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关注古文字|为“龘龘”这个春晚“主标识”夭折点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发布的甲辰龙年春晚主题和主标识“龙行龘龘,欣欣家国”,并没有在春晚节目中展示出来。整场节目中反复突出展示的是“甲辰龙年”。

2023年12月2日,央视以《甲辰龙年春晚的主标识正式发布 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为题进行报道。该报道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创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与全球华人相约除夕,共享一台精彩纷呈、情真意切、热气腾腾的文化盛宴。大量主流媒体随即广泛传播:2024年总台春晚主标识以“龘”字为主视觉符号。

2023年12月2日央视正式发布的2024春节联欢晚会主标识

与此同时,从央视到各主流媒体立即掀起一场文字普及热潮,全面解读“龘”字本意与“龙行龘龘”的出处和意义,介绍主标识设计者的背景与影响等。民众热情传播,甚至形成新春拜年的时尚流行用语。

赞美者认为这是传承传统文化、集“艺术性与神秘性于一体”,甚至上升到“普及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高度。也有批评者,以历史文化研究专家为主,认为“龙行龘龘”是故弄玄虚,背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向。无论褒贬,央视没有发声。

央视2024年甲辰龙年春晚播出,自始至终并未出现“龙行龘龘,欣欣家国”这一主题、主标识、主视觉符号。从屏幕背景看,不断突出展示的是“甲辰龙年”;主持人、演员的所有语言表达中,没有一次提及这一主题、主标识;全场大量使用与龙有关的成语、典故和祝福话语,没有一次使用“龙行龘龘,欣欣家国”;现场多种形象展示的设计,没有一处标示这一主题、主标识。

总之,客观上已经宣布这一精心设计、正式公布的春晚“主题”、“主标识”“主视觉符号”夭折。

春晚开播之后,这一主题、主标识策划之事,已经无人提及。然而一个多月以来,民间已形成一股古文字追捧热潮,拜年祝福,广为流行,以显示富有传统文化知识:龙行龘龘(dá dá),前程朤朤(lǎng lǎng),生活䲜䲜(yèyè),事业燚燚(yì yì),百业骎骎(qīn qīn),智慧棽棽(chēn chēn),创新鱻鱻(xiān xiān)……

“苏学研究”公众号早在1月31日即发表署名文章《并非所有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论“龘龘”为什么会东山再起》,搜狐网等媒体亦曾刊载此文。

文章分析了此类汉字长期“冷僻”,最终被历史淘汰的成因,介绍了多位历史文化研究权威对重新启用这类冷僻字的批评,严肃指出“这正是鲁迅先生所斥责的“沉滓的泛起”,而且与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工作背道而驰”。

鉴于央视传播影响极大,如不慎重,将会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文章介绍说:如果因为文字历史悠久、笔画繁多,就是传统文化,那么《中文大辞典》中还有四个龍组成的字,电脑打不出来。文章说:不仅“龘龘”二字应予淘汰,而且“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两句,既不对仗,也无韵律,本身显示的正是历史文化基础知识的欠缺。作者忠告:“父母给龙年出生的宝宝起名字时,千万不要再凑这类热闹。”

值得欣慰的是,央视自我纠偏、坚持正确导向,确有国台风范。

撰文:李公羽

责编:熊玲香

审核:彭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