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时代烙印的旧搪瓷杯、被翻得满是褶皱的高考复习书……30多年前东北某农场宿舍的一幕场景在车墩影视基地摄影棚内重现。昨天,由上海电影集团投资2000万、北电78级导演系江海洋执导的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影片《高考·1977》,首度向媒体开放。王学兵在片中饰演一名参加1977年高考的知识青年,而从“激情燃烧岁月”中走来的孙海英则变身掌握推荐知青上大学特权的农场场长。
王学兵终圆知青梦
《高考·1977》以东北某农场内一群留守了八年的知青为主要叙述对象,着重刻画了农场场长老迟(孙海英饰)与北京知青潘志友(王学兵饰)、女知青陈琼等人,在恢复高考这个改变一群人命运的事件到来时的所作所想。用三十年前这样一场意义非凡的考试,讲述了当时中国人的挣扎与梦想,苦难与光荣。
当身着大棉裤、土黄色绒衣的王学兵盘坐在摄影棚内的东北大炕上时,还真让人恍惚间回到了30多年前。生于70年代、擅长偶像剧的王学兵坦言,能出演知青一直是自己的梦想,尽管这次的扮相比较有乡土气,“我挺喜欢他们那种生活状态——在无聊中体会激情。 ”而说起自己演的这个知青,王学兵表示这个人物的执着和有趣打动了自己,“这是一个很奇特的人物。因为他梦想参加高考,离开农场,借此改变命运。但最后尽管走进了考场,却放弃了交卷,而把女朋友送进了考场。”为了能够找到那个年代人物的真实状态,王学兵一有空就会坐下来听父辈以及剧组里曾经历过那次高考的人讲述当年的故事,以此来汲取人生体验。
孙海英两次高考落榜
虽然在影片中饰演了一位对恢复高考有些抵触情绪的农场场长,但孙海英本人却一直怀着一个大学梦,孙海英略带遗憾地向记者回忆说,“1977、1978年我连续两年都参加了预考,不过因为当时自己演出任务比较多,复习的时间太少,所以最后考的成绩不怎么样,其中语文最高,59分,历史39分、政治19分,数学最低,我基本放弃了,好像只考了9分。 ”
孙海英还聊起了自己儿子当年遭遇高考挫折后的教育问题,“他第一次没考上,主要是因为平时不用心。我后来跟他谈了两小时心,第二年他就考上了。 ”孙海英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考不上的时候,我要鼓励他明年继续努力;再就是考上了,在大学第二年的时候,他又很容易对未来产生迷茫,这时就需要家长更进一步地进行心理辅导。 ”
尽管自己的孩子已经是中戏表演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了,但谈到眼下年轻人挤破头报考表演专业,孙海英则显得颇为无奈,“他们觉得当演员很容易,其实哪有这么简单。像我直到1980年才拍了第一部戏,还只有两个吃饭的镜头,而那时候我已经做了7年职业演员了,我记得当时主演是吕丽萍的哥哥,而我只是个群众演员,到现在他都不记得我也演过那部戏。 ”据悉,《高考·1977》在上海拍摄一段时间后将会杀青,预计明年3月与观众见面。
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的电影《高考1977》目前正在黑龙江伊春市冒雪拍摄,该片由上影斥资2000万打造,主演包括了王学兵、孙海英、周显欣等知名演员...
08-12-17 1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