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第307期。1990年过去了,年度票房冠军是《赌圣》,收4133万,是香港历史上第一部票房过4000万的电影,星爷从此雄霸影坛。金像奖最佳影片是王家卫《阿飞正传》,也是在香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经典电影。这一期中有魏绍恩的一篇文章,讲的是《阿飞正传》首映礼,摘录如下:
  
  
《千锤百炼大功告成——〈阿飞正传〉》,作者魏绍恩
  
……一九九零年十二月十四日晚上九时三十分,大专会堂。主角们和友人,应邀出席的大小红星社交常客、有职衔没有职衔的离岛扶轮社社友、挤在大堂外看热闹不愿意离开的众生,都到齐了。
  
在很多很多的致辞致送纪念品仪式后,邓光荣说几句话:电影现在仍然只有七本菲林到了大专会堂,第八、九本都在冲印中。等下,要是电影中断了,我恐怕,只得请在场的主角们上来歌舞娱宾。当然,这亦证明了我们这部电影的制作是多么严谨,力求尽善尽美。一片掌声中,他退下台。轻松的、得体的。你几乎愿意相信,他刚才只是跟观众开了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毕竟,他饱历江湖。……
  
……张国荣是十分的神采飞扬,《阿飞正传》就仿似为他而拍,好让他在离开之前留下最光辉的时刻。Legend,你现在该满意了吧?……

1991年2月,第310期。一篇关于《纵横四海》的片场报道,作者不详。文中提到的发哥与哥哥合唱卡拉OK的一幕,最后显然是删掉了,大家无缘得见。摘录如下:
  
  
《〈纵横四海〉吴宇森再显英雄本色》
  
……这一天在Karaoke内,已是他们回港后的十余个工作日,没有人可以说出准确的数字,因为赶戏赶档期已是十分累人,跟这生死存亡大事无关的请速速让路。听工作人员说,这一场戏是说周润发下肢受伤后,心情极度低落,张国荣在旁百般开解,最后两人合唱一曲告终。 导演说,主要演员三人,周润发、张国荣及钟楚红为青梅竹马的朋友,均钟情于偷取艺术品。朱江及曾江则分别演他们的义父及养父,义父是忠的,养父是奸的,友情客串的胡枫则身份不明。今天到此为止,收工。
  
又一天,场景换成了拍卖行的保险库。在踏进新艺城位于沙田大围的制片厂前已可轻易确定,今曰的《纵横四海》,必定有张国荣的戏份,因为大门外有“荣迷”。待我穿过长廊,跨越支架,到达主景时,便已听到发哥问道:“又系Two Two(22格)呀。”唔,是在拍摄动作场面了。(注:正常速度是24格,但若以较慢速度拍摄,放映时动作便会更为有劲。)这堂虽是厂景,但四面墙壁天花齐全,与实景无大分别,而放满四周的木刻、油画等艺术品,也为这堂景添加了不少真实感。由于是拍摄动作场面的关系,道具手足特别预备了多辆轮椅备用,其中一张为导演借用作“私家车”。趁导演坐得这么安详,是收风的时候了:上回讲到,三人青梅竹马,从香港偷窃到法国,但周润发在法国惨遭陷害,重伤失踪,张、钟二人以为他已死去。原来,周润发与钟楚红本欲共谐连理,但事件发生之后,钟忧伤仅止于一时,发展下去,钟楚红转而投向张国荣的怀抱。然后,是周润发大难不死,断脚归来,目睹此一现实。他不是身挂白长布衫的阔少,不能唱一节《客途秋恨》聊以解慰;她也没有死,她就在不远处——别人的怀抱内。他是大丈夫,大丈夫唯有选择潇洒远去,纵横四海。
……

1991年3月,第311期。张国荣第三次登上封面,是《纵横四海》的造型照。此时他已经离开香港,正式移民加拿大,所以超大标题写着:《星光灿烂,伊人上路——张国荣》。

同一期中,一篇充满离情别绪的文章叫做《廿三至三十四的人间传说——张国荣片段》,作者魏绍恩。虽然篇幅甚长,但是文气贯通,而且内容实在精彩,只好全文转过来:
  
  
《廿三至三十四的人间传说——张国荣片段》
  
1、“一切的东西都过去了,谁也没办法捉尽这些。”
“我们就是这样活着。”
——村上春树《听风的歌》
  
2、那年,我廿四,他廿三。事实上,我长他一岁,那时候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那年,我在商台俞琤麾下任节目监制。那个节目,印象中,也不怎么样,就是那种每周一次两小时杂志似的广播节目,由卜戴伦特辑以至周润发“细说心目中理想的女人”那种。节目的主持人是苏施黄和钟保罗。那时节的我,好象还十分年轻。当然,如今的廿四岁,已经好当青年才彦了。那是后话。那时节的我,好像还十分年轻,兼且才是第二份全职差事——由杂志社转到电台——一切看上去也就蛮新鲜的。就是那么回事。
  
3、第一次碰见他,是在记者招待会上。是四月吧。就当是八O年四月好了。商台“慈善巨星篮球赛”记者招待会。我们一众二台的职艺员,在俞女侠率领下,乌龟小狗似的背心短裤什么的全套披甲上阵,在记者跟前耀武扬威打哈哈。众多记者招待会其中一个。我既然是二台一分子,也就二台一分子到底;招待会完毕,我就站到一旁,等待班主示意表演结束。我站到一旁,姓张的就走上来,打量我,问:“你是商台的职员?你看你多瘦。”
  
4、如果张国荣不是张国荣,我不敢肯定我是否会将我们初次见面记得这么清楚;如果他往后的发展不是那样的话,我却可以肯定我不会坐在这儿写一篇“廿三至卅四的人间传说”。像大熊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瞪着满天的星星,努力地思索了一下:天空中有他的笑声传来,然而到底是那一颗星呢?
  
5、为什么牛可以把这么难吃而凄惨的东西,一次又一次宝贝兮兮地反刍着吃呢?
  
6、朋友这回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时间也很难说得上来。往后,我、苏施黄、钟保罗,加上姓张和姓陈两位先生,就成为很亲蜜的朋友了。我们三人,基于工作上的原因,大致上是睁开眼睛的时候都走在一起;而张、陈两位在拍《喝釆》、《失业生》那些日子也亲厚得可以。张是张国荣,陈是陈百强。我们走在一起,跟其它所有走在一起的人一般,做着同样的事:食饭饮茶睇戏打麻雀泡的士高。八O年的夏天,我们仍然年轻,跟其它所有年轻人一般,我们睁开眼的时间多睡觉时间少,我们一般拚命的玩,像心底里已经预知着,过了这个夏天,以后的夏天便再不一样。
  
7、酒家内晚饭后。
魏:两条友做乜好?
苏:不如搵Leslie睇吓佢点。
魏:好。
苏(拨电话):XXX,系屋企有乜野发达呀?我同Jimmy闷到呕电。
张:哪,你地两个即刻嚟我到,开枱。六姐话想打牌,我惆怅紧搵边个同佢打。
苏(作死状):同六姐打?
张:系咪咁都唔得先?开定枱等你地。
  
8、办公桌头电话在响。
魏:系。
张:放工做乜?
魏:未知。
张:上嚟我到食饭呀?
魏:又得啫。今曰唔驶做咩?
张:多嘢讲。记得买叉烧,要嚟炒蛋。
 
9、《电影双周刊》跟我说,要我写一点关于张国荣什么的,好配合杂志的封面。我一定睡昏了头,在电话一下子就答应下来。一定是睡昏了头了。这样的一个人间传说,我总不能净是告诉读者一些炒蛋呀打麻雀呀的琐事吧?况且,这些事都已经发生在好多好多年之前,他现在还有没有炒蛋,我经已无从知晓。
  
10、张国荣疼六姐,起码在那些日子,是真的没话说。那时候,他住荔湾(不知道荔湾在哪儿?就是荔园后面;在窗口探头出去,差一点就可以看见接近死亡的大象在晒太阳),六姐已经退休,住鲗鱼涌(知道了吧?)。我就不止一次跟他乘隧道巴士到她家探病。在巴士上听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诉说六姐和他的往事。我说“起码在那些曰子”,因为在过去数年,我总是觉得他喜欢在有意无意之间将六姐抬出来,而每次他将六姐抬出来,又总令我想起他窗口差一点可以看得见在晒太阳的垂死的大象。
  
11、再次见到张,是若干年后的事。总有三、两年了吧。他离开了当时的丽的电视,转到无线;灌了《风继续吹》。(孙郁标不止一次在席间说:呢只仔,第日实红梗。)(他们告诉我劲歌,他哭了。)
  
12、那个晚上,我们约好在DD见面。他兴高采烈的走出去,带着那特别订制的略为稀奇古怪的透明类似雨衣的服装——为配合泽田研二那首《酒场醉歌》广东版。我在DD看到他的时候,他灰着脸。我问原因,他很简单像一只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树熊般答:演唱至半途,我将帽拋到台下,有人拾起来,将帽飞回来了。
  
那次,他没有哭。
  
13、最失意的时候,他说:你去问一问陈百强,你问一问陈百强我当初怎么为他尽心尽意。
  
14、陈不见得会记得。(“要记着的,我永远都会记着。”旭仔临死前这样说。)然而张记得。他用那些挫折的日子换成利器,将自己磨练成脱胎换骨,百毒不侵。其间,他不得不放弃一点,将这一点来换取一些更实在的东西。
  
15、那年夏天之后,我离开了商台。而苏施黄与钟保罗,也像候鸟般沿着早巳编排好的程序在轨迹上滑开去。
  
16、张崇拜任白——他是那种坐在麻雀枱上,一开口由《树盟》唱到《香夭》那种。(有次跟他到戏院看乐蒂、凌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随着他们唱呀唱的,半路中途声音停了,后来才发现他在呜咽,我自顾不暇,两个人坐着各哭各的。)
  
再次见张,我们就变成饭桌跟牌桌上的朋友了。八十年代中期是张的春风得意期:他开始在红磡体育馆举行个人演唱会,灌了一连串的听了会头痛的《Monica》,《H20》,《Stand Up》等等;由荔湾搬到锦绣花园,再搬到太古城,然后是联邦花园。都说居住地点能够反映着一点什么的,我想就是这个意思吧。
  
18、那时期我认识张的程度,跟人们在报章娱乐版上认识张的程度,大致上别无二样。
  
(我也一般的替小侄儿向他讨签名照片。)
  
(我也一般的去看他的演唱会,要Gazebo将花送到丽晶酒店他的套房。)
  
(我也一般的在电视上看他的音乐录像带 ~ 到今曰,每次想起他与陈洁灵在《只怕不再遇上》内喁喁细语的场面,其实是说着前一个晚上的一铺清一色,我都可以笑得打跌。)
  
19、八六年之后,我就再很少碰上张;因为某些事件上意见的差异,我从那群朋友的圈子内淡出去。在酒会朋友宴会上碰见过也止于“Hello,你点呀”,再之后他就被冠以“Legend”。十二年之间,他由演唱被嘘的小歌星晋身为传说,然后以潇潇洒洒的一个姿态,离开了这个地方。
  
20、最后一次见张,是去年十二月十三日深夜,在Showreel。《阿飞正传》的remix。他状态好得不得了,嘻嘻哈哈的。我在《阿飞正传》拍摄笔记里说他挞我的香烟,他看了,记着,要助手买一包回来送我。银幕上播着第六本——他与潘迪华的摊牌戏,他见了,就拉着我说:你看呀,我做得多好。我笑:无字幕,我都唔知佢讲乜。
 
他就坐到我旁边,潘说一句,他译一句。就这样看完一场戏。接下来是录他最后一段独白。王家卫收货之后,我说:咁都得呀?
  
他笑了:你敢弹Legend?
  
21、十二年前,我在《号外》写过一篇《看张》。内容说什么,一点也不能够记起来。原来打算上《号外》翻一下旧稿,跟现在的感觉对照一次,后来也就算了。想清楚,也着实没有这个必要。分开了之后,就没有必要再将电话号码带在身边。这原本就是最显浅不过的道理。
  
22、是这样的。你们之间,大概想也没想过你们的Legend会得念莎士比亚的吧?在那遥远遥的日子,他是会将老莎的《Romeo and Juliet》内Nuptial Scene原原本本念出来的,以标准英语。谁也没有想过,之后他会灌了那些听了叫人头痛的《Monica》,《H20》,《Stand Up》。又凭这些成为Legend。活着,原本就是这么回事。
  
23、某个晚上,他驾车送我回家。是那种风高月黑宁谧的晚上。一切都温和而静止。他将刚刚出来的首次个人演唱会music rundown给我看。我拿上手,微微笑着问他《American Pie》?他停一下,短暂的沉默,然后好象终于醒过来似的说:还没有决定。还没有决定?我重复一遍。
  
太长了。他温柔的说。好像好久没听你唱这个歌。我想了一遍。你记得?他这样问。记得。我回答。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你。他点点头。多少年了?我侧起头问。好多年。他像有点迷惑。你晓得怎样唱?过了一会他问。那时侯经常唱。他微笑:那就好。
  
我们将车停到路边,开始唱:“A long long time ago, I can still remember……”

1991年3月,第312期 同一期另一页,一篇文章标题为《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成就感和危机感》,作者为著名影评人石琪。其中一节专门分析《最佳拍档》系列在发展过程中受时代背景影响,影片主旨发生的微妙变化:由第一集的极端乐观到第五集的极端悲观。摘录如下:
  
  
《〈最佳拍档〉的乐极生悲》
  
……《最佳拍档》到此已陷于低潮,停拍数年后,在八九年以第五集《新最佳拍档》贺岁,调子更为悲观挫折。
  
在这最后一集,主角麦嘉和许冠杰完全失业、失意、失婚,互相不和绝交,不再是最佳拍档,而另一对新拍档张国荣和利智亦无法成功。最惨的是新旧两对拍档都被中国公安人员擒拿,押到北京遭受可怕的囚禁,几乎被判死刑。最后他们与北京合作,夺回失窃的国宝——秦王剑和兵马俑。
  
此刻在商业计算上十分失败,因为在现实中满怀危机感的港人,不希望银幕英雄也一片悲惨绝望,而香港处境实际上也不是那么可悲。于是,此片就成为《最佳拍档》系列八十年代盖棺之作。……

1991年3月,第312期。正值第十届金像奖提名名单公布,《阿飞正传》炙手可热,有份参与影片制作的爱克发公司在双周刊上登出整版启事:
  
  
《恭贺〈阿飞正传〉荣获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九项提名》
  
   最佳电影提名(影之杰)
   最佳导演提名(王家卫)
   最佳编剧提名(王家卫)
   最佳男主角提名(张国荣)
   最佳女主角提名(刘嘉玲)
   最佳女配角提名(潘迪华)
   最佳摄影提名(杜可风)
   最佳剪接提名(谭家明)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张叔平)

  
同一期另一页,一篇关于梁家辉的文章,作者不详,讲的是梁家辉即将接拍《情人》的事。全文如下:
  
  
《梁家辉苦尽甘来》
  
Marguerite Duras的《Lovers》要拍电影,男主角找的就是梁家辉。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张国荣?但运气这回事,连当事人也无法解释。金马奖台上,得到最佳影帝的梁家辉回首当日还不胜唏嘘,但今日,他的声势已经追上林子祥,几乎就像当年的周润发,什么角色都找他来演,复活节期间,《婚姻勿语》、《何日君再来》及《我老婆唔系人》的男主角正是梁家辉可以红起来的原因之一。事实上,环顾现今影坛,有中年心境,历劫沧桑的样貌的小生,除了梁家辉外,也找不到第二个人。周润发太贵、林子祥太忙、张国荣仍然婴儿脸,只有梁家辉才演活得了这个时代的悲情。

1991年5月,第315期。张国荣第四次登上封面,因为他拿了影帝。

同一期另一页,金像奖颁奖典礼报道。由于张国荣未能出席,他的奖座是委托发哥代领的,颁奖人是柯俊雄和刘晓庆。

张国荣致辞如下:
  
  
《最佳男主角:张国荣》
  
“由于我正在加拿大念书,课程紧逼,故未能抽身返港出席是次颁奖典礼。自己凭《阿飞正传》获得最佳男主角荣衔,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今次得奖,我觉得很高兴,在《阿飞正传》中,导演王家卫对我有要求,我亦尝试跳出自己的框框去演,我俩是次合作可说是擦出火花之作。”

同一页里还有王家卫在领取最佳导演奖时的致辞,全文如下:
  
  
《最佳导演:王家卫》
  
“我今晚好开心,因为《阿飞正传》拿到五个大奖,对工作人员是一项很大的鼓励,至于拿不到奖项的同业下一次仍有机会。
  
得到演员及监制的支持,我觉得自己好幸运。希望幸运以后会继续来到我身上。
  
《阿飞正传》男主角张国荣是一个很专业演员,完全不大牌,能够做到守时,演出交足功课,又听话,我很尊重他。
  
刘嘉玲虽然得不到奖,但《阿飞正传》令到大众认识到她有演戏的才华。虽然今次不成功,但我觉得对她是鼓励多过沮丧,我觉得她是那种在逆境中会更加奋发的人,下一次一定会有更好成绩。
  
《阿飞正传》会重新剪辑再上映,并不表示不满意第一个版本,我实在十分多谢谭家明导演为我作出剪接。今次重新剪辑,只是将一些从前太忙做不到的重新再做一次而已。
  
《阿飞正传》在下月展开筹备工作,暂拟片长两个半小时,会将第一、二集合并,以一个完整故事与观众见面。”

同一期另一页,《影评人评选1990十大华语片积分表》。四十三名影评人以满分十分的标准打分,《阿飞正传》高踞榜首,获得240分,其中八个满分,一共超出第二名《菊豆》31分。

之后八名是:《客途秋恨》、《爱在别乡的季节》、《滚滚红尘》、《庙街皇后》、《笑傲江湖》、《人在纽约》、《秦俑》、《喋血街头》。张国荣的另一部作品《倩女幽魂II之人间道》在这个榜单中名列第十五名。

1991年12月,第330期。张国荣第五次登上封面,《豪门夜宴》的剧照,真正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大家看看哪个是他?这期也搜不到相关资料,不知道讲什么,记得有一篇文章报道正在加拿大读书的张国荣趁暑假回来出演这部赈灾慈善电影,还在影棚里耍宝:“没我怎么成事啊!”拿不准是不是这一期里的,不妄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