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新贵·张继:黑土地的“收视王”
              文/黄杰
  一个内向的山东汉子,却被认为是东北农村喜剧的“圣手”——这是对编剧张继最简洁的概括。他的作品,从来没有获过电视节的大奖,也没有写入过学院派的教科书,但却是真正的“收视率之王”:《乡村爱情》系列、《女人的村庄》……
  张继说,他一直相信,野生的东西最有生命力,而能够连续六年不断给观众带来快乐,作为编剧的创作目标和人生体验,已经足够了。
·从未去过专业学校的“非专业编剧”
   张继相信自己是个会讲故事的人,所以他年轻的时候有个梦想:“最早是写小说,应该说写得非常有特点,还差点就得了鲁迅文学奖。我当时有个目标,在我35岁之前要在小说方面有所作为,至少要在山东省排在前面。”
  他很快发现,这个目标有些不那么切实际,孔府之地人才辈出——转机来得恰到好处。1996年,西安电影制片厂看好张继的一篇小说《村长与鱼》,并将其改编成了电影《惹事生非》;1998年,赵本山正在为电影剧本发愁时,偶然看到了《惹事生非》,几番周折找到这个年轻人:“他们觉得我很会讲故事,可我当时对影视编剧并不感兴趣,我从来没去过专业的学校去学习怎么编剧。”
  最终还是“碍不过人情”去了,当时赵本山手上已经有数版剧本,31岁的张继看完后“很不客气”地告诉他说:这几个本子没有一个像电影剧本,都是类似小品的创作,而且是“朽木不可雕”,连修改的价值都没有。大叔听完后反而很兴奋,他放权让张继自由创作了一个剧本,期间只用时30天——而这,就是当年斩下华表奖的电影《男妇女主任》,也是张继的编剧处女作。
·野生的东西才最具有生命力
   赵本山曾经很中肯地评价过张继的风格:“他写的东西,最对我的胃口。”这个“胃口”,指的是黑土地里土生土长的幽默、生活气息,同时,还兼顾着电视剧本身的审美特征,例如突出的人物性格、集中的戏剧冲突等。
  “创作手段是后天可以学会和研究出来,但我得益于生活。生活必须有刻骨铭心的感受,这种东西不是说后天就可以学习完成的,野生的东西是有生命力的。”
  和赵本山一样,张继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这也是他创作的土壤。“我在农村呆了20几年,24岁农转非也没有离开过村庄,到现在家里也还有几亩责任田,这些东西是我熟悉的,我现在就在老家,写东西都在老家写。好多的农村题材作品出现假的问题,很多人看了不舒服、或者看不下去,因为编剧是作为了一个看客,而不是农村生活的亲历者”。
·学院派和农村的隔阂是存在的
   面对有关“获奖”的尖锐提问时,张继小心翼翼地措辞回答——虽然《乡村爱情》三部曲,给央一黄金档带来了不可企及的高收视,但是从未获得过任何像样的电视剧大奖,专家们的争议从来不曾停止:好看,但是俗;好笑,但是肤浅……
  “本山说,那些教授没去过农村,不是真的了解农村生活。他的话可能有些重,但学院派和农村题材的隔阂,是确实存在的。我和本山的作品,从来没有进过什么正儿八经的评奖,现在我们也干脆不报送了。从学院派的角度出发,他们喜欢严肃、有思想的作品也无可 厚非,不过电视剧始终是大众文化,我们有大众的喜欢也挺好的。”
  虽然说得很谨慎,但实际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张继在农村题材创作上的乐在其中。“如果要我形容作品的核心词,我想还是娱乐。大家生活已经很沉重了,《乡村爱情》4部前后历时6年。我觉得一个编剧、作家,能够连续6年不断给大家带来快乐,作为他的人生体验和创作目标,已经足够了。有时候小善小美,其实更值得发掘”。
·要在这个行业做到独树一帜
  35岁后的张继,依旧有宏图大志:“我的信念是做啥都要做到最好,要在这个行业做到独树一帜。”他想了想,补充说到:“如果做不到我满意的状态,我做到一定程度了就会转向。我可能会做一些与文化有关的东西,譬如制作人。但是现阶段,在农村电视剧的创作中,我做到了我满意的状态,还会接着做下去。
  说起未来,电话那边的张继,声音显得非常高亢激昂:“现在进了部队,会适度地做些部队题材;另外,我还要做一部大的城乡题材电视剧,预计50集,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农村题材,还包括了知青下乡、改革开放等大背景,这是电视剧史上从未有过的。”
  至于能不能超越《乡村爱情》、有没有后来者超过他,这显然还不在思考范围内:“有很多写农村题材很好的年轻人,他们可能需要机会。农村题材这块儿,我不能说我达到了什么高度。将来有没有作品可以超过《乡村爱情》,还能不能产生出如此特色的人物,我现在是打问号的,但是我想试试看。”
  不过,这个“内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男人,目前最紧迫的事,是写出《乡村爱情4》和《女人的村庄2》的剧本——央视和辽宁卫视对此望眼欲穿。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