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2010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 评论荟萃

2010青戏节《月光》:大师不一定都写大诗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蓝冷冷
2010年09月09日10:52

  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常惊恐地想起那些没看懂的大师》的小文,历数了一下自己无法理解的诸多神作。有了大师和神作这两个定义在先,每次观看或阅读他们的作品都成了敬畏甚至恐惧地觐见——我怕我看不懂。于是在与作者的心灵交流中,体验的乐趣和可能性全部消失,只剩眼睛和脑子在飞速地旋转:他说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桌子这样摆是要象征什么?看完《月光》的全剧我知道,年轻的邵导也被品特大师吓唬住了。

  如果我们忽略作者诺贝尔文学奖的头衔来看《月光》,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故事。安迪垂死之际,与守在床边的妻子在谈话中回忆了自己的一生。两个儿子弗雷德和杰克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以晦涩隐秘的语言谈论父亲,谈论他们父子之间的爱与隔阂。小女儿布里奇特早已去到另一个世界,却又似乎未曾远离,以温柔的思念守候着她的父亲。当我不再纠结每句台词的象征意义时我突然发现,这个故事,从人物关系到情感甚至剧情走向,都和《推销员之死》如出一辙。我发现《推销员之死》中那些深深触动我的情感在《月光》中一样存在,弗雷德和杰克,就像曾经的比夫和哈比一样,就像这世上的许许多多儿子一样,对父亲怀着敬畏和恨意,还有难以启齿的深情。只需要剥开那层语言的贝壳,就能看到藏在其中闪闪发亮的爱的珍珠。这才是《月光》真正的诗意所在,不是从晦涩语言和绵长的停顿而来,而是从深层的情感而来。

  然而邵导掉进了这样一个误区:他以为大师写的作品,就应该每一行都是诗。于是我们听到的人物台词都很少以正常语速进行,而是被处理得像朗诵一般,让人摸不到头脑又昏昏欲睡。布里奇特的几段独白让我恍惚回到了去年的《太阳•弑》,可海子写诗就是为了写诗,品特不是。在《故事》中麦基曾说过:“诗化不等于美化”。失去了对人物内心的了解,失去了表现力的源泉,这样表面的“诗化”必然走向难以理解的失败。

  舞台的时空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诗意”的笼罩下一切都显得小心翼翼,《月光》就这样成了一场闭着眼睛也可以欣赏的剧本朗读。被掩藏在语言下的感情仍然被掩藏着,我们本可以以自己的心为利剑,穿越语言的荆棘去唤醒沉睡的爱的公主,然而在对品特的敬畏与恐惧中,不够勇敢的邵导最终牺牲了自己的心灵。(搜狐戏剧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