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张艺谋最被低估的电影 高仓健演绎父子真情《千里走单骑》

关公不眷恋封侯拜将,过五关斩六将、护嫂千里寻兄,忠肝义胆的历史传奇,成为戏曲《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蓝本。

而在导演张艺谋手里,这样一段坚毅执着的颠簸路途,又再转化为银幕硬汉高仓健,追寻亲情交集的漫长旅程。

《千里走单骑》是导演张艺谋,在两部高度卖弄视觉奇观却嫌流于空乏的武侠电影后,重返黄土地的个人风格回归之作。

这里所谓的回归,指的是张艺谋再度将他所关注的视野,拉回到中国乡野的风土民情,以他个人式的丰沛情感、强悍的美学企图,与隐约的民粹式煽情语言,去陈述一个动人的寓言体故事。

只不过,虽然《千里走单骑》延续着《秋菊打官司》以来的写实朴直色彩(不同于《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浓艳异国情调),更运用了近期作品《一个都不能少》、《幸福时光》中,混揉故事情节与真实生活纪录的风格。

然而在这里,他却选择了一个国外老人的外来者观点,来看、来理解现代中国穷乡僻壤里的独特人情。

一方面,张艺谋和他的摄影指导赵小丁,大量捕捉了云南丽江慑人的奇山异水,以壮阔苍茫的背景,衬托出主角高仓健身在异域的荒凉寂寞心境。

而另一方面,他却也强化了影片中非职业演员自然不假修饰的表演份量,而提升到与演出超过两百部电影的高仓健,足以等量齐观的程度,并用这些在地乡民的善意与热情,做为一种抚慰与支持。

于是渐渐地,语言文字所带来的藩篱,变得不再那么沉重窒人,陌生的他乡也在情感的共鸣与互动中,也变得感同身受、面目可亲。

然而,在看似充满温情处处,甚至感人落泪的情节下,却暗涌着一股亲情上交集无望的哀伤感触,让这部带着公路电影调调的作品,莫名地让我联想到了温德斯/谢普的作品《巴黎,德州》。

我们看到,与独居海滨的老人,见不到病榻上疏离多年的儿子,借着一支录影带,仿佛抓住了弥补亲情的最后希望,而义无反顾地深入遥远陌生的中国云南,突破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只为拍到儿子无法看到的那出名角主演的千里走单骑。

层叠的山岳隔绝了一个个乡村、表演的面具隔绝了戏子的面目、无法理解的语言隔绝了表达与沟通,老人在这儿似乎体会了儿子逃避异乡、封闭感情的心境。

在影片中段之后,老人更试图在身陷囹圄的表演者与他未曾谋面的私间,打开这道亲情的隔阂与阻碍,仿佛是一种自身期望的投射。

究竟,他最后找到了与儿子感情交流的途径了吗?

我们只看到,老人透过手机,从善体人意的媳妇口中,得知儿子已经原谅他并期待重聚的消息(透过画外音,老人告诉观众,他也无法确定是否为真),以及天人永隔的遗憾。

而另一方面,虽然那位傩戏表演者,在老人的努力之下,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但也只是透过冰冷的影像与萤幕。

而真正在影片中直接接触也产生温度的,却是没有血缘、无法沟通的老人与小孩(表演者私),在迷路山谷的那一夜,他们意外地让亲情的缺口,得到了些许的填补。

陌生人的慰藉,看似温暖,却又隐约有一种说不出的凄怆悲哀。

张艺谋以供起高仓健特写的《千里走单骑》,向他心目中的伟大演员致敬,而在此同时,他对于非职业演员的完美调度,也让那一张张黝黑、沧桑、真诚的脸孔,成为寄托整部影片情感的记号。

石头村里彻夜寻人的乡民、监狱里伤感落泪的犯人、一路奔跑吹哨追车的男孩,中国奇特温暖的人情,包围着孤独冰冷的故事中心,成为强烈震动观众的情感浪潮,淹盖了无望的亲情篱障,轻轻抚过了裂痕与伤口。

于是,《千里走单骑》的意义,不再是只身单骑苦苦追寻的目标,而是经历这千里旅程的人情感触。

向来懂得拿捏感情中含蓄暧昧的微妙,与摧枯拉朽的煽惑,《千里走单骑》让张艺谋证明了,自己仍然是当代世界上最会说故事的能手之一。

本文由不肯媚俗原创,欢迎留言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