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 > 媒体关注

电影的价值观被不同肤色割裂 动作片好卖成铁律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作者:柳青
2010年09月09日08:34
  更多时候,某一国家的观众会因为一句对白笑得前仰后合,我却茫然地盯着英文字幕不知道笑点在哪里,那种时刻就会清晰地感受到,这样的电影本质上是“本土”的,它只能属于一个国家,甚至只能属于特定的一代人,像我这样既不懂他们的语言更没有经历过那些荒唐往事的外国观众,只能是局外人。

  动作片最好卖,这是早已不争的铁律,也正是这一条,坐实了电影圈“不能说的秘密”——在这个时代,电影里如果有所谓共通的价值观,那就是消费。

  吴宇森(在线看影视作品)在威尼斯获终身成就奖,《综艺》杂志撰文吹捧,赞他是中国文化和好莱坞之间的月老:“融贯东西,打破语言和价值观的壁垒,消融了两种文化的距离”。措辞美好,结论却未必可靠。在威尼斯温了老片《喋血双雄》,看了新片《剑雨江湖》,不愿非议“宇森老矣”,却憋不住感叹:这哪里是做月老,分明是舍下港岛的钵仔糕投奔了好莱坞,这是非此即彼的严酷游戏。何止吴宇森,辗转在丽都岛的影院里,时常会觉得艺术遭遇价值观的无能为力,甚至,有时候文艺比商业更苛求阵营,看不见的界线固执地横亘着,文化的距离从来谈不上抵消。

  电影学界曾分析法国电影泰斗让·雷诺阿去了美国之后为什么不如意,结论是雷诺阿电影里的幽默植根于语言,植根于法语,换到英语的环境里,他最大的优势被消解了。雷诺阿尚且不能幸免,可见语言这道篱笆墙的顽固,在喜剧电影里,外语字幕总是显得苍白。

  看意大利参赛片《黑羊》的时候,因为错过媒体场,只能和当地观众看露天电影。这电影的导演曾是本土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幽默段子说了上千场,后来落笔结集成书,又拍出眼下这部悲喜剧。一段疯人院里的童年往事,窒息的童年,夭折的爱情,被扼杀的美和纯真,一去不回的美好年代——逃避、自嘲、荒诞和乡愁调出一杯黑色幽默的鸡尾酒。片子里许多反讽和噱头是一目了然的,但更多时候,我周围的意大利观众因为一句对白笑得前仰后合,我却茫然地盯着英文字幕不知道笑点在哪里,那种时刻就会清晰地感受到,这样的电影本质上是“本土”的,它只能属于意大利人,甚至只能属于特定的一代人,像我这样既不懂他们的语言更没有经历过那些荒唐往事的外国观众,只能是局外人。

  看法国参赛片《少数幸运儿》也这样。片子是关于一群成年男女的性事情事,无非是布尔乔亚的不安于室,色不易守,情更难防。这样的电影,成人玩笑是免不了的,可惜英语和意大利语双双背叛了法语,于是在一屋子肃静里,偶然听到爆发的“吃吃”一阵笑声,就知道是法国人对上暗号了。

  记得《等待戈多》里两个乞丐对骂,骂到极致处,是一个骂另一个“剧评人”。显然,这是只有热爱戏剧并且常进剧场的人们才能分享的玩笑。有时候电影也这样,“势利”地挑选观众,娱乐一些人并排斥另一些。譬如另一部意大利参赛片《受难记》,一个倒霉失意的小导演被诓到托斯卡纳地区某小山城里,给当地草台班子排演《基督受难记》。天灾人祸万般不顺,小导演牢骚满腹怨天怨地,最后愤愤非议了某圈内人士,片子进行到这一刻,众人尚且淡定,可意大利记者们笑疯了。其实这片子里不乏聪明高明的喜剧桥段,但偏偏这一句不痛不痒、不甚高明的“职业牢骚”成了“笑果”最好的,仿佛一个心知肚明的暗号,因为秘密、因为不能被外人分享,感情也来得浓烈。

  这种“难与外人道”的微妙在日本影片《挪威的森林》里格外强烈。当然,这电影拍得实在是不争气,纵说“画皮容易画骨难”、“丹青难画是精神”,可陈英雄的镜头下,不要说描画村上春树原作的风骨,就连皮毛都没画出几分。幸而还有菊地凛子,她复活了脆弱悲情的节子,听着苍白纤弱的姑娘用细细的颤音说出:“人就应该活在十八九岁,从18岁长大到19岁,再从19岁退回到18岁,年年岁岁这样轮回,永远不要往前。”这个瞬间我还是挺触动的,回想起少女时初看村上的日子。但当时我身边两个白发苍苍的老年影评人显然不这么想,只听得他们不以为然地嗤笑,仿佛听到了荒唐可笑的傻话。也是,要让西方精英对日本文化里的青春强迫症生出理解之同情,大约是强人所难。

  就是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处,价值观的裂缝深且固执地横在那里,似乎近在毫厘的距离,一丈量就是千里之遥。这就难怪动作片在今年影展上有回潮的架势——“香港制造”有《精武风云》、《剑雨江湖》,参赛片有徐克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和三池崇史的《十三刺客》,罗德里格兹的《弯刀》是把港派动作片和美国B级片炖成一锅杂烩,一时间威尼斯的银幕上打得好不热闹。撇开思维和文化的落差,动作戏直白得很,好看不好看,利落不利落,不用在大脑回路里转几个弯,第一眼的印象说了算。《狄仁杰》入选竞赛单元被多少人腹诽,伪悬疑的故事编得漏洞百出,好在徐老怪拍动作戏的两把刷子还在,他声名在外,号召力也实在是好,早场的电影竟然爆满。《剑雨江湖》的剧本编到收不了场,真难为媒体场竟没太多人退场,好像纵有万般不是,吴宇森指点的动作戏总还是能看。可见记者和影评人骨子里也都是一群普通观众,有时候也只求眼睛的一晌贪欢。

  再说吴宇森,他在香港、好莱坞和北京之间来回,价值观的壁垒一直在,普世的动作情结掩盖了这个致命伤而已。《综艺》这本产业杂志对老吴长篇累牍的追捧,事实上是确认了他的商业意义而非其他。动作片最好卖,这是早已不争的铁律,也正是这一条,坐实了电影圈“不能说的秘密”——在这个时代,电影里如果有所谓共通的价值观,那就是消费。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