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嚎叫》 |
柏林电影宫座无虚席。记者和各路影人睡眼惺忪,赶来经历一场《嚎叫》的洗礼。黑白画面开场,艾伦•金斯堡(詹姆斯-弗兰科饰)的高声朗诵把许多人的耳朵唤醒。
影片围绕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堡早年的经历展开。穿越是常常被传记影片套用的方法,多重空间齐头并进毫不稀奇。风格的大差异虽说是便于观众的区分划界,却难免在衔接上显得生硬。记录金斯堡在纽约的早期生活的黑白片段,让我们清晰的读懂了艾伦•金斯堡一个作家和诗人的斗争魔力的过程。而纪录片对话镜头的桥段则意在突出影片的真实感。艾伦•金斯堡在小酒馆一次次的大声朗读,大声嚎叫,就好像一个信号,开启了战后人们对自己的深度思考。时高时低,极具韵律的朗读,赤裸直接的敲打着在座每一个人的神经。在黑白画面切换之间,观众被带进另一条更加看似抽象实则巨响的动画已经。这是漫画家,同时也是金斯堡的合作者埃里克•杜克(Eric Drooker)的作品,他会用动画的形式在影片中展现长诗《嚎叫》的内容。极具杂志《纽约客》风格的插画,线条流畅,却暗含着不可消磨的棱角。花蕾、礼炮、群像等等直观的暗喻一眼可以看穿。
美国人对上个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情结是植入在骨子里的,他们似乎一直热衷于回忆那些被称作The Beat Generation (垮掉的一代)一帮人的事儿,这一点远远超出现在中国人对80年代末90年代初集体回忆的感情。
“垮掉的一代”这些人的确是有那么点儿不同,这个松散的集合体的概念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代表人物都是一些在美国文坛上闪耀过的名字。我们一直记得杰克•克鲁亚克(1922年-1969年)的《在路上》中的那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还会时常想起威廉•博罗斯(1914年-1997年)的《裸体午餐》,最念念不忘的还是艾伦•金斯堡(1926年-1997年)的《嚎叫》。后两部作品由于内容上的尺度过宽而引起当时法庭的注意,但也为此类文学作品在美国出版的合法化进程做出了贡献。1956年《嚎叫》在“城市之光”书店出版后,内容上的尺度过宽而引起当时法庭的注意,从而引发的一场文坛风波和法庭较量。是为影片中另一条重要的线索。法庭上顽固势力的“嘴角抽搐”,从细节上微妙的映射出新事物的诞生,旧事物将被更替的大环境。
《嚎叫》的导演之一罗伯•爱泼斯坦一直致力于以同性恋族群为主题拍摄纪录片,他曾两度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其代表作包括1984年的纪录片《哈维•米尔克时代》(The Times of Harvey Milk)。罗伯•爱泼斯坦和杰弗瑞•弗里德曼合作导演过多部同性恋题材的知名纪录片,包括讲述“艾滋病纪念拼布”活动的影片《共同的线索》(Common Threads: Stories from the Quilt)、讲述电影中的同志的纪录片《赛璐路壁橱》(The Celluloid Closet),以及讲述纳粹统治期间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大屠杀的纪录片《活着为了证明》(Paragraph 175),后两部影片曾经分别获得1996年和2000年的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最佳纪录片奖,《嚎叫》作为他们合作拍摄的首部剧情长片,将参加第60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泰迪熊奖”的角逐。在刻画彼得•奥尔洛夫斯基(Peter Orlovsky)与•金斯堡(Allen Ginsberg)细腻感情时,更是直接大胆。同性爱之间的暗涌被放大被赋予自然与美好。在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上,罗伯•爱泼斯坦说到:本边的主题并不是同志情,重点是诗歌本身的力量,这是其他形式不能取代的,他的节奏韵律,都给人以启发,那个年代那场革命的影响延续至今,而且将会更加久远。大卫•斯特雷泽恩(David Strathairn)、杰夫•丹尼尔斯(Jeff Daniels)、艾伦•埃尔达(Alan Alda)、玛丽•路易斯•帕克(Mary-Louise Parker)以及保罗•路德(Paul Rudd),如此强大的阵容足以窥见这个话题人物自身的魅力。整部电影在节奏上与艾伦•金斯堡的诗歌《嚎叫》保持了高度上的一致,活泼的JAZZ让时光倒流,流畅的钢琴更是敲打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短促切不突兀的结尾之后是现场持久的掌声,为电影《嚎叫》,为诗歌《嚎叫》,为艾伦•金斯堡《嚎叫》,为世界《嚎叫》,更为每一个人沉睡中的人们……
艾伦•金斯堡躺在阶梯上抬头望天,这个反复出现的镜头意味深长。如今他死了,他的长诗还在被人传阅朗读,我们永远默念《嚎叫》里的第一句:“我看见这一代精英被疯狂毁掉……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电影散场,每一个人内心都在疯狂的嚎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