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高考1977》 > 媒体评论

《高考1977》我们的责任是影片恒久的生命力

    电影《高考1977》在全国公映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在上海师范大学的首映式的现场,江海洋导演以一份为上一代人了却他们的心愿的口吻向观众介绍自己的影片时,观众有种莫名的温情在胸中流淌。在首映式中,一次次由影片引发的感动记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江海洋导演的那几句独白“艺术是可以震撼心灵的,艺术必须震撼心灵。我们可以不苛求尚还不属于艺术的电视,但,我们必须要求电影少一点媚俗,少一点哗众,因为,电影是艺术的。记录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这是我的责任。”观看完电影以后,观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持一端。但本文试图从《高考1977》的社会责任这一定位的角度解读《高考1977》。

  一 电影《高考1977》的社会定位——感动与责任

  电影《高考1977》在中国高考制度恢复这一历史的背景下,演绎了一群以潘志友为代表的知青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执着奋斗的真实生存状态,真实记录与再现那时的人,那时的境遇……电影本身的价值在于它所反映的时代意义,以及能否引起大家的共鸣。首映式上感恩的气氛因为孙海英一番发言而转换了感动的形式,他用激情的语调采取了“炮轰”的姿态:“那些大片,赚3个亿2个亿有什么用!这几年来,《高考1977》是我至今唯一感动的电影!”即感动是作为演员的代表以及所有主创的核心价值体现。感动是这部影片的灵魂。

  二《高考1977》的恒久生命力

  电影所引起、挖掘的到的一连串故事,这就是电影《高考1977》的生命力延续。评价一部电影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但我认为若干年后仍能够在时代中留下印迹的影片才是有生命力的影片,而不是以它的票房多少、场景是否在播出当时的轰动性为标准的。而这些印迹如何能够深种观众的心中?就在于它是否能够由一个会心的片段或是一首熟悉的旋律、一件似曾相识的物品来引起观众某一记忆的再现,这就是共鸣的力量。从这个角度而言,就《高考1977》背后引起引起的一连串的故事,我看到的是它生命力延续……

  《高考1977》片尾的《知青之歌》,在首映式的现场唤出了当年的炼狱人——任毅,这位因谱写《知青之歌》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被判死刑,而后死里逃生的南京知青,讲述了他9年炼狱的故事。他以他当年知青中当时广为传唱的共同记忆以及自己不平凡的经历让影片与上一代人的记忆搭起了一座桥梁。

  三 沉重的话题在今天以平和的角度感受

  知青上山下乡的那段历史是沉重的、是满含泪水的,甚至是满含痛苦,但是它留给知青更多的是一种克服困难的力量与重面生活的勇气。电影《高考1977》知青的生活中短暂的欢乐虽然可能与现实中当年部分知青真实生活相左,但那是导演的祝福与感激。知青上下乡的那段记忆已经远去,那是段不堪的记忆,但是在今天回味时,大家希望感受到的是亲切而不是痛苦,因为毕竟时过境迁了,我们不必谨记记忆中的那份悲哀,而应该是从那份记忆中汲取力量,我想这才是导演的初衷。所以我认为观众如果为电影中描写的知青集体劳动中短暂的快乐和真实情况的不符而耿耿于怀的话,那可能会将导演的那份良苦用心曲解。并且那也不是我们对待历史的正确的态度。因为从影片折射的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中,我们最终是要作为今天生活动力的。

  四 民族精神呼唤以及多重寓意的解读

  《高考1977》体现了第五代导演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历史和民族心里结构的努力,以及第五代导演作品中的象征性、寓意性强烈的特点。江海洋导演将潘志友这个人物塑造得特别有情有义,为了自己的诺言放弃自己回家的愿望、甚至是和自己爱人在一起的机会而选择留在农场。这个人物与其说是在塑造潘志友,不如说是在呼唤中华民族一向崇尚的奉献精神的英雄人物形象,导演在今天日益商品化的时代呼唤中华民族许多被尘埃遮挡的美德。

  影片同样以一枚决定人命运的公章贯穿影片的始终,以孙海英特有的语言幽默来显示组织决定人命运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今天看来是荒谬的、不可理解的。所以孙海英扮演的那个角色以及他自己那种幽默带给当时那种时代下的无奈在今天观众眼中的不可理解以很好的讽刺。片中反复出现的火车,那是当时唯一的信息来源,火车带给了知青消息,带给他们希望。在今天这个信息来源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又该让他如何为我们服务,这是导演让观看年轻人思考的话题。剧中“上调“的机会和小根宝的“上吊”,导演用一个巧妙的谐音,诙谐地展示知青的考试机会的来之不易。这种象征性很强的设计是导演安排,而并非电影的“没有铺陈”。影片中的“我想让你看看我,让你一辈子记住我”更是将影片的爱情上升到精神阶段。这就是导演召唤民族美德的一种路径。

  五 电影中的缺憾是艺术美的一种表现手段

  艺术的美在于它的缺憾性,因为电影的表现空间、时间的有限性,使它不可能完全展现社会的各个细节与角落。正因为它的表现手法上的特殊性,观众只能去体会它的意犹未尽,在它意犹未尽的背后是希望我们观众来品、来读,不同阅历的人读出不同的侧面的《高考1977》,而不是在大家的眼中看到同样的《高考1977》,即“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高考1977》是我们了解那一段历史的影子,而不是我们品读历史的全部。同时《高考1977》是艺术创作,非而纪录片。观众如果以历史的全面性来观看影片显然是会影响它的艺术效果的。

  由影片唤起您的记忆,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影片的恒久生命力。(李爱英)

  
(责任编辑:CL)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江海洋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