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动良(文人小哥)
我们今天学习易经的第四十五卦,萃卦。这个卦上卦为兑卦,兑为泽,下卦为坤卦,坤为地,所以叫做泽地萃。·
我们首先解释一下卦名。萃,是一个形声字。从艸,卒声。本义是草丛生的样子。为了更清楚的理解这个卦名,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湖泊,这个湖泊的岸边,生长了很多水草,它们都长得非常的繁茂。这就是萃卦的情形。
这个卦为什么叫做萃卦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卦象。
首先我们要找到这个卦的卦眼,也就是分析这个卦的一个着眼点。对比易经六大基础卦,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卦和天地否卦最为接近,只有上爻不同。把天地否卦的上爻阳爻,换作一个阴爻,就是这个卦。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卦的上爻看作卦眼,围绕它分析和理解这个卦。
我们看这个卦的上爻。首先它是一个阴爻,在阴位,是当位的。代表状态合理,能够安于时位。其次,从位置上来说,它居于上位,高而无位,就好比世外高人。再看爻位关系,与上爻最近的是君位五爻。五爻是一个阳爻,在阳位,是当位的;居于上卦之中,是得中。既当位又得中,所以叫做中正。中正的五爻,类比一个理想的君主。
上爻和五爻之间,首先,上六在九五之上,这可以称为“柔乘刚”。那么是不是代表小人欺凌君子呢?我看此处不宜做此解释。因为上六和九五都是当位的,也就是能够安于时位,应该不存在欺凌的现象。
上六和九五,一阴一阳,异性相吸,此处是有着相互吸引的力量;更何况上爻阴爻,有着重浊而下的运动趋势,九五阳爻,有着轻清而上的运动趋势,两者阴阳交济,更是增加了相互吸引的力量。就好比两个人互相钦佩,彼此对对方都有十分的好感。萃卦所代表的相聚、遇合,正是上六和九五之间这种相互吸引,相互遇合的情形。
我们在此做个延伸。在易经中,同人卦、姤卦、萃卦,都有相遇的含义,那么这个萃卦和其他卦的遇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天风姤卦,有遇合的意思。但是天风姤卦的遇合多指的是女遇男的情形,也就是男女之间的相遇。再看同人卦,与人合同,也有一种相聚的意思。但是同人指的是大家志同道合组建团队。萃卦的聚合指的是五爻和上爻之间的相遇相聚。五爻是君主,上爻是世外高人,二者相遇,就有一种君主问道于山野的意思。所以这里多指因缘际会在一起,正如湖畔之野草,生长在一起只是缘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卦辞。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亨。亨通。首先来说,萃卦上爻和九五之间都是当位的,所以亨通。
王假有庙。君王到宗庙里去祭祀。这句话是说上爻。在爻位关系的类比中,上爻的位置就是宗庙。君主到宗庙里去祭祀,所追求的就是神人聚合,也就是天人之间的感应,人想得到上天的帮助。
利见大人。大人指的是这个卦的九五。利于拜见大人,寻求大人的帮助,也就是人和人的相聚。
亨,利贞。亨通利于守正。也就是说,聚合一定要守正。
这里没有“元”字,元,通常代表大始。萃卦之相聚,开始并非有更多的目的,只是缘分遇见而已,所以没有大始;而相遇之后,就有“亨利贞”三德了。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大牲,指的是比较大件的祭祀用品。祭祀用大件的祭祀用品是吉祥的。这体现的是神人相聚的诚心,所以自然是吉的。利有攸往,是说人和人之间相聚美好,所以利于有所前往。
卦辞通过宗庙、大人,分别说上爻和九五,讲述了人神相聚、人人相聚的情形,给我们一些指引。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这个卦的彖辞。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萃”,聚也。这是解释卦名萃的含义。萃,就是汇聚。
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顺,指的是下卦坤卦,坤为地为顺;悦,指的是上卦兑卦,兑为泽为悦。所以叫做“顺以悦”。刚中,指的是九五阳爻居于上卦之中;应,指的是九五和六二相应。(这句也可以说是“中正而应”。)整体的意思就说:本性柔顺对外和悦,而且阴阳居中相应,所以聚合在一起。
“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君王到宗庙里去祭祀,这是一种至诚之心的体现。
“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有利于拜见大人之所以亨通,是因为相聚是以正道为前提。这是在说上六和九五,都是当位的。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用大件的祭祀物品去祭祀,吉祥,利于有所前往。这是因为能够顺应天命(或者说顺应天道运行的规律)。彖辞是从天命这个角度上来解释的,看上去有一些笼统,但是也说的最为根本。
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观察汇聚的状态,萃卦的时态,就可以看到天地万物的性情。
萃卦为何能够见天地万物的性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其实也是一种荟萃的状态。大家因缘际会,不分尊卑。在上天看来,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而且和谐的生活在一起。万事万物之间都有联系,没有任何一个物可以独立存在。所以观察汇聚的状态,就能够明白天地万物的性情。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象辞。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这个卦上卦为兑卦,兑为泽;下卦为坤卦,坤为地,所以叫做泽上于地。大地上有一个湖泊,那么我们就需要在湖泊的岸边修好堤坝。这样一来,当水泛滥的时候,就可以减少一些危害。这有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所以君子看到这样的象,就想到了除戎器,戒不虞。也就是当人多荟萃的时候,把自己的兵器好好修理修理,从而防备意外的发生。
另外从象上说,下卦坤为地,坤也为众,代表很多的人;上卦兑为泽,兑也为金,代表兵器。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象辞。
通过学习这个卦有什么体会呢?
易经中能见天地性情的卦并不多,而萃卦就是其中之一。为什么这个卦如此重要呢?如果说天生万物,地长万物是重要的;万物发展的过程中,遇见问题需要调整也是重要的;万物的衰落灭亡也是重要的;……那么,万物生灭的过程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是重要的。
这个世界,没有哪个个体能独立存在,任何一个物都要学会和这个世界和平共处。而萃所描述的遇合,正是如此。学习萃卦,领悟自己和其他人、物和谐共存的道,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解释:号,取象于兑卦,兑为口,为号。握,取象于艮卦,艮为手。
分析:我们看初六,首先它是阴爻,在阳位,是不当位的,代表能力不足,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其次看它的位置,初爻最为卑微弱小。再看爻位关系,初爻和四爻相应。
在萃卦的时态下,上六阴爻自外而来,当位而遇九五、敌六三以解否势。大蓄卦扶阳抑阳,萃卦扶阴抑阴。初六和九四正应,但是上卦阳爻上扬,不与下卦阴爻交济,故“有孚不终,乃乱乃萃”。所信不能坚持到最后,萃遇不成而己乱。
但是初六也不必过于担心,当三爻继承人,由阴爻变为阳爻,则下卦有阳爻而能交济了,故“往无咎”。
若号。取象于上卦兑卦;一握,六三若是阳爻,下卦则为艮卦,艮为手,为“握”。
所以这里的“若号,一握为笑”,一方面是说初爻坚持追求,则会求遇而成;另一方面也是说如果和初六相应的九四,不下行遇阴爻,那么等到三爻是阳爻的时候,下卦就可以阴阳交济了。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解释:引,牵引;拉弓。禴,祭祀的一种。取象于巽卦变乾卦。巽为鬼神,乾为天。以鬼神通天,故有祭祀之象。
分析:我们看六二。首先它是阴爻,在阴位,是当位的;其次看它的位置,居于下卦之中,是得中。既当位又得中,叫做中正。中正的六二,类比完美的臣子。再看爻位关系,六二和九五相应。
在萃卦的时态下,上六阴爻自外而来,当位而遇九五、敌六三以解否势。六二和九五相应,受到九五牵引,故“引吉”;六二受君命和六三对立,促成继承人由阴爻不当位变成阳爻当位,就像拉弓一般,故“引吉,无咎”。今释两义,以第二种为本。
孚乃利用禴。一方面是说六二和九五互相信任,利用禴祭;另一方面,三四五爻组成的巽卦变为乾卦,有禴祭之象,故这句话也是在指明爻位关系,六二宜受君命督促六三由不当位的阴爻,变为当位的阳爻,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下济阴爻。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解释:嗟,取象于兑卦,兑为口,为嗟叹。小,指阴爻六三。
分析:我们看六三,首先它是阴爻,在阳位,是不当位的,代表能力不足,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其次看它的位置,三爻位高任重。再看爻位关系,六三和上六敌应,上承九四。
在萃卦的时态下,上六阴爻自外而来,当位而遇九五、敌六三以解否势。三爻为继承人,萃卦六三不当位,难以担当大任。六三和九四相邻,必前往求遇,九四其志上扬,不下济阴爻,故六三求而不得。但求遇并非己过,故“往无咎,小吝”。
萃如,嗟如,无攸利。这句话一方面是说“萃遇啊,嗟叹啊,没什么利”,另一方面也在指明位置关系。上卦为兑卦,兑为口为嗟叹。所以这句话是说,六三向九四求遇,但是九四不与,故没什么有利的。
九四:大吉,无咎。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我们看九四,首先它是阳爻,在阴位,是不当位的,代表做事过头,超越自己的职责。其次看它的位置,四爻为近君之臣。再看爻位关系,九四和初六相应,和六三相与。
在萃卦的时态下,上六阴爻自外而来,当位而遇九五、敌六三以解否势。九四近君,不当位,做事过头,但是九四志向上扬,不下济阴爻,也就是不和下阴爻勾连,不私为朋党。故其“吉无咎”。吉者,不疑于君;无咎者,虽不当位,亦不为害也。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分析:我们看九五。首先它是阳爻,在阳位,是当位的;其次看它的位置,五爻居于上卦中位,是得中。既当位又得中,叫做中正。中正的九五类比完美的君主。再看爻位关系,九五和上六相与,和六二相应。
在萃卦的时态下,上六阴爻自外而来,当位而遇九五、敌六三以解否势。九五是中正之君,故其“有位”。六三为继承人,柔而不当位,故以上六鞭策之,虽不为六三所孚,但亦无咎。故“无咎,匪孚”。
元永贞,此为君主三德。能够恒久保持正道,也就是坚持对继承人的鞭策,不会于心不忍。起初,心内不忍,必有悔;其后继承人由阴爻变为阳爻,当位而能担当大任,其悔乃亡。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
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解释:赍咨,嗟叹。取象于上卦兑卦,兑为口,为嗟叹。涕洟,涕泪齐流。取象于艮卦,艮为鼻。
分析:我们看上六,首先它是阴爻,在阴位,是当位的,代表状态合理,能够安于时位。其次看它的位置,上爻高而无位。再看爻位关系,上六和九五相与,和六三敌应。
在萃卦的时态下,上六阴爻自外而来,当位而遇九五、敌六三以解否势。九五以上六敌六三,三爻位继承人,故上六可谓太子之师也。
六三不当位,继承人难以成才,故上六嗟叹,涕泪齐流。无咎者,上六当位尽责,何咎之有?
赍咨,涕洟。同时,这句话也指明了位置关系。上卦兑为口,为赍咨;下卦六三阴爻变为阳爻,则下卦为艮卦,艮为鼻,有涕洟之象。故其是说,上六要把六三从阴爻改变为阳爻,是无咎错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