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胡歌,他带着伤疤,为何人们却越看越爱?

原标题:胡歌,他带着伤疤,为何人们却越看越爱?

【一】

胡歌“霸屏”,人们为何越看越爱?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扒扒这个“屏霸”。小伙伴们认识胡歌大都源于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豪爽深情的“李逍遥”。然而正是在最好年华时,他却遭遇不测。2006年拍摄新版《射雕英雄传》时,他因车祸受伤非常严重,脸上、颈部一共缝了100多针,右脸和右眼至今还留下疤痕。

胡歌曾在采访中说,修复手术做了数十次之多,为了遮挡伤疤,他一连3年拍戏造型都有刘海,人气也下滑不少。直到最近,凭借着新剧《伪装者》与《琅琊榜》,胡歌的人气再度飙升。除了超群的演技之外,另一个让观众对他再次产生好感的原因在于心理学上一个有趣的效应——曝光效应。

【二】

什么是“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具体指:

可以说,随着在剧集上不断见到胡歌的形象,人们自然而然就对他产生了高度的好感。这一现象所囊括的事物十分广泛,例如文字,画作,人像照片,图形等。

1990年,华盛顿州最高法院德高望重的法官基思·卡洛在竞选中输给了一个无名的对手查尔斯·约翰逊。约翰逊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律师,负责处理一些情节轻微的刑事案件和离婚案件。两个人都没有开展竞选活动,媒体也没有对这次竞选进行报道。在投票的那天,两个候选人的名字相继出现在选民面前,没有做任何区分。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参加2008年总统竞选的时候,他所拥有的政治资本比起希拉里和麦凯恩来说,都远远处在下风;但奥巴马最终战胜了两位对手,得以入主白宫,这就得益于他的竞选团队对心理学的运用。

政治家们充分利用了这种效应。即使人们对候选人没有什么强烈的感情,仅仅通过简单的重复,也可以增加得票率。如果候选人不为人们所熟悉,那么,一般而言,那些在媒体上曝光最多的候选人就更容易获胜。

【三】

没有出镜率,就没有回头率

当我们被问到为什么会喜欢这个人,是什么魅力吸引了你时,一般我们都会例举这个人的相貌、人品作为理由。但是,当我们不太了解一个人时,在何种情况下我们会对其抱有好感呢?

心理学家扎荣茨曾做过一个实验揭开了谜底:

他让一群人观看某校的毕业纪念册,并且确定被试不认识毕业纪念册里出现的任何一个人;看完毕业纪念册之后再请他们看一些人的相片,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然后,再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

结果发现,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愈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就愈高;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

这个实验充分验证了,只要一个人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这也解释了在我们结识新朋友的过程中,为什么起初一个相貌不佳、我们不愿相处的人,在多次见面后,就逐渐不觉得他其貌不扬了,有时甚至会觉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

可见,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令人费解,也就不太让人喜欢了。

当然,“曝光效应”并非万能钥匙。它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即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差。如果第一印象就很差,那么就极其容易引起反面作用。

【四】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照片中的自己“丑死了”?

当你在翻阅朋友的相册,突然看到一张照片中有你自己时,你是否会在那一瞬间觉得自己好丑?甚至你会问自己:我真的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吗?为什么明明是自己,你却不愿相信呢?

心理学家米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给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的女生拍了照片,随后给他们呈现一张真实的照片和其左右反转的镜像照片。然后,研究者询问她们更喜欢哪个形象。

结果发现,被试者更喜欢镜像版的照片;但当给这些女生呈现她们最要好的朋友照片(同样是两种形式)时,她们则报告说更喜欢那张真实版的照片。米塔的研究发现,被试具有喜欢镜像超过正常照片的显著倾向。

为何人们喜欢他人的真实形象,却只喜欢自己的镜像形象呢?

先来说说“自己的模样”这一概念,大多数人是如何形成的呢?闭上眼,略一思索,你就会发现大多数时候我们是通过观察镜中的自我来形成“自我的模样”这一概念的。

但对一般人而言,我们更加熟悉的是镜中的自己,因为每天的洗漱,出门前的整理等等;加上人的面孔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也就是说,久而久之,人们会更偏好自己的镜中形象。而照片上的你与镜子中的你由于左右调换,面部对称性会出现轻微的变化,从而让你感觉到不是那么满意。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喜欢自拍,而有人却厌恶的原因。所以想更爱自己,就多让自己与自己相见吧,或许,不远的将来,你就会看到自己的自信与魅力。

【五】

曝光,并不“单纯”

然而,该曲线并非无上限增加。研究表明,曝光的次数在10—20次之间一般能达到最大的喜欢程度,研究者同时发现在曝光次数过多时,喜欢程度会下降。举个简单的栗子:

由此可见,任何“曝光”都要掌握一个“度”,否则将会适得其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