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总台出品电视剧《山河锦绣》:“土味”好故事才是扶贫剧“硬通货”

原标题:总台出品电视剧《山河锦绣》:“土味”好故事才是扶贫剧“硬通货”

一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全景式、立体化、史诗般展现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电视剧《山河锦绣》,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时间热播,现已播出过半。

该剧讲述了我国中西部地区两代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下,前赴后继向世代贫困宣战的感人肺腑故事。整部作品凭借活灵活现的“土味”人物,“真”和“暖”的剧情设定,以及一众戏骨级演员的鼎力加盟,一经开播,便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发热烈讨论,不少网友争相表示该剧“乡音亲切,剧情朴实,表演入戏”“农村的画风很写实,服装道具也到位”。

平民化叙事与诙谐化台词

百姓故事捕获大众芳心

纵观国内剧集市场发展,扶贫剧是农村题材电视剧的重要类型之一。如今其依靠平民化叙事诙谐化台词两大显性优势,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与追捧。

展开讲,对于绝大多数主创团队来说,扶贫题材的平民化叙事,主要围绕叙事视角和叙事语言展开细致入微创作。这类作品虽多以扶贫干部为叙事主人公,但也注重对农民质朴形象的塑造和思想转变的刻画,力争呈现不同人物群体之间的情感流动,脱贫攻坚剧《山河锦绣》亦是如此。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中西部地区,赵、柳两个不同姓氏的村庄——半山村和柳家坪,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被迫合并成为一个村落。原本上一辈人积累下来的恩怨,让两个村子的村民如同仇敌。谁曾想随着当地人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磨合与碰撞,本性淳朴的村民们之间逐渐消除了嫌隙,拧成了一股绳儿。

剧集中,当地村民的戏份占比是重,却鲜少有废笔。他们中的不少人从看重一己私利到顾全大局,就像赵书和起初动员大家出义务工帮忙修建水坝时是无人问津的,当他带着一群老汉奔赴水坝建设工地,路过的乡亲们被感召才争相加入到义务劳动的队伍中来。

村民从对扶贫政策有些许迷茫到充分认同,比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和乡村企业绿色发展,是柳家坪脱贫实践中的重要一步……这些实打实的转变过程,都需要把电视镜头牢牢对准普通老百姓自己。

近些年来,不少扶贫题材都走“轻喜剧”风格,既有朴实温暖的情感描摹,又有诙谐幽默的地域方言。大(爸爸)、哈拉(下来)、涐碎的(我小)时候、我就敢放你的气等等,《山河锦绣》通过陕语方言台词“入戏”,让剧集生出了“根”,浓郁的地域文化魅力扑面而来。要知道,在一般受众印象里,方言往往是区域性的、不易听懂的。但在一些扶贫影视作品中,方言反而丰富了登场人物的戏剧张力,让观众“沉浸式”追剧的同时,对出演演员的台词塑造能力深表钦佩。

匠心之作、细节还原

“真”和“暖”勾勒“土味”奋斗群像

众所周知,内容是影视剧创作的核心,它既能体现创作者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审美,也是决定一部作品传播效果如何的基本标尺。

进一步说,作为扶贫剧,与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脱贫攻坚形成并置叙事。重大题材与人物命运起伏同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互文共证,由此形成该类型剧集社会价值的重要支撑。

这里所指的艺术真实,需要相关影视剧作不仅要契合农村空间语境,塑造真实多元的主体叙事对象,撰写贴近时代背景、地域特色、人物性格的台词文本,更需要编剧在描写扶贫工作的具体情节上,切记规避“假大空”,否则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最终成色与口碑传播。

《山河锦绣》是一部带着泥土气息、反映时代画卷的脱贫攻坚剧,“真”和“暖”是其主要创作方向。从视觉呈现上的匠心制作、细节还原,到铺展真实可感的奋斗人物,整部剧通过接地气的影视化表达与艺术作品感染力的提升,实现了主旋律意识的“寄情”与广大受众的“移情”高度统一。

视觉呈现方面,摄制组在河南、陕西多地勘景,开展项目筹备工作。硬化处理数十条道路,旱改水稻种植二十亩。拍摄期间,动用大量工程车、铲车、吊车、挖掘机,尽力展现原汁原味的农村生产生活状态。

改造十几个行政村落,不同家庭年代场景近八十个,总场景近五百个。这里面,大到崎岖山路,破旧的乡村小学教室,小到“家养一只兔,不愁油盐醋”的农村标语,BP机、塑料布改成的雨衣和手扶拖拉机等日常用品,可谓细节满满。

造型部分,不同阶段加起来一千余组人物造型,充满岁月风霜感的服装达一万件。以上,足可见幕后团队的匠心诚意。

人物塑造方面,不管是正直善良、达观坚韧的村支书赵书和,大半辈子致力于在柳家坪修建水坝,推广优质小麦种植和建立旱改水稻基地,要让乡亲们早些过上好日子;还是目光长远、心系桑梓的省扶贫办主任国文,为根治“第二故乡”泥河乡水患不停奔走;抑或是精明世故、能说会道的村主任柳大满……甚至是心系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柳秋玲、奋战在精准扶贫第一线的赵雅奇、贪图小便宜的柳满仓、思想顽固的赵山杠和“嘴强王者”赵刚子等,编剧用真情和暖意去勾勒充满“泥土味儿”的小人物群像图,无疑是《山河锦绣》能够在当下影视创作生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全景视角、史诗呈现

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呼之欲出

当然,主旋律创作并不是毫无节制地歌颂,而是通过社会学和人类学观察视角,去理性看待任一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经得起时间考验,使文艺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方为正道。换句话说,一部影视作品要有长尾效应,需要建构引领新时代文明的价值框架。

总台原创自制的电视剧《山河锦绣》以全景视角和感人故事,史诗般呈现了我国中西部地区两代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下,前赴后继向世代贫困宣战的感人肺腑故事,致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同时,还凸显出总台在打造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度高度统一的“精品大剧”中的排头兵作用。

《山河锦绣》通篇从“小人物”生活经历切入,重在描摹柳家坪村民的人物成长弧线,进而深刻阐述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从贫困的图景描绘入手,着眼于扶贫的历史纵深感,直至乡村振兴的新战场。这不仅是立足于现实的故事刻画,更是让时代篇章的描绘更具震撼力。

我国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结语

聚焦农村农业农民,再现脱贫决战画卷。扶贫大剧《山河锦绣》以历史的视角回溯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如何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通过对脱贫攻坚精神的再描绘,力图凝聚前行的力量,挺起新时代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