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1977》官网落户搜狐 |
4月3日,建国60周年献礼影片《高考1977》将在南京正式上映。4日下午,导演江海洋、主演孙海英、王学兵和“小巩俐”周显欣将来宁参加影片在南京的一系列宣传上映活动,与观众重温那段岁月,见证影像中的“历史拐点”。今日起,本报联合发行方和南京三大电影院线,邀请曾经经历过“高考1977”的知青们免费看片,参加剧组见面会。
《高考1977》影像中的“历史拐点”
《高考1977》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群黑龙江某农场的知青排除各种阻碍参加高考的故事,再现了在当年那个特殊岁月里的时代转折与人性复苏。
影片由第五代导演江海洋执导。他也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1978年,他和陈凯歌、张艺谋等人一同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他说,恢复高考给了他们这一代人重新寻找人生坐标的机会:“如果不是恢复高考,陈凯歌还是北京印刷厂的一个工人,张艺谋还在国棉厂。”
影片中,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几个知青去偷书被抓。江海洋说,这段故事“实实在在是我亲身经历过的”,“现代人讲起来,考试有那么难吗?但在我们那时,整整一本《高考自学丛书》都是手抄的。谁有那么一本手抄本,谁就是大爷”!570万城乡青年参加了那次高考,录取27万人。被那次高考改变命运的江海洋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就该让我拍,我参加过那次高考。拍完就心安了,为我们这一代人完成了一件事,对历史有一个交待。”
在片中饰演农场场长的孙海英也说,就像电影里讲的,“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这一年是改变历史,改变命运的重要时期。当下的中国“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似乎又有了苗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读书没有用了。因此,《高考1977》不仅是对历史及一代人的追忆,更是对现在青年人的励志,激励他们奋发有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邀请老知青看片 还原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高考1977》本月12日在北大首映,影片放映完毕时,全场掌声雷动,众多师生热泪盈眶。而不久前该片在南京有一场小型的试片会,几位曾经是知青的电影院工作人员感慨万千,不少人还表示,他们的故事,比电影中的更艰难,更动人心魄。该片即将于本周末(3日)正式在宁上映。4日,导演江海洋将带孙海英、王学兵、周显欣等主演来宁与观众见面,并出席高考1977经历者座谈会,与老知青们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