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香港电影频道 > 第28届香港金像奖 > 金像完全攻略

独家策划:港片百年之金像完全攻略-最佳摄影

第四届:黎萃明《等待黎明》
第四届:黎萃明《等待黎明》

  1-4届:革命年代

  1982年,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巅峰时期,因此第二届的各项提名无一不宣告了新浪潮影片的压倒式胜利,其中“最佳摄影”一环更出现“包揽”及“超额”奇观——除《投奔怒海》(黄宗基)、《烈火青春》(黄仲标、钟志文、敖志君)、《杀出西营盘》(黎萃明、钟志文)及《靓妹仔》(汤宝生)各占一席,黄岳泰更破天荒地一人独霸两座(《夜惊魂》及《再生人》),最终凭《夜惊魂》先拔头筹,成为其电影生涯中的首次华彩胜利!

  自第二届至第四届,“最佳摄影”的提名始终难掩金像奖评审对新浪潮影片的偏爱:第三届的获奖者黄仲标当年居然能打败远赴北京紫禁城取景的《垂帘听政》,便令人意外,但严格来说,黄仲标在《花城》中运用的彩色摄影,可谓近乎完美地保持了全片轻缓含蓄的调子,除了镜头组合得通顺流畅,日景夜景、室内室外的光线采集更是精准无误,色彩清丽,难怪影片中巴黎的小酒吧都能比京城皇宫更得评委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同期获得提名的《打擂台》及《我爱夜来香》,各自风格亦非常鲜明,前者的镜头及灯光配合已营造出一番颓废的末世景象,后者的手提摄影也拍出强烈的漫画节奏,都是当年电影摄影的经典之作。

  至于第四届的《等待黎明》,其实是金像摄影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爆冷”:当年的提名者可谓强手如云,《等待黎明》拍摄抗战时期的香港景象虽然色彩出众,镜头明快,但在规模及气势上其实还不如《倾城之恋》,该片的摄影师何东尼当年以《跳灰》走向影坛,堪称香港电影新浪潮先锋的幕后功臣,他的西化摄影手法处理中国乱世爱情效果别具一格;潘恒生在《似水流年》中拍摄的广东外景则充满写实风味,结合自然色调及镜头语言的摄影手法是他的招牌,至于《省港旗兵》的古国华,更是港片手提摄影的里程碑式人物,在《省港旗兵》中,他的功力丝毫不输今日的刘伟强,各种跟拍、摇拍镜头把握得恰到好处,尤其是警察在溜冰场遭枪杀一幕,更大胆地从两个方向拍摄尸体滑行的场面,最后的九龙城寨大战更将影片紧张刺激的节奏及视觉上的写实感发挥得淋漓尽致,落败的结局着实令人大跌眼镜,或许是当年手提摄影太前卫,观感上一时难以接受吧!

  回顾这一阶段的“最佳摄影”,实则延续了新浪潮时期的创作精神——通过不受成规的摄影手法凸显大胆的实验色彩,同时逐步发挥、完善个人特色,反映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在港片工业运作迈向多元化进程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崛起于“新浪潮”时期的黄仲标及黎萃明先后摘得金像归,更反映出一众同业对这一标新立异的年代的最高褒奖!  

第十八届:黄岳泰《不夜城》
第十八届:黄岳泰《不夜城》

  5-9届:王者诞生

  在新浪潮的激情逐渐为主流商业片取代后,摄影师亦进一步打造属于个人的视觉品牌,同时更诞生了一批当之无愧的宗师——潘恒生在《生死线》中近乎完美地结合了自然色调及镜头语言的表现令他成为这一时期的首位幸运儿,也从此令他的摄影风格成型,影片情节虽不符理想,但全片却弥漫着一阵彻头彻尾的恐惧感,除了自然美景光影配合到位,一些婚礼、葬礼、祭祀等场面更充满强烈的诡异、畸邪气氛,令观众不寒而悚。

  第七届金像奖上以众摄影师若非“东渡”便是“西游”:黄仲标化名“西木小二”赴江南而至戈壁大漠实景拍摄的《书剑恩仇录》为香港观众展示出另一番大陆风光,同时也发挥出它擅长控制色彩及光线的风格;林国华则前往日本,《最后胜利》中大至东京街景、小至风月场所,都处理得映像简洁、有纹有路,结尾曾志伟与徐克在海滩摊牌一场,色彩更是分明,与人物的服装充分融合,是全片最令人难忘的场面之一;鲍起鸣更将摄影机放入埃及和尼泊尔,打造出异域风格的《卫斯理传奇》,许多场面壮观而不失神秘色彩,满足了观众在银幕前的“猎奇心态”。虽然依旧强手如云,但本届金像奖依旧颁给了《秋天的童话》的钟志文——最初张婉婷曾邀美国摄影师James Hayman掌镜拍摄纽约风光,但最后由于经费等问题不得不找钟志文顶替,岂料钟志文拍出来的场面较那位美国摄影师更贴近张婉婷的要求,令人惊叹香港摄影师的水准,而钟志文惯常的实景摄影亦是他个人风格的标志之一。

  第八届金像奖仍由钟志文蝉联“最佳摄影”,他更由此成为金像奖史上第一位蝉联该项荣誉的摄影师——他在《七小福》中的优势并非实景拍摄,而是用发黄胶片的效果拍出浓郁的怀旧色彩,与片中的一系列六十年代街景配合得天衣无缝,因此击败了黄仲标打造的两部充满三十年代香港及上海怀旧特色的作品《胭脂扣》及《群莺乱舞》。

  但这一阶段金像奖诞生的两位真正的惊喜,则非杜可风与鲍起鸣莫属——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澳洲人杜可风总称自己是“患了皮肤病的中国人”,他1983年曾担任杨德昌《海滩的一天》的摄影师,当时水准仍被称为“菜鸟摄影师”,但1986年前往香港拍摄的首部港片《老娘够骚》却让他在第六届金像奖上打败了黄仲标及潘恒生夺魁,也令人从此记住了这位将在4年后大放异彩的摄影奇才;至于第九届的鲍起鸣,其获奖作品《不脱袜的人》还被香港电影摄影师协会评为全年最佳摄影,他亦在当年晋升摄影师协会主席,是继黄仲标后该协会的第二任主席,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10年后,他已凭《卧虎藏龙》为香港乃至华人电影摄影师摘取了第一座奥斯卡金像奖,难怪其父鲍方从电视上看见新闻,都兴奋地大骂三字经了!

  这一时期,金像奖的提名舞台上可谓竞相斗艳,非但有前辈黄仲标创下提名之冠(每届均有入选,包括化名“西木小二”掌镜的《书剑恩仇录》),新晋的黄永恒(《英雄本色》)及刘伟强(《旺角卡门》)等人更倍受关注——前者自《英雄本色》后便成为吴宇森的“御用摄影师”,当年拍《喋血双雄》时首先考虑的也是他,只因其档期冲突方才邀鲍起鸣出任,但中途鲍起鸣因与吴宇森创作理念不同离队,吴宇森随即考虑的依然是黄永恒,最终两人一同被提名第九届“最佳摄影”;至于后者,在《龙虎风云》中表现已很出色,但未得到提名,当翌年遇上王家卫,两个创作中充满颠覆意识的电影人一拍即合,刘伟强也因此赢得他摄影生涯中的第一个提名。

  如此群英荟萃的佳境,不但足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亦是“最佳摄影”设立以来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的岁月!

第二十届:鲍德熹《卧虎藏龙》
第二十届:鲍德熹《卧虎藏龙》

  10届-16届:双雄对决

  此时,王家卫不仅先后将张国荣及梁朝伟送上了金像奖影帝的领奖台,他与杜可风、张叔平的“铁三角”亦成功在幕后领域中竖起大旗,而杜可风与王家卫的默契更可谓水乳交融,并屡次产生奇妙的化学作用——无论是《阿飞正传》中的长镜头及富于节奏感的明暗烘托、《东邪西毒》中室内光及自然光的交叉运用、还是《堕落天使》中夸张怪异的广角镜及强烈扰动的手摇MTV式拍法,无一不向观众展示着他对王家卫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的细致捕捉。如此逆流而上、兼且在与导演意图的灵活互动中表现个人特色的态度,无疑与当年“新浪潮”一众新锐的理想不谋而合,亦是令杜可风成为这一阶段最富才气及锐气的影像大家的重要原因,同时更反映出金像奖多年来在摄影领域对创新思维的重视及肯定。

  同一时期可与杜可风分庭抗礼的当推鲍起鸣,当他三度接过“最佳摄影”奖座时,已从此更名“鲍德熹”。在第十一届金像奖上,他同时凭《九一神雕侠侣》、《卫斯理之霸王卸甲》及《何日君再来》获得提名,最终因前者获奖,风头一时无两,至第十三届金像奖,他更凭《白发魔女传》击败二度独霸两席的黄岳泰将大奖收入囊中,水准之高可见一斑。

  回顾此时令鲍德熹奠定影坛地位的两部别开生面的新派武侠片,无一不在诡秘气氛中拍出流丽的映像效果,由此为香港影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赋予了新的质感,事实上,金像奖在《九一神雕侠侣》、《妖兽都市》、《东方三侠》及《白发魔女传》等新式武侠片为拓宽港片题材发挥了短暂的积极作用时,两度将幕后大奖赠予其代表作,亦可看作是对香港影人积极的创作态度的赞赏。

  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的金像奖亦完成了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待“双雄”各领风骚之时,两位当年“新浪潮”的幕后旗手——黄仲标与钟志文则于第十三届金像奖中获得他们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提名,取而代之的后起之秀——黄永恒、刘伟强、李德成等固然各自各精彩,1986年以《最爱》走入影坛的马楚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1991年他曾凭《川岛芳子》及《爱在别乡的季节》同时入围第十届金像奖,遗憾当时杜可风风头太劲而与奖项失之交臂,所幸于6年后终凭《甜蜜蜜》站上领奖台,如今更成为继刘伟强后转任导演最成功的摄影师。

  第十二届“最佳摄影”的得主是《阮玲玉》的潘恒生,这亦是他二度勇夺该荣誉,在80年代初崛起的一众摄影师中,他至今仍活跃于影坛,推动港片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忱令人钦佩。

第二十二届:杜可风《英雄》
第二十二届:杜可风《英雄》

  17届-27届:唯我独尊

  这一阶段,“最佳摄影”显然已呈一面倒之势,而这一惊人记录的缔造者则是当年先拔头筹的黄岳泰——他非但凭《宋家皇朝》、《不夜城》及《紫雨风暴》在第十七、十八、十九届金像奖中连下三城,其后又三度折桂,创下香港电影金像奖史上一个不折不扣的幕后神话,迄今为人惊叹!但是,黄岳泰在第三届凭《打擂台》获得提名后,却在金像奖的提名名单中消失了一段时日,直至1991年《黄飞鸿》的五位摄影师先后被徐克气走后,最后一位进组的黄岳泰方才令那个令人受不了的老怪点头,所以第十一届金像奖中久违的黄岳泰虽只是刘伟提名者之一,但信任其水准(同时也相信他的忍耐)的徐克在《男儿当自强》中已让他独挑大梁,黄岳泰果然也不负众望,最终再次得到金像奖的提名,自此开创了他长期的辉煌纪录。

  步入九十年代后期,香港电影日渐沦为黄昏工业,资金的匮乏、人才的断层、题材的紧缩令一众电影工作者纷纷为之汗颜。但此时黄岳泰的事业却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在其获奖作品中,无论传记片(《宋家皇朝》)、动作片(《紫雨风暴》)、恐怖片(《幽灵人间》)、爱情片(《恋之风景》)、史诗片(《投名状》)而至港日合拍(《不夜城》),皆反映出他深厚的功力及对不同题材的娴熟驾驭,而他所强调的“最佳摄影就是没有风格”的创作理念,实质上亦是港片辉煌时期类型题材多元化的象征及延续,金像奖六度将荣誉嘉奖予他,亦可作为对港片精神的支持与鼓励。

  另一方面,回归十年杜可风与鲍德熹虽分别赢得两届金像奖,数量相比以往却明显减产,未能与黄岳泰“三分天下”。当然,鲍德熹在《卧虎藏龙》中连美国演艺学院都为之折服的表现(杨紫琼与章子怡在屋顶上的追逐使用俯拍,已是港产武侠片前所未有的拍摄手法)早已超越港片的范畴,而《如果爱》的歌舞片风格,他亦能很好地结合音乐节奏与镜头变化,同时将人物场景拍摄得精致动人,再得金像奖肯定并不意外。

  而期间虽有李屏宾、关本良、郑兆强、姜国民等新面孔出现,却难掩金像奖日渐泛老龄化的尴尬现实,仅得刘伟强与黎耀辉凭《伤城》在杜、鲍、黄暂退火线时争得一席,许多才华横溢的新人却苦无肯定机会,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最“寂寞”的时代!如今,业内外人士不得不感叹:虽言姜是老的辣,多年来提名、获奖的不断雷同、重复仍无奈地成为当前港片幕后工作者青黄不接的“佐证”!

  

(责任编辑:雷公)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黄仲标 | 黎明 | 黎萃明 | 钟志文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