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霍英东葬礼赌王扶灵,曾扬言:没我澳门一切都是假的,包括何鸿燊

图中间为霍英东

2006年10月28日,年过八旬的何鸿燊出席了霍英东的追悼会。追悼会上各界大佬云集,堪称国葬。

“赌王先生,您都这把年纪了,扶灵的工作就交给别人吧。”

“不。”何鸿燊的面容早已苍老,声音却依旧坚定。

他凝望着堂上的照片,老友的音容笑貌尤在,可却已是天人永隔。生死面前,任何人力都难以更改。

“让我再送他最后一程吧。”他们相识数十载,如今霍英东先他而去,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毕竟对何鸿燊而言,霍英东三个字,和他的人生息息相关,说是最重要的人也不为过。

1930年,是霍家最黑暗惨淡的一年。

七岁的霍英东被母亲紧紧抱在怀里,她哭得几乎力竭:“妈妈只有你一个了。”

是的,一场出海作业,霍英东的两个哥哥都意外葬身大海。而他的父亲,也因为受不了打击,跟着撒手人寰了。

霍英东

母亲只有他一个孩子了,而他也仅剩下母亲一个亲人了。

霍英东被母亲悲伤的情绪感染,同样回抱住母亲。用稚嫩的小手帮母亲擦干脸上的泪水。

“妈妈不要担心,我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一定可以赚钱养活你的。”

霍母听着幼子的保证,心中既欣慰,又苦涩。

她摇了摇头,拒绝了霍英东小小年纪就外出打工的想法:“不,孩子,你要去念书,只有念书才能改变你和家庭的命运。”

霍英东后来回忆这段童年往事的时候,都忍不住感谢母亲的深明大义。如果不是她鼓励并支持他读书上学,他的人生很可能不会有后面那些精彩的“传奇”。

霍英东在母亲的“鞭策”下拼命学习,幻想着终有一日可以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赚很多的钱。

1935年,十二岁的霍英东成功考取香港皇仁英文学院。他为此兴奋不已,只觉得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霍英东

然而很快,他这份短暂的喜悦就被战争“打破”了。

日本侵略的战火“蔓延”到香港,无数民众百姓陷入“水深火热”当中。教书育人的学校,也不得不暂时“罢工”。

霍英东无奈之下,只得辍学。

对他而言,读书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他要做的是如何在战争下保全自己和母亲,并抓住能抓住的一切机会,出人头地!

在霍英东不算成熟的认知里,最能赚钱也最有钱的当属商人一类。

他开始转变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一位出色的商人。

彼时战事依旧紧张,霍英东能做的生意太少。为了练手,开始做一些二手生意。

通过两地倒卖,在中间赚取一些差价。在各地开战的情况下,他到处奔波倒卖,赚得当真可以说是“血汗钱”。

好在老天是眷顾他的,他一次次从危险中活了下来,并且逐步积攒下了一些钱。

霍英东

虽然不多,却让霍英东有了创业的资本,让他得以继续谋划其他发财的“路子”。

不得不说,他似乎是一位天生的“商人”。虽然经验不多,但每次投资都能获取不菲的回报。

几年下来,霍英东已经成了小有资产的商人了。家里的生活也随之逐步改善。这些成功都进一步“助长”了霍英东的“野心”。

“不够,还不够。”

他告诉自己,眼前的这些还不足以满足他的“欲望”。他在等待,等待一个真正“翻盘”的机会。

很快,二战结束,整个国家迎来了战争的胜利,而霍英东也迎来了他人生最大一次“转机”。

随着战争结束,一大批二战遗留下来的机器没了用途。经过官方各界商讨,决定将这批机器拍卖出去。

霍英东追悼会

霍英东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振奋不已。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批商品之中蕴藏着可观的利润,足以改变他的命运。

霍英东坚信自己的直觉,于是想方设法参加了此次商品的竞拍现场,并且不顾旁人异样的目光,斥巨资拍下了众多机器。

就在其他人嘲讽霍英东愣头青,花出去的钱要打水漂的时候。霍英东转手就将拍得的商品以双倍的价格卖了出去。

这是一次成功的交易,霍英东也因此赚得了自己人生之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更为他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资金基础。

年轻的霍英东清楚,真正属于他的商业时代要“来临”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这之后,霍英东开始在商界各领域探索打拼。

由于早年经营货铺和倒买倒卖的经验,再加上他独特而又精准的商业眼光,灵活而广泛的经商头脑,他的生意逐步“遍地开花”,没过多久,便在香港商界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并且逐步登上了香港富豪的“宝座”。

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霍英东就将商业版图拓展到了房地产事业上。

霍英东

战争过后,各地人口激增,住房问题一下子成为了社会新生问题。而霍英东名下的房屋,自然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商品。

彼时他“一马当先”,抢在众人前头创立了香港首批房地产公司“立信置业”。为了拓展业务,他甚至还推出了首个“分期”付款模式。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霍英东在房地产方向自然赚得盆满钵满。很快,他又将目光投到了海沙开采上面。

霍英东再一次成为了首个收购外企的中国企业家,直接将美国太平岛船厂化为己用,开始干起了轰轰烈烈的填海事业。

这一次,他依旧大赚特赚。

在那个不断开发创新模式的年代,霍英东不知道创造了多个“第一”。毫不夸张地说,他已经是一位取得巨大成就的商人了!

而在当一个成功的商人之余,霍英东又是一个爱国的商人。

彼时中国展开抗美援朝,霍英东深知中国政府经历过数年的战争,国库空虚,资源贫瘠,他觉得自己不应该什么都不做。于是就开始对政府进行各种经济支持和援助。

当时的香港政府还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霍英东却不顾危险,动用大量人力财力,辗转各处。

霍英东

有时候甚至亲身犯险,就是为了给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资援助。

当时香港的企业家,富豪众多。却大多居于“观望”状态。对于新中国的解放军能否取得战争的胜利,很大一部分人是不确信的。

他们都是出色的商人,自然不愿意轻易“冒险”。

只有霍英东,他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他看好新中国,且愿意无条件支持新中国。

霍英东和何鸿燊

幸运的是,这一次他依旧押对了“宝”。

“我是一名中国人,且从来没忘记过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面对各方的询问,霍英东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而中央将他评价为中国共产党亲密的朋友,就是对霍英东一生最大的肯定。

霍英东在香港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香港另一位风云人物何鸿燊也崭露头角。

他们两个人的事业和人生也因为相识而开始紧紧相连。

霍英东是何鸿燊的学长,但两个人第一次相识,却不是在学生时代,而是在1959年的香港商会。

左二为霍英东

霍英东早已经组建了他的“霍英东集团”,而何鸿燊也因为赚得一千万,成功跻身超级富豪榜。

两个皇仁书院的校友终于迎来了他们第一次见面,一场商会下来,两个人相谈甚欢,大有一见如故的意思。

当时澳门的总督马济时对傅老榕家族长期把持赌业表示不满。

他想要重新进行赌牌竞标,进而“重洗”澳门赌业,改变傅家一头独大的现状。

何鸿燊觉得,这次的赌场“大洗牌”会是他一飞冲天的绝佳时机。

霍英东和何鸿燊

1960年,傅老榕去世。而他的儿子傅荫钊无意赌场业务,并不打算接手父辈的“衣钵”。

傅荫钊将家族的发展重心转移到了香港,打算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事业。

何鸿燊见此,便找到了“常胜将军”叶汉。希望联合他一起入伙,将澳门赌场的经营权“收入囊中”。

何鸿燊对此行志在必得,却在现实面前接连“碰壁”。

“放弃竞标,并在24小时内带着钱离开澳门。否则,我会给你准备一口棺材。”

霍英东

面对澳门黑帮赤裸裸的死亡威胁,何鸿燊也产生了退意。可让他就这样放弃,又实在不甘心。

思前想后,何鸿燊决定去找霍英东帮忙。

一开始的时候,霍英东想也不想便拒绝了何鸿燊的请求。

因为在他眼中赌博是害人害己的事情。他对此不感兴趣,更无意于“分一杯羹”。

何鸿燊见此也不气馁,他反复劝说霍英东:“英东,赌场我们不开,别人也会开。钱我们不赚,别人也会赚。”

何鸿燊是商人,霍英东也是商人,能打动他们的永远都是利益。

霍英东最终勉强同意了何鸿燊的建议,但是也提出了要求:“帮你的忙没有问题,但我有一个条件,就是赌场以后获得的利润,要投入到慈善事业和澳门建设上。”

面对霍英东的“不牟利”原则,何鸿燊虽然心中有异议,面上却是毫不犹疑的答应了。

霍英东得到肯定的答复,便决心帮助好友,当即出资了300万。

中间为霍英东

对于先前威胁何鸿燊的黑帮势力,霍英东也出力帮忙摆平了。在他的援助之下,何鸿燊的竞选之路再无阻碍。

由霍英东、何鸿燊、叶汉及叶德利四人组建的财团势力,如愿竞得了赌牌。

很快,澳门旅游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就成立了。霍英东因为出资最多,成为了公司最大的股东。

赌场的经营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却接踵而来。

因为股东里面,只有叶汉真正懂经营,所以总经理之位便由他担任。何鸿燊对此颇为不满,关系也逐步恶化。

于是,何鸿燊再次找到了霍英东。

“你是想要做澳门赌王吗?”

面对霍英东的询问,何鸿燊并没有隐瞒自己的野心:“是的,所以我希望你能帮助我。”

何鸿燊

霍英东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同样的无所畏惧,同样的野心勃勃。

“好。”

霍英东的一声应好,真正的改变了何鸿燊的人生。

他先帮何鸿燊通过扩股的方式,稀释了叶汉在公司的股权,并换掉了叶汉在公司的亲信……

叶汉被逼得招架不住,只能卖掉在澳娱的股份并公开宣布提前退休。

没了叶汉,霍英东和另外一个股东郑裕彤不插手公司的管理事务。

至此,公司所有的决定权都落在了何鸿燊的手里。他也如愿成为了澳门新一代赌王。

毫不夸张的说,是霍英东帮助何鸿燊坐上了澳门赌王的位子。

霍英东以为他和何鸿燊是商业上的伙伴,更是交心的好友。他们可以一同联手,开创新的商业“帝国”。

何鸿燊

却忘了他们除了是朋友,还是商人。商人为利而来,也为利而散。

何鸿燊经营公司没几年,便实现了赌场的现代化经营。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蒸蒸日上,他也赚得盆满钵满。

在巨额的利益面前,何鸿燊不愿意再坚持霍英东定下的“不牟利原则”。公司赚得的利润没有如霍英东期盼的那样投入慈善,而是落入了何鸿燊自己的腰包。

霍英东开始对何鸿燊不满,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1965年,因为霍英东一直支持大陆建设。为此引起了英美国家对他的不满,开始对他进行经济报复。

“我希望全体股东可以出资回收整栋大厦,这样就可以对抗封杀,减少我们的损失。”

霍英东在股东会议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认为只要内部人员一同坚持,英方就拿他们没办法。

却没想到何鸿燊悄悄在背后行动,说服其他股东将股权低价卖给了具有英资背景的“怡和洋行”。

何鸿燊

何鸿燊的举动,打乱了霍英东所有的筹备。不仅令他损失重大,还在谈判交易时丢尽了脸面。

霍英东对何鸿燊彻底寒了心。

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霍英东作为港商代表,积极援助大陆改革开放。先后投资了白天鹅宾馆和中山温泉宾馆。

在记者提到何鸿燊的时候,霍英东毫不留情的说道:

“我觉得他在这方面从来没有支持过我,中山温泉开幕,我都发完请帖了,但他的澳门葡京都没有派人来支持我,如果他肯派一批人来,我就没那么辛苦了。”

话里话外,都是对何鸿燊的失望和不满。

到了2002年,霍英东直接宣布退出澳娱公司董事会。在记者发布会上,霍英东更是留下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

何鸿燊

“没有我,澳门的一切都是假的,包括何鸿燊。”

现场都被他的话所震撼,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只有霍英东依旧“潇洒”地离开了会场,而他留下的“风暴”并没有因此终结。

“我决定澳娱股权变卖所得的100亿如数捐出,成立基金会。一半用于澳门,一半用于大陆。”

霍英东不管外界因为他的举动惊起了何等惊涛骇浪,他只觉得内心格外的平静。

在遇到何鸿燊的时候,他亦放下前嫌,轻拍了何鸿燊的肩膀:“我们还是朋友。”

何鸿燊和霍英东

何鸿燊看着他,一时五味杂陈。

有愧疚,有感动,最后化成了一抹真诚的微笑。酒杯碰撞,两位老友冰释前嫌……

2006年,霍英东先走一步,何鸿燊就送他最后一程。

他们经历了诸多磕磕绊绊,却也算是做了一辈子的好朋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