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 |
有请“杜丽娘” |
早在上世纪初,在蔡元培的倡导之下,昆曲名家吴梅、俞平伯曾走进北京大学,惊艳北大课堂。
2010年的3月11日,112岁的北大再次为600多岁的昆曲打开一扇传承的大门,让它正式作为一门公选课,首次列入众多学子的课表。
17时 “不早点来哪能抢到好位置”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小严,昨天连晚饭都没顾上吃,下午5点多就冲到了第二教学楼203教室门口等着上课。谁知道,门口已经有很多人在等着了,而且教室里上一节课还没结束。是什么课能让学生如此踊跃?小严一脸兴奋地说:“这是全校的公选课‘经典昆曲欣赏’,今天第一课是白先勇老师讲,不早点来哪能抢到好位置?”
晚上6点整,203教室下课的声音刚响起,门口的一百多人就冲了进去,纷纷占据有利座位。小严抢到了第二排中间的座位,高兴地说:“买票可买不到这么好的位置,能离白老师这么近。”6点20分左右,新闻传播学院的小秀带着几个校外来“蹭课”的朋友走进教室时,几个人只能站在过道了。离7点上课还有十分钟,300人的大教室里已坐得满满当当,连坐带站的至少有400多人。
这门被北大学生称为“史上最火爆公选课”的经典昆曲欣赏,是北大去年启动的昆曲传承计划首期5年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昆曲首次列入大学课程。负责开设这门课的北大艺术学院对到底有多少学生会选择这门课原本心里没底,只预设了120人的选课名额。谁知开学前名额就报满了,后来又增加到200人,很快又满了。看着眼前的火爆情景,他们暗自庆幸,幸亏没有找到合适的200人教室,才挪到了203,不然可挤不下这么多人。
19时 “我为北大的同学们开戒了”
昨天白先勇讲课的内容是:传统与现代—从汤显祖《牡丹亭》到青春版《牡丹亭》。73岁的白先勇曾有29年的教师经验,在美国圣巴巴拉加州大学教授过中国文学,这些年主要致力于昆曲推广。他虽然总在各种场合演讲,但已有十几年没有正式讲课了。他笑着对台下的学生们说:“我可是为了北大的同学们开戒了!”
白先勇显然很了解学生的心理,昆曲美则美矣,也是学分所在。讲课之前,他先给同学们卸下了心理包袱。“这门课有两学分,其中,论文占25%,要求大家能有对昆曲的独到看法和独立思考;期末的开卷考试占70%,也要看大家对昆曲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资料的记忆;课堂交流占5%。”底下的同学听到如此轻松的规定都会心地笑了。
作为昆曲走进校园的第一课,各种仪式官话占了不少时间,但同学们都很有耐心,听着这位慈祥的老先生在台上说着和昆曲或北大有关的掌故。
快晚上8点了,课程内容才和《牡丹亭》正式挂上了钩,这一开讲就笑声不断。白先勇选择讲述《牡丹亭》最经典,也是最重要的一折—《游园》。“大家可能以为去自家后花园没什么,在明朝可不是这样。千金小姐要去游园,都得父亲同意,可能因为那个时候后花园是个危险地带,戏文里总是说,小姐进了后花园,总有书生跳出来,二人就私定终生……”他讲《牡丹亭》又不止于《牡丹亭》,晚明的文化、历史、哲学、政治都有所涉及,还不时举起拳头,邀请大家都来做昆曲义工,让这个古老的艺术能够重新焕发青春。
20时40分 “有请杜丽娘”
晚8点40分,随着白先勇一句“有请杜丽娘”,整节课的高潮到了。一束追光从教室后面直打到讲台上,穿着粉色披风的杜丽娘只露了个侧脸,教室里就像刮过一阵风似地响起一片惊叹声:“哎呀!好美!”站在一边的白先勇像个小孩子似地骄傲地说:“这个杜丽娘—沈丰英是我选出来的!”
“游园”开始,400多人的教室里,只回响着丝竹之声和昆曲温婉柔美的“水磨腔”。“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独自吟叹的青春美娇娘杜丽娘似乎将这间大教室变成了杜家的后花园。演示结束,一阵持续的掌声像雷声一样在教室里滚过。化学系的张星说:“以前在杂志上看到过昆曲介绍,但没有这么近距离欣赏过昆曲。真的太美了。”
原本计划晚上9点准时结束的课,拖了十几分钟才结束,即便这样,同学们脸上还现出意犹未尽的神情。小严和几个同学一起追到了休息室。在休息室门口,白老师招手让工作人员别把大家拦在外面。走进休息室,小严和同学们都兴奋极了,亲热地挤在白先勇周围,等着让他签名,和他合影。
在讲台上站了那么长时间讲课,白先勇仍不觉得疲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十几年没讲课了,我还真有点紧张呢,幸亏在台湾的时候就开始备课了。北大的孩子们真的很棒,他们能够欣赏昆曲的美。”
本报记者 牛春梅
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