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锋人物张猛:“得奖太多很可怕”


      说起《钢的琴》导演张猛,你可能并没那么耳熟能详,但其实他早就让全国观众见识过自己的喜剧实力。他曾经是赵本山春晚舞台上的御用编剧,创作的小品《功夫》和《说事儿》,连续两年获得春晚小品类节目一等奖。

      《钢的琴》从去年10月开始宣传后,几经难产后终于确定在7月15日上映。这一年间,张猛带着他的团队几乎走遍了全球各地的电影节,拿了N多奖,拿了这么多奖,张猛说自己也开始有压力,“奖得的越多越说明你是文艺片,这个很可怕。”虽然有自己的艺术坚持,但张猛也是个开朗的人。不过,在看过张猛的作品后有理由相信,他发声的时候到了。

      先锋三问

      搜狐娱乐:您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先锋人物?

      张猛:正常人吧。“先锋”是什么样的人?

      搜狐娱乐:像我们今天做的采访,您就是先锋人物,导演张猛。

      张猛:我就挺正常的。

      搜狐娱乐:谁是您心中的先锋人物?

      张猛:贾樟柯,我一直都说那是我的偶像,旗手。他很坚持,我喜欢。

      【查看全文】【返回封面

     

     


  •   “电影改名事件 感觉有点被伤害”


      搜狐娱乐:《钢的琴》15号上映,其实很多人等着看《钢的琴》的票房,抱着各种心态,那你自己有没有觉得很紧张?

      张猛:这个倒没有,没有觉得紧张。我个人觉得能够进入到院线,影片能见到观众,我心理预期就达到了。

      搜狐娱乐:前一阵子闹的沸沸扬扬的改名事件,你很坚定表达自己的立场不要改,最后也没改,这个是反反复复好多次才定下来的吗?

      张猛:反复了几次。片方包括发行方都觉得要有一个商业的名字,但是实际上从整个电影来看,已经经历了大概有半年多的时间,10月份出来,再到现在,都是一直用《钢的琴》这个名字在宣传,一旦改了名字,等于之前的工作就都白做了。而且让那些熟悉的人觉得,什么情况?而且也不是说什么名字都适合,有人说《疯狂钢琴》也好,《非常钢琴》也好,但是这些东西都不太适合这个电影。我老说用《疯狂的钢琴》,疯狂这两个字不是谁都能用的,宁浩就特别会用,我们用显得就会很山寨。

      搜狐娱乐:片方提出来改名,有没有觉得自己的某种坚持被伤害到了?

      张猛:最后还好,片方还是觉得不改了,还是尊重艺术规律的。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一点点这种感觉,包括海璐在微博上慷慨陈词非常激愤。



    第一审片室独家超前点映:钢的琴
      

      搜狐娱乐:《钢的琴》在很多电影节拿了奖,包括上海,回来之后周围的人对你的看法是不是有一些改变,更相信你?   

      张猛:那是肯定的。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片子只要到电影节上得奖是一种肯定,得奖也好或者在电影节放映也好都取得了很好的口碑,至少80%都说这个片子是很有诚意的电影,不一样的中国电影。


  • “现在已经把钱都还给海璐了”

      搜狐娱乐:有两个人对《钢的琴》很重要,监制郭在容、出品秦海璐,听说秦海璐还倒贴了不少钱。   

      张猛:现在都还给了他们,完美世界介入了之后,等于有人买了。之前没有秦海璐的支持,不会让这个电影走到今天,最早我们连后期都不一定能做完,还是海璐说劳务不要了,还倒贴了好多钱,她说至少要把这个片子做完。


    新电影传奇之:钢的琴

     


     


      搜狐娱乐:那她还敢跟你合作么……

      张猛:之后看吧,一直想在一块儿合作,而且海璐是一个很好的演员。

      搜狐娱乐:《钢的琴》虽然没上映,但业内口碑很好,她有没有觉得当时的这个决定现在看来还挺欣慰的。

      张猛:不是说欣慰,我觉得她应该是特别坚定的,因为最开始她就看到这个片子的东西,她说这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电影,所以才会坚持。不是说把这个做完吧,看看将来口碑会怎么样或者上映怎么样,没有这么想。

      搜狐娱乐:《钢的琴》是一个国际班底,摄像是台湾的,录音是《老男孩》的,监制又是郭在容,你作为导演,驾驭这样一个班底对于您来说是不是比较难的作业?

      张猛:没有,没觉得,我第一部《耳朵大有福》的时候组里也是好多韩国人,都是一群热爱电影的人走到一起,不是说为了提高什么品质之类的,没有那种,都还是从热爱电影这个角度大伙儿走到一块儿。


  •   “他们忘了那个时代,我怒其不争”

      搜狐娱乐:为什么刻意模糊了《钢的琴》里面故事发生的年代,有一些东西让我们觉得是这个年代,又有一些觉得是那个年代,没有明确表达它具体的年代。

      张猛:实际是一个时间段,因为在那会儿的社会变革时期包括工人失业,不是一个和从某一个时刻开始,它是一个长达五六年的过程陆陆续续,每个人从集体当中走出来变成个体,从个体一点点发展,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说没必要非得定位在说是91年、92年。

      搜狐娱乐:我爸是东北人,他没看电影只看了预告片,觉得对东北那种感觉,以前的那种感觉还原的特别好,这种能让观众回到那个时候的感觉对于你来说是不是拍电影很重要的一点?   

      张猛:对啊,我就是希望人们别把所谓的模糊时期忘掉,希望把观众带回到那个年代当中,其实不远,就是十几二十几年的事。

      搜狐娱乐:但是你也说过,拍摄的时候有一些工人是不理解的,包括剧组挡了路他们还打你们,这种事会不会让你挺失望的?   

      张猛:当时觉得很失望,你发现今天他们已经都忘掉了那个时代,忘掉了他们经历的痛苦,还很愤青,拍我们有什么用,自怜自贱的阶段。

      

     



    钢的琴精彩片段
      

      搜狐娱乐:你会在电影里面直接很赤裸裸跟观众去表达这种苦痛吗?

      张猛:我不会。本身就很苦的东西,还要用苦的方式再去告诉观众,而且这个时代都需要喜剧,别把痛苦都拿到桌面上,而且它已经是过去式,那种苦难是隐隐的藏在背后的,所有人都能感到那会儿的苦难,但是实际上表达出来的是表层的这些东西,这样可能会好看,不会恶心扒拉,底层包括表达整个痛苦,用幽默一点的方式。那个时代也没有说有多苦。只不过内心当中从工厂出来了找不到方向,不是说没钱挣不到钱,只要努力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   “东北只是个语言,拍电影不分地域”


      搜狐娱乐:为什么考虑加东欧那种风格的音乐,还加了很欢快的歌舞,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张猛:东欧音乐配器的方式还保留着社会主义的那种感觉,我老说那种音乐有像社会主义的声音。再有一个跟东北的整个工业基调都很像,所以选择俄罗斯的音乐也好选择东欧的音乐也好,能够去让人们把那个时代的音乐特点和那个时代契合到一起,有这方面的考虑。  


    电影:钢的琴彩弹版预告片

     


     


     

      搜狐娱乐:不少人都说《钢的琴》让他们想起来库斯图里卡的《地下》,你后来有看吗,看过感觉如何?

      张猛:看了,都是那个时代的变化让我们有一点相象,但是我们社会的变化只不过是一个阶级没落了,不像《地下》一样,一个体制变化一个国家瓦解了,不是那种。但是那个时期,包括跟《再见列宁》,我也看到是挺像,可能表达社会主义方式都是一样的。  

      搜狐娱乐:秦海璐和王千源都是东北人,王千源是又很典型的东北大汉的样子,你当时是要他们自然去表演,还是告诉他们怎么样去演你笔下的角色?

      张猛:本身这个东西还是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东西,还是要回到真正的生活当中。为什么选择海璐、千源等等,因为大部分演员都是东北人,所以说还是希望他们表演的感觉来源于生活,当然这种感觉他们都能拿捏的很准,都是东北人。  

      搜狐娱乐:其实也有一些不是很喜欢东北文化或者东北话的观众,对于这些观众,你会怎么样去推荐《钢的琴》?

      张猛:无论是什么,这个东西拍电影还分地域吗?可能不分地域吧。东北只不过是一个语言的方式,工业是整个大的东西,南方没工业吗?南方就不能从这个工厂里面找到感觉吗?这个跟东北好像不太一样,东北的工业比较多,重工业这个有关系。


  •    “得奖多很可怕,会被说太文艺”



      搜狐娱乐:《钢的琴》会在搜狐第一审片室播一个片断,在上映之前,挺长的。你会不会觉得怕观众看?

      张猛:不会。这个电影不怕看,而且听说在你们网上看还能够跟售票有一个连接,提高票房。

      搜狐娱乐:《耳朵大有福》和《钢的琴》都蛮受好评的,现在准备新片的时候有没有在投资上更顺畅一些?

      张猛:投资倒是顺畅一些,但是还没开始第三部,等看看这部上映之后的反映。现在都是能够从这两部所谓的文艺片当中能看到一点点商业上的价值,而且表现的形式也不是那种沉闷的特别抑郁的电影。一归结到文艺片特别沉闷,这两部片子虽然都归结到文艺片,但是还好这两部片子都是比较快乐的。

      搜狐娱乐:有些文艺片对于观众来说,不一定会具有吸引力让他去买票,你觉得让他们先在网上看一部分《钢的琴》精华部分,这样会不会有利于提高片子在观众当中的认知度?

      张猛:那是一定的,肯定会有提高。

      搜狐娱乐:这两部电影都是在创投项目拿到资金的,也获了不少奖,在你心目当中奖会不会更重要一点?包括电影节本身。



      



      张猛:电影节是一种方式,我们还是青年导演,青年导演一定要在电影节上拿着钱,这个很重要。得奖无所谓,但得奖是一种肯定。奖得的越多越说明你是文艺片,这个很可怕。如果我换葛优或者换黄渤去,就不像海璐那么有文艺标签,有实力的演员让人看起来就可能觉得你是文艺片,但不是,不应该是这么去看。

      搜狐娱乐:奖得的越多压力越大。

      张猛:人家觉得,你得好多奖,肯定是老文艺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搜狐娱乐:快被打上标签了。

      张猛:对,这个电影好看,所有人看完之后从头笑到尾,包括这几次放映我都是在现场跟着看,无论哪个层面的观众都会有笑的,至少都是发自内心的那种笑,不像有些喜剧片咯吱人的那种笑。

      搜狐娱乐:您的电影里的人都处在一个不管生活还是时代都是一个变革期,现在的社会也在发生很多事也是一个变革的时候,你有没有想把那种创作的范畴放在当下去关注一些更都市更现代更大一些的题材?

      张猛:有这方面的计划,前两部能够找到的钱只能拍这种东西,作为新导演还是拍自己比较熟悉一点的。尤其是在东北生活这么多年,拍身边的经历过的你能拿捏得很准。今天这个生活都是与时俱进的,你怎么看待今天,我怎么看待今天,都有各自的方法,只不过还没想去拍这方面的东西。但是看吧,看机会。


  •    “我不喜欢二人转,乱七八糟的”



      搜狐娱乐:其实东北人眼里赵本山是一个传奇,当时你在本山传媒跟着赵本山,那就是铁饭碗了,为什么会离开他?

      张猛:还是电影这个梦想的启发,有机会了就想拍电影。

      搜狐娱乐:他极力挽留了吗?

      张猛:那倒没有,正常。咱们都是员工,要走也没办法。

      搜狐娱乐:您父亲张惠中先生也是著名导演,您自己去闯荡江湖拍电影,他有没有给您一些指点?

      张猛:那肯定,给我鼓励最大的就是我爹,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从小长这么大支持。在这个圈子里面他也有很多关系,也都能帮得上我。

      搜狐娱乐:当时写的小品都是一等奖,现在小品都是走下坡路,有没有想回去客串再写小品?

      张猛:没有,在本山传媒那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赶上那两年,那两个东西也让我自信不少,但是你毕竟不是干这个,对电影还有梦想,还是离曲艺的东西远一点。



      



      搜狐娱乐:为什么会离曲艺的东西远一点?

      张猛:我不喜欢。我不喜欢二人转,乱七八糟的。

      搜狐娱乐:本山传媒另外一位很出名的编剧徐正超也开始当导演了,有没有关注过他?

      张猛:没关注过。

      就像张猛提到的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提到国产片,很多同行都摇头,那种能在一片黑暗中周身散发出希望之光的家伙实在寥若辰星。但好在浩淼星空还是涌现出几颗可以指引航向的新星,让人惊喜,让人欣喜。

      眼下这些抢眼的新生代导演里,已经开始逐渐形成梯队。宁浩已经加速超越同辈以及前辈,进入了大师之列。《无人区》是国产片一代神作。乌尔善凭《刀见笑》一刀劈见江湖,第二部作品就挑起《画皮2》,所有人都等着看省钱出身的他怎么挑战花钱。

      张猛则是那个才露尖尖角的小荷,靠着《耳朵大有福》、《钢的琴》两部影片攒出的口碑,谨慎的往前一步步走,也许未来会一路小跑。

  •   后记:

      戴着帽子出现在搜狐娱乐会议室的张猛,眼镜有点顺着鼻梁往下滑,衬衫牛仔裤的打扮,像足一个老资格的电影记者,天然就让人有着同行般的亲切。张猛问我哪里人,听说都是老乡,立刻笑得很灿烂,我差点忍不住跑家乡话。

      张猛不像一些伤不起的导演,会大侃拍电影怎么苦怎么累怎么不许人说不好看,他也不像一些刚出道的新人,把感恩和悲天悯人挂在嘴边。聊天下来的感觉是,他不仅是个有才华的导演,也的确如他所说,是个“正常人”,不矫情不煽情。淡定点挺好。



    电影:钢的琴终极预告片





采写:陆十三 摄影:韩贝塔 设计:李威 责编:丁瑶                                     转发至:
搜狐微博 白社会 人人 开心网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