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瑞典国家电视台报道,瑞典向拉脱维亚派遣的一支由600人组成的地面作战部队已抵达拉脱维亚海岸。该部队将加入由加拿大领导的北约加强型前沿驻军战斗群,在北约框架下展开行动。据报道,这支瑞典地面作战部队将被部署在拉脱维亚的阿达日基地。拉脱维亚在阿达日基地的任务是北约“前沿陆军力量”(FLF)概念的一部分。该力量部署在每个与俄罗斯接壤的前线国家,目的是威慑俄罗斯对北约领土的挑战。
接下来半年,瑞典这600号人就一门心思盯着俄罗斯边界,号称要保证区域安全。瑞典还大言不惭地说,这一部署能让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实力“蹭蹭”往上涨,防御能力直接“爆表”。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随着瑞典部队这一搅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恐怕得像被点燃的火药桶,“轰”地一下炸上天!国际社会的目光,这下全被吸引过来了,都在看这场“军事大戏”到底怎么演下去。
瑞典部队(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马克龙在面向法国武装部队的年度讲话时也强调,乌克兰的战斗不会很快结束,呼吁法国军队要为可能的前线冲突做准备。单拎上面的哪一件事情,可能都不是很引人关注,但如果结合起来看,就不是那么简单。先说拉脱维亚海岸,瑞典军队不是第一位访客,在此之前,北约已经有13个成员国在这里驻军。按照瑞典的说法,他的目的是为了威慑俄罗斯对于北约领土的威胁,以免遭到俄军的突然袭击,导致的措手不及。
北约成员国通过加强在东欧的军事存在,向俄罗斯传递了明确的政治信号,即北约不会容忍任何进一步侵犯主权国家领土完整的行径,这有助于巩固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不仅如此,北约的动作还增强了波罗的海及整个东欧地区的信心,可能会导致更多原本处于中立的该地区国家,不得不选边站队。面临北约在拉脱维亚的军事存在,俄罗斯也不得不重新认真审视自己的行动计划,以避免可能的直接冲突,这不仅关乎到波罗的海,还延展到了黑海等多个战略方向。
北约军队运送给乌克兰的援助物资(资料图)
这一切似乎是在给普京出难题。这位俄罗斯领导人面对的,不再只是单一战线的压力,而是来自多方面的战略挤压。可以说,北约在拉脱维亚的军事集结就是为了防止俄罗斯利用其地理优势,扩大对欧洲的影响力。对于普京而言,这样的局面并不陌生。但问题是,此时的俄罗斯正因俄乌冲突而疲惫不堪,几乎没有力气去应对更广泛的威胁,难道,这将成为压垮俄罗斯的“最后一根稻草”?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外界原本认为只要特朗普上台,俄乌冲突就有可能在今年结束,但就目前的俄乌局势来看,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近日,有媒体传出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要与普京举行会晤的消息。这里面就提到,俄罗斯将在与特朗普的谈判中提出要求,即乌克兰大幅削减与北约的军事联系,并成为一个军队规模有限的中立国家。普京甚至默许北约“在不会对俄罗斯构成威胁”的情况下,战后仍可以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特朗普(资料图)
尽管特朗普号称在24小时内结束冲突,其实能实现也就是先停火后谈。这得给特朗普多大的面子?泽连斯基不得不给,也放话说2025年争取停火,但普京似乎没有必要给特朗普这个面子,配合特朗普提升美国的领导地位。事实上,面对美国与北约集团的残暴,普京已经到了完全与之撕破脸皮的程度,放弃幻想早已经成为俄罗斯的现实,而且战斗一直在继续,也容不得半点幻想。这已经是生死博弈。
1月20日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的日子,也是这位共和党政客早前承诺过的,结束俄乌冲突的日子。尽管上任后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这一“军令状”已经被特朗普本人“延期”到了半年,但新一届美国政府的上台对尽早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军事行动还是大有裨益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特朗普已经指示自己的助手在就职后安排一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电话会谈;会谈期间,两国领导人或将就之后的面对面会晤交换意见,并探讨结束俄乌冲突的可行方案。
特朗普(资料图)
但不管怎么说,有一个道理亘古不变,那就是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得不到。特朗普扬言自己可在6个月内结束俄乌冲突,那俄军果真就挺不住这6个月的消耗战了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俄方想早日结束冲突这不假,但结束冲突的前提还得是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关键就是乌东四州的地位能否得到承认。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特朗普刚发出不久的豪言壮语,恐怕还是会沦为空话。
日前,俄总统普京透露,他计划与中方最高层进行线上会晤。不出意外的话,中俄双边关系,经贸合作以及俄乌冲突就会是会晤的几个核心议题。对于俄乌冲突,中国将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用自己的方式去劝和促谈。但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这场乌克兰危机想要彻底解决还为时尚早。因为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到期,俄罗斯停止向欧洲输送天然气,这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如此一来,欧盟成员国和乌克兰的矛盾也将持续扩大,这可能是俄罗斯非常希望看到的结果。
普京(资料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正式迎来自己的第二个任期,而就在他重返白宫的首日,中俄两国领导人就举行了视频会晤,在新年伊始达成了一项重要共识。据俄媒卫星社同天发布的消息,俄总统普京在会晤期间,明确表示两国是在友好、互信、互助、互利、平等的基础发展双边关系,因此中俄关系全面加强符合两国利益,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在谈到国际局势时,普京高度认同我国主张的共建更加公正的多级世界秩序,并指出中俄协作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稳定作用。
这次会谈,中美元首再度从战略层面,表达了对双边关系的期望。中方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将与俄方一道,以中俄关系的稳定性和坚韧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共促两国发展。中方的这句表态颇具深意,算是给普京及时送上了“定心丸”。去年中俄元首总共实现了3次会晤,也充分体现了中俄关系的友好程度。在新的一年里,中俄依旧各自面临着不少外部挑战,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这就需要两国元首充分对话,做出战略引领,带领中俄更好的捍卫自身利益,谋求进一步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