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娱乐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前苏联著名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和理论家、舞台艺术改革家。生于莫斯科,其父是制造商兼工厂主,与文化活动家交往密切。他14岁就登台演剧。1896年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创建莫斯科艺术剧院。斯氏一生导演和担任艺术指导的话剧和歌剧共有120余部,并扮演过许多重要角色。他创立的演剧体系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和欧洲的艺术成果,著有《我的艺术生活》、《演员自我修养》等书。1936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

图片说明
北京人艺

  1952年的夏天对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成立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正如1897年3月,斯坦尼斯拉夫斯与丹钦科在莫斯科一家斯拉夫商场的饭店长达18小时的会面直接促成了理想的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成立……[查看详细]

曹禺

“要把北京人艺建设成为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的剧院”!

  这是一个口号,一个人们在谈及北京人艺发展历史时不得不提起的口号,也正是这个口号,最具概括性地揭示出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与俄罗斯莫斯科艺术剧院之间的不解姻缘,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正是牵住这段千里姻缘的月老级人物…… [更多]

《龙须沟》

斯坦尼体系在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逻辑中留下了什么?

  话剧艺术舶来中国更多的怕是要归于时代浪潮的选择,然而无论如何,至今已逾百年的发展历程毕竟让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重要的轨迹,就斯坦尼体系与中国剧坛的对话…… [更多]

《茶馆》

面对大师和经典,我们该说些什么?

  正如梅耶荷德所说的“你们这些只认得年迈了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人,简直不能设想他过去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这在无形之中所引发的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 [更多]

图片说明
斯坦尼

我们需要现实,而不是主义

  现实或许是出现在中国逻辑中最为频繁的用来当作审美标准的词语,自话剧艺术舶来中国之初,五四时期对于“易卜生”戏剧的推崇与模仿,直至“为人生”而“为社会”……[详细]

假定性为我们提供了与现实的对话方式

  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对戏剧艺术下一个定义,并且很难完全被否定,但同时,也很难做到无懈可击。彼得·布鲁克在《空的空间》中曾经对戏剧作出的定义倒是可以为我们的思考继续提供……[详细]

面对真相,至少我们在路上!

  现实主义,这是个被赋予了最多魅惑远离其本质的词语,但是,如果我们稍加思考,应该都不会在对下面这样的一种思考逻辑产生认同的过程中遇到太多的困难,即:某种程度上说……[详细]

图片说明
《樱桃园》

《樱桃园》

  剧目简介:长年客居法国的女地主朗涅夫斯卡娅回到了故乡,但她的樱桃园却被拍卖抵债,失去了樱桃园的朗涅夫斯卡娅决定重返巴黎。

  媒体评论:看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樱桃园》,有一种坐在樱桃树下看落英之缤纷的感觉。这种感觉说起来似乎又像是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有点感伤,有点失落,有点留恋,还有点惋惜。毕竟,樱桃园是美好的象征……[详细]

《白卫军》

《白卫军》

  剧目简介:1918年冬,莫斯科革命成功之后,失去德国和乌克兰援助的白卫军,夹在比特留拉匪帮和布尔什维克两股势力之间。

  媒体评论:1918年3月,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结束了他在斯摩棱斯克省的两年乡村行医生涯,风尘仆仆回到故乡基辅。那一年,德国人扶持的“全乌克兰统治者”盖特曼和右翼民族主义者、自封的“乌克兰共和国领袖”西蒙…… [详细]

《活下去》

《活下去,并且要记住》

  剧目简介:纳斯焦娜暗暗接济从战场逃回老家的丈夫安德烈,但当她怀孕后,安德烈却又一次当了家庭的逃兵。

  媒体评论:莫斯科艺术剧院在首都剧场演出的《活下去,并且要记住》以悲怆的剧情、精湛的斯坦尼式表演、灵活的“方盒”布景、简约的灯光,征服了北京观众,两个小时的演出,使观众持续在一种饱满、探究的……[详细]

图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