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点认为,地缘政治力量正不可避免地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真正的转变发生在三个不太整齐的地理上的权力来源之间:
1. 大宗商品出口商
2. 产品的重商主义出口商
3. 消费者进口国
在古典殖民主义中,殖民国家通过武力没收商品。入侵者通过军事力量控制了商品生产国,然后监督了低成本原材料的开采,为国内市场提供廉价材料,以满足殖民大国的增值制造业。然后,制成品在殖民地国家的占领市场出售。
在我称之为新殖民模式的模式中,控制机制不是军事力量,而是金融化和全球化。新殖民主义大国向商品出口国提供廉价信贷,而国家及其公民则沉溺于这种迄今为止无法获得的债务宴会上。很快,国家及其企业在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下吱吱作响,新殖民主义大国将资产换成债务,以低廉的价格购买最有价值的资源,或通过利息支付和再融资提取财富。
欧盟、新封建主义和新殖民主义-金融化模式
几十年来,西方一直在通过新殖民主义模式获取财富。
一带一路”倡议向商品生产国提供低成本贷款,这些国家实际上是对其最有价值的资产 - 港口等地进行抵押贷款。一旦商品生产国陷入财政困境,就会取消贷款赎回权,并拥有资源、港口等所有权。
第二个动态是重商主义,即优化整个经济以出口增值制成品。这是德国和日本在1950年代初采用的模式:国家政策旨在补贴和促进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作为实现高增长率的主要手段。
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方和东方自由市场民主国家,这样它们就不会落入苏联的控制之下,因此美国使这些重商主义政策损害了国内生产商的利益,这是与苏联冷战的代价之一。
实际上,美国通过选择接受了进口商的角色,成为我们的冷战盟友的剩余生产可以不受限制地倾销的市场,所有这些都是出于至关重要的地缘政治原因。在19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市场如此之大,重商主义经济体的出口如此之少,这种作为盟国出口倾销地的政策并没有扰乱国内经济。
货币在重商主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美元(USD)坚挺,重商主义货币疲软,每个人都会受益:出口国的商品在美国很便宜,很快就在美国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由于重商主义经济体试图限制进口,强势美元并没有拖累它们的增长。
在扩大旅游业方面,强势美元是一个火箭助推器:随着美元在欧洲和日本的走高,美国游客涌向欧洲。
为了实现其庞大的工业生产,日本成为必需品的主要进口国:由于缺乏石油/天然气和矿物/矿石,日本进口原材料并将这些商品转化为高价值商品。
这三种动态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欧佩克国家控制了其碳氢化合物商品的定价,当时美国石油产量已经达到顶峰并正在下降。这给全球经济带来了能源重新定价的冲击波,产生了一个滞胀的十年,以适应更高的投入价格。
与此同时,工业化的外部成本也必须通过要求提高效率和清理工业化国家水、空气和土壤的法规来定价。
在同一关头,盟国商品流入美国成为洪水,造成永久性的贸易逆差,并由于欧洲和日本的美元走强/货币疲软而削弱了国内制造商。
永久性贸易逆差是1)发行世界核心储备货币和2)作为进口国的首选进口国的结果,他们接受盟国几乎无限制的出口。
这导致了1985年广场协议中货币的政治重估,该协议削弱了美元,并加强了日本和欧盟(EU)的货币。日本还同意限制汽车对美国的出口,此举导致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北美建立装配厂。
日本重商主义政策的巨大成功在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催生了亚洲虎重商主义经济体,后来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其他国家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以及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崛起,动态再次发生变化。正如选择保持进口国的地缘政治理由消失了一样,通过将生产外包给中国来提高企业利润的巨大机会在召唤,最终将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到新的极端,因为其企业利润飙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苏联解体的一个经常被低估的原因是1980年代后期的低油价。苏联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和天然气,一旦收入低于临界水平,苏联就不再具有财务可行性。
重商主义经济会发生什么?它们成为必要的进口商,完全依赖新殖民主义的廉价商品来源,进口市场足够开放,足够大,足以吸收它们惊人的出口洪流。
商品生产国终于厌倦了被西方和东方剥夺,并开始长期拖延的统一努力,以控制发达/重商主义经济体掠夺的资源。现在,大宗商品的稀缺,以及许多来源的稀缺性:枯竭,供应链中断,地缘政治勒索等,正在加剧这种情况。
随着金融化和全球化达到收益递减的地步,它们现在处于衰退阶段。这些全球增长的驱动因素正在瓦解,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正以长期趋势上涨,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滞胀状态。
这些条件正在挤压重商主义经济体,因为它们的材料成本上升,而出口市场萎缩。重商主义战略的另一个问题是,依靠出口实现增长的另一个问题是,总是有一个更便宜的竞争对手在上升。因此,越南和其他新兴出口国正在从中国和其他重商主义国家抽取生产。
与此同时,回到货币方面,美元正在以牺牲其他货币为代价获得购买力。这是对商品价格上涨的次要“税收”,因为大多数商品都是以美元定价的。美元走强会缓和美国的大宗商品通胀,并加剧所有使用其他货币的人的通胀。
美元走强也降低了中国货币的竞争力,因为美元与美元挂钩,它与美元一起上涨。
权力转移是复杂的:从重商主义和进口国到大宗商品出口国,从重商主义出口国到不断走强的货币美元发行国。
重商主义对出口增长的依赖是过去70年来的赢家,但回报已经逐渐减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