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八卦频道 > 内地八卦

解晓东回忆“80年代” 首次登台被喝倒彩

来源:大连晚报
2010年12月14日01:35
  本报记者 张明春

  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代具有偶像表征的实力歌手,解晓东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从1990年参加第四届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亮相,迄今已过去了整整二十年,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活跃在舞台上的动感身影。这位见证了中国流行歌坛从起点到辉煌过程的常青歌者,12月18日将和罗大佑、谭咏麟、张惠妹、苏芮、飞轮海一起,与武汉的观众们重温“我们的80年代”。据悉,这场活动是由解晓东及他的公司团队继在世博期间于上海成功举办了首场之后的第二场武汉站,而解晓东的身份是总监。在演唱会最后的筹备阶段,解晓东接受了记者的独家访问,与大家分享了他这二三十年来一路成长的音乐梦想。

  怀旧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记者:作为演唱会的总监制,你需要做的工作都有哪些?

  解晓东:我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搭建团队,把我这些年里,接触到的最优秀的人才网罗在一起,给他们创造一个融洽和谐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出最高的水准,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为观众带来一场集合了爱和视听享受的盛宴。当然,我自己二十几年的演出经验,也会拿出来跟他们分享。

  记者:为什么你会给自己的公司,给这场演唱会取名叫“城市有爱”?

  解晓东:取这个名字是受世博会的启发,我很喜欢世博的口号,叫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后来我就一直在思考,城市带给我们的记忆是什么?我就会想起伴随我一路成长的很多美好的画面,而这些画面里都包含着各种爱,亲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甚至陌生人之间的互助互爱。这样一想,就发觉城市中的故事太多,太有意思了。它不仅承载了时代的发展,更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的一个特别的记忆和符号。

  记者:这次的演唱会叫“我们的80年代”,做这样的怀旧主题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解晓东:这次演唱会实际上是一个不售票的公益性质的演唱会。做这样的怀旧主题是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部分城市腾飞的一个起点,此后,经过30年的发展和建设,我们看到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做这样的演唱会,就是对城市创业阶段的一个纪念。我们也希望,能为对这个年代有着深厚情感的人开启了一次美好的时光穿越之旅。我相信,这个晚上带给大家的感动和温存,对每个人今后的生活,都会起到良性的作用。

  大篷车里的火热青春

  记者:上世纪80年代给你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解晓东:我觉得上世纪80年代,是最热血沸腾的一个年代,不仅是因为它正好是我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而是因为整个中国的环境都是如此,全国人民都被卷入到了改革开放的大浪潮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鲜的、萌动的、充满活力的。而我生长的环境,离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特别近,我很小就听说了凤阳小岗村故事,听说了年广久的故事,他们对我的最大影响是,让我从小就立志做一个领先于时代的人。我生活的年代里,有两段记忆对于我来讲特别深刻,一个是我在安徽艺校上学期间,从各种渠道流进来的靡靡之音:邓丽君、刘文正;《巴比伦河》、《阿西门的街》……让我们这些所谓的艺术青年极度沉迷。那时候我留长头发,加入了吉他社,一派准摇滚青年的范儿,每天在操场上、宿舍里和同学们一起抱着吉他唱歌,感觉特别酷,现在想起来也觉得那是我生命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再就是毕业以后,赶上了剧场空前繁荣的时期,我所在的合肥歌舞团,经常去各地巡演,一走就是几个月,我记得我当时就跟家人讲,我要去闯江湖了,因为那种巡演就有点像吉普赛人的大篷车。

  记者:当时叫“走穴”,那时候许多歌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解晓东:对。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各种低端小旅馆我都住过,还有的剧场会把后台腾出来,弄成一个大通铺,几十个人睡在一间屋,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一点也不觉得苦,记忆里的只有快乐。每天演出完,去路边摊吃个消夜,回到大通铺,拎桶水来泡个脚,就觉得快活得不得了。演出的条件也是非常简陋的,没有录音技术,没有伴奏带,都是要花时间跟乐队排练,没有对口型之说。在舞台上,我还要身兼数职,唱歌、跳舞、报幕,还客串过小品,演过海盗。我觉得我们那一代的歌手,基本上都是在这样的舞台上成长起来的,它不仅是对专业,也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让我们练就了超强的适应力和抗击打能力。

  记者:真正做歌手是在什么时候?当时兴奋吗?

  解晓东:我的第一次演出是1984年,在河南的一个剧场,当时是以舞蹈演员的身份被请过去,但他们临场缺一个唱歌的,知道我在学校里唱歌,就把我抓去救场。临上场时,莫名的恐慌,一点兴奋的感觉也没有,两条腿像木桩一样,整个人是被推上去的。我记得我唱的是《三月里的小雨》,还出现了意外,话筒没声,光听到鼓掌我还特激动,不知道是喝倒彩。那次的经历一直刻骨铭心,紧张刺激的感觉到现在还都能回味起来。虽然以后,我登过了各种超大的舞台,但在我心里面,那一次就是我记忆里最大的舞台。再有一次,是我进歌舞团正式开始演出以后,有一场,为了唱《阿波罗之歌》,我做了很多的设计,包括服装、舞蹈动作等等,其中有一个侧手空翻的环节,结果翻的时候腿软了,整个人平甩了出去,就那样了,还眼冒金星的满地找话筒,拿起来继续唱,底下是掌声雷动。自那之后,我就再也不惧怕舞台上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因为我几乎都可以靠本能去逆转。

  有好作品还想上春晚

  记者:对一个歌手来说,14年春晚是一个传奇的纪录,你还记得第一次上春晚是怎么被发掘的吗?

  解晓东:1989年我参加了央视第一届的歌手大奖赛,比赛时呼声很高,但名次一般,只拿到了三等奖,那一届的获奖歌手还有张咪、张强、李继红、蔡国庆等等。但幸运的是,这个三等奖让我拿到了进驻春晚的通行证。1990年是我第一次参加春晚,跟成方圆、思侬、思雨一块合唱了一首《共同的世界》,之后几年就是一路绿灯。1995年的《今儿个真高兴》、1996年的《火火的北京》、1997年的《中国娃》,是春晚的这几首歌创造了我歌唱事业最鼎盛的时期。现在想一想,能够14年上春晚,我自己都觉得惊讶,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机缘。

  记者:今后还会上春晚吗? 解晓东:我的成名可以说离不开央视,我很看重这份情义,如果老百姓还愿意看到我,央视也给我这个机会,我很愿意继续上春晚,当然前提是有好的作品。

  幕前的工作不会放弃

  记者:现在你的身份除了是歌手,还是文化公司的老板,以后会不会渐渐淡出幕前的工作而专心做幕后?

  解晓东:其实好几年前,我就以为自己可以退了,后来才发现总是退不了,再后来我想通了,是幕前还是幕后,是退或不退都不重要,关键是找到一个让自己愉快做事情的方式。我是1991年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算是歌手里意识比较超前的一个,这大概也是上世纪80年代成长印记的后遗症,习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愿意受制于人。快二十年下来,我的公司做的所有事,都不在于这件事是否有商业价值,而纯粹是为了满足我自己的兴趣。之后这个原则也不会变,不管是幕前还是幕后的工作,只要我喜欢,都会去做。

  记者: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你有什么样的计划?

  解晓东:其实公司的平台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目前来讲,当然是希望把“城市有爱”这个演唱会做出品牌来,明年我还会尝试去打造一个自己参演的音乐剧,影视剧方面也会有计划,当然我希望是能够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去实践。

  记者:除了音乐剧外,有出专辑的计划吗?

  解晓东:虽然这几年我出镜的机会不多,但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从来没有间断和减弱过,尤其是这两年,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歌曲创作上,希望能完成从一个歌手到音乐人的转型。过去的这一年,算是交出了部分的成绩单,像为世博会创作的《生命阳光》《为明天》《心灵火花》,为安徽黄山写的形象歌曲《辉煌》等等。2011年,应该会有一张精选辑和一张全新的创作专辑面市,算是给喜欢我快二十年的歌迷的一个回报,也希望他们能够在专辑里感受到我在音乐部分的成长和蜕变。
(责任编辑:张亚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