术公司甘愿为一部中国动画片“卖力”?又是什么原因让3.5亿的投资收放自如?秘密就在于《熊猫总动员》探索出的国际化运作模式。

  一场“国际化”的头脑风暴

  制作《熊猫总动员》的最初念头源于七八年前,当时中国的动画市场一片低迷,陈晓翔回忆:“那时,国内的动画片播出机会少,找投资很难,动画公司去国外影展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接活儿’,几乎没有人推广自己的动漫形象。”

  但在陈晓翔看来,要想在这种环境下制作出成功的中国动画片“高品质、大投资”必不可少。“你看迪士尼、梦工厂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敢花大价钱去投资,这会让它的影片拥有很高的品质和广泛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是这种影响力足以触动院线,所以中国的动画片需要的是国际大投资。”其实陈晓翔的野心不仅在于触动国内院线,更企图冲击国际市场。

  但打进国际市场光凭自己“单打独斗”远远不行,必须要寻求国际“合作”。2006年,陈晓翔拿着画师刚刚设计出的“熊猫”走到了国际市场寻求合作机会,正是这一步为这只“熊猫”今后的国际旅程埋下了伏笔。“最初是一家德国公司看中了我们的熊猫潘迪形象,但他们感觉潘迪不够国际化。”

  德国画师只在熊猫的嘴巴上稍作改变,陈晓翔的熊猫潘迪顷刻间就染上了国际气质,这样的修改让德国公司觉得“顺眼”了,陈晓翔也觉得,带有“国际范儿”的潘迪似乎更容易被世界观众接受。二人的合作水到渠成。

  按陈晓翔的话说,后来潘迪在世界上“走了一圈儿”,吸引到了数家国外公司的关注,最终德国、西班牙、比利时、法国的公司与陈晓翔达成合作协议,共同为潘迪“量体裁衣”一部动画电影,也就是今天的《熊猫总动员》。

  在这次国际合作中,最令陈晓翔得意是为中国的动画电影寻找到了一种适当的运作模式。

  合作过程中,中国公司相当于大脑,对项目起主导策划作用,具体制作按照各自的长处分配给国外的几家公司完成。比如:比利时公司的技术特别先进,他们就负责影片的3D特效部分;西班牙公司是迪士尼在欧洲的最大合作公司,负责影片的手绘部分;德国公司进行的动画形象设计和剧本编写,最终由中国公司来敲定。

  陈晓翔说,这种尝试其实源于制造业市场的启发,“美国生产衬衫的公司在国内可能只要把定位和设计做好,制作加工则由非洲或者亚洲的公司完成。”

  这样的做法也被好莱坞许多电影公司所采用,“迪士尼很少有一部动画片是完全在本土完成的,尤其是手绘特别多的影片,基本上核心设计在本国做完以后,具体执行就拿给国外公司去做,这种做法对动画片最合适,因为你可以在那边编故事,我在这边做手绘,他在那边搞技术,大家发挥各自的专长,进行一次头脑风暴,最后形成完整的产品。”他说。

  而与国际团队合作的好处在于“能够获得世界最好的技术、创意。”陈晓翔介绍:“我们是一个集团在做事情,所有人在前期都会介入项目,对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喜好及时调整项目方案。比如一些衍生品的规划师根据每个地区人们的喜好不同,制定不同国家衍生品的设计方向,可能在整个动画片启动之前,衍生品的销售和合作伙伴就已经找齐了。”

  也正是由于集团化的做事方式,对于陈晓翔和他的伙伴而言,一部动画片的制作周期可能会长达两三年的时间,“这样的集团最看重影片的质量,必须不断打磨,有时候编写、修改剧本可能就会耗费一年多的时间。”而这种工作方式却与好莱坞的大公司的作风不谋而合。

  “多国部队”共担风险

  《熊猫总动员》最终的成本是3.5亿元人民币,但这样的投入对于启动“多国部队”的制片团队来说,其实远远不够。

  “我们没有好莱坞公司的国际渠道,也做不到联通全世界的院线,这就需要在合作方式上多动脑筋。”陈晓翔透露,这次的合作除了各国公司均有一部分现金投入,除此之外发生的成本则以拥有影片的区域版权作为回报,无形中化解了许多投资风险。

  “像西班牙的公司主要负责动画的手绘部分,它的手绘团队人数就有400多人,如果这些人员的工资都由我们来负担,可能几个亿都不够,但其实那部分人员成本是不属于3.5亿当中的,我们给他们开出的条件是,西班牙拥有所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国家的版权,而这些国家的发行也全部由他们完成。”同样,比利时拥有所有法语国家的版权,德国拥有德语区的版权。中国则拥有全亚洲、北美区的全部版权,同时分帐3D版本全球票房的50%以及除合作国家发行区域外地区2D票房的10%。

  利用各国的发行优势,《熊猫总动员》的版权已经卖到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仅此一项,就已经为《熊猫总动员》回收了60%左右的成本。与此同时,好莱坞几家大公司已经开始与陈晓翔进行接洽,希望购得该片的北美地区版权,“如果以目前的价钱卖出,《熊猫总动员》在上映之前,成本就能完全收回。”陈晓翔说,“但我还是希望影片在中国上映,有一些影响力之后,再考虑如何运作北美市场,毕竟在电影市场中,它是最诱人的一块蛋糕”。

  “所以对我而言,重要的不是3.5亿的投资回收压力大不大的问题,而是我找到了一条对日后电影国际制片模式有益的路子,这可能也是许多中国制片公司在探索的道路。”陈晓翔说。

  如今,这部动画片将率先在中国上映,预计今年4月复活节前后于英、德、法、西班牙、比利时、澳大利亚、巴西等一百多个国家同时公映。如此大规模的全球上映,在中国动画片史上着实罕见。其实,纵观《熊猫总动员》的国际运作,或许它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帮助中国电影走出去寻找到了一条新路线。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李宝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