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波饰演唐铁嘴 |
长江日报7月29日报道 在老舍原著中,王利发是拿着腰带走进客厅,选择上吊来告别这个世界。而电视剧中,这个结局却改为王利发点了一把大火与茶馆共烬,以此暗示他与旧的制度彻底决裂。
对此,樊星教授认为“不太符合原著的初衷”,“王利发是个顺从的人,原著中的上吊自杀,更凸显了社会的黑暗。同时新版结局也不太符合中国人的性格,传统中国人都想着给后代留点财产。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原著的思想”。不过他也理解电视人的想法,一个压抑,一个爆发,“作为电视剧,这样的结尾的确更有感染力”。
主线淡了:
“情节平淡是致命伤”
在某门户网站评分中,该剧达到82分以上,大多观众评价其尊重原著,添枝加叶较为合理,镜头语言及服装道具等方面留住了原著的“魂”,算是近年来名著改编的上乘之作。
樊星也认可这样的评价,但遗憾的是剧中主干部分不如话剧版的突出。“话剧中主要人物是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这三个人物很有代表性,两个老北京,一个新北京,但最后的结局都是悲惨收尾,这是老版的精炼所在。”比如,王利发太本分,就是个一心想发财、努力生活的一个小人物;常四爷身上则有中国底层人民的“民魂”,一种硬气,典型老北京人的“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他的经典名言“我看这大清国要完”,体现了底层人民对现实的不满;秦仲义则是位立志搞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而新版中将不少原著中一笔带过的人物进行了丰富,并增加了新角色,“反映的社会面广了,但也冲淡了原著的主线”。
在樊星看来,《茶馆》的题材本身较为平淡,“不像《康熙大帝》那样,《茶馆》的致命伤就是缺少一环扣一环的情节”。
京味不减:
“保护了传统文化”
相比话剧版,电视剧《茶馆》京味不减,在一帮老北京的精妙演绎下,外地观众也未觉得难适应。
有网友戏称,新版没完全忠于老舍,但完全忠于京味。樊星称京味儿也是老舍作品的灵魂之一,“老舍本身是个老北京,北京600年的文化沉淀,通过《茶馆》展示给了全世界”。而熬鹰、遛鸟、斗蛐蛐、鸽哨,以及打鼓的、算卦的、说和的等等京味风情与行当,在剧中虽然只是一点而过,但观众却能在其中看到很多正在被淡忘的传统文化,“这也是种变相的保护”。他希望该剧能促成新一轮的文化热。
对于陈宝国(在线看影视作品)的扮相与表演,樊星十分认可,“就是心中的王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