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张译为何不宣传《狂飙》?扒一扒《狂飙》那些不为人知的场外事!

开年大戏《狂飙》赚足了流量!虽然现在热度略有平息,但看过剧的观众时至今日仍在“津津乐道”!关于此剧的宣传,所有参演人员都做足了宣发工作,为何只要张译对该剧闭口不提?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小编来扒一扒,关于《狂飙》那些不为人知的场外事。

《狂飙》火出圈的根本原因:成功塑造了主角“黑化过程”,将观众成功代入剧情。

在《狂飙》之前,大多数扫黑题材影视作品都将剧情重心放在了“扫黑”二字上,以警察办案的悬疑形式一步一步代入剧情。而《狂飙》则反其道而行,将剧情重心放在了“黑大佬是如何形成的”,这是极为巧妙的“代入法”,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身处在“京海”了。

《狂飙》早期宣发时也着重介绍了这个板块:“黑恶势力崛起的编年史”。

可以说,从一开始“高启强”这个角色就是本剧的核心,而“安欣”这个角色,则相对不讨喜。

而身为资深演员的张译,在看过剧本后何尝不知道这点呢?

其实,高启强角色原本是由张译来出演的,而网传安欣角色的早期规划演员是杨洋。张译不仅是主演之一,也是该剧的艺术总监!至于为何张颂文能够成为最后的“强哥”,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狂飙》的成功绝对少不了张译的倾情付出!最初张译不仅是主演之一,还是该剧的艺术总监,负责现场临时协调拍摄和构思更好的剧情结构。

而身为“戏痴”的张译,也出色的完成了这项工作。在对剧情深入的钻研后,他在现场给出了很多建议,帮助剧组更好的呈现剧情,表达人物。

安欣用警戒线逼迫高启强慢慢后退,是本剧的名场面之一。

而这个想法,就是张译在现场临时提出来的。不得不说张译对这段戏的剧情设计真的很厉害,一根警戒线便将主角之间的对立关系交代的淋漓尽致。

据说高启强躲在窗后偷听这场戏,也是张译提出来的想法。

最初的剧情设计中,并没有这个桥段,原本的剧情中高启强直接回家了,后续是小虎专门去找高启强说“老默的事情办好了”。

但经过张译这么一改,高启强的那种“心狠手辣”和“城府之深”,一下便展露了出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高启强这个角色“路人缘”更好,而安欣这个角色相对有点“生硬”。原因是: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高启强,哪有多少安欣呢?

张译为了《狂飙》可谓是“又当爹又当妈”,可到头来却惨被“过河拆桥”。该剧上映后,并没有标注张译“艺术总监”的身份,只说是主演之一。

剧组这波操作,让张译在协调拍摄过程中的辛苦努力直接“泡汤了”。

原定安欣演员是杨洋,后被杨洋团队拒绝了,导演只好找到张颂文,在其试戏后便决定让张颂文出演主角高启强,因为但从形象上来说,张颂文可能更合适。

而张译辛苦准备了这么久的角色,又再一次“被迫调整”,只好同意对调角色,出演安欣。

这样的遭遇,任谁都会“心生不满”,但作为演员无论心里怎么抵触,既然参与拍摄了就要敬业的拍到底,而张译就是这么做的。

在杨洋婉拒安欣角色后,张颂文试戏高启强大获成功!为了不耽误整部剧的进度,张译只好选择去演安欣。

张译为《狂飙》又是设计剧情,又是现场指导拍摄,几乎一个人干一个团队的事儿!不仅“委曲求全”放弃饰演高启强,转而演了安欣,而且“艺术总监”最后也没当上,直接成了“炮灰”,换谁谁心里没气儿?

最开始《狂飙》打出的宣传语是:张译对阵张颂文,光明与黑暗的较量!

可随着张颂文的热度越来越高,导致到后面剧组直接“冷落了”张译,转而疯狂宣传张颂文的演技有多出神入化!或许是剧组整体的操作和后续的行为让张译“寒了心”,从而造成了张译对本剧宣发工作的“熟视无睹”。

小编也不是完全为张译“打抱不平”,只是看不得“好人受欺负”。从业多年的张译不上综艺,不接广告,奔着“李雪健老师的方向”就去了!就凭这点,让多少演员望尘莫及?从这件事来看,或许默不出声就是张译最大之抗议!

首先,要恭喜张颂文老师,强哥的演技真的无可挑剔!在表演方面,张颂文就是真正的影帝!是多年来对表演的热爱方才促成了今天的这一切,如今爆红的张颂文,走到哪都星光璀璨,而这一切他都受之无愧!

其次,也要肯定张译在剧中的表现,不管是场内还是场外,张译做到了一个演员应该做到的全部!哪怕网上议论纷纷,张译也全程没有出来说过剧组一句不好,这就是男人的担当!

最后,也希望张颂文和张译在各自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