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张一山事件最新后续,实锤来了!这件事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文 | 涵露微微

来源 | 行动Daily(ID:gh_6cf2cef1629d)

李易峰塌房事件,余震不断。

几天前,又有人爆料称,张一山也被抓了。

消息一出,不少人都纷纷求下载《家有儿女》资源,生怕又错失了一部经典剧。

随后,有人指出张一山被抓原因是吸d或嫖c。

还有人提到,张一山在某节目中的所有镜头,都被删了。

尽管有粉丝晒出剧照,试图为张一山证明。

但网友并不买账,集体喊话张一山工作室。

可当张一山工作室真出来辟谣了。

网友的反应,却更激烈了:

上面两个发声明的已经进去了。

更有人直接喊话:

出示尿检更有说服力!

正当矛盾不断升级时,北京警方“平安北京”官微亲自实锤:

都睡吧,晚安。

间接为他辟了谣,才让张一山从舆论漩涡中解脱出来。

经过这件事,可见张一山眼下的公信力并不高,一篇白底黑字的声明竟完全没信服力。

这一方面源于娱乐圈大环境,明星多次消费大众信任,以至于现在一看到声明就觉得会被打脸;

另一方面,也是张一山本人这几年风波真的不少。

两年前的7月,有媒体拍到张一山出入宋妍霏居住小区。

可两人恋情公开后没多久,8月张一山便被爆在酒吧和美女牵手。

大家正纳闷呢,当天宋妍霏便单方面甩出了分手声明。

声明中“今日和平分手”几个字,又一次将张一山推向了风口浪尖,似乎意指“张一山真的出轨了”?

不过张一山并未直接回应,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只是有人因此扒出了他几年前的感情观:

没想过结婚计划,怕以后没有人找我演戏。

还反问别人:

你们不也是结婚又离婚,女友换了又换?

敢情他就没想过为感情负责?

那之前,张一山还被指与文章一起大闹夜店。

虽被极力否认,但流言却一直没断过。

醉酒后河边小便、亲吻同行男性好友并摸裆等行为,更被指素质有亏。

以上种种,已经一步步地败光了张一山的观众缘。

也难怪这次事发后,网上几乎是清一色的质疑。

其实,张一山身上一直带着《家有儿女》中刘星的滤镜,大众对他向来多一分宽容。

是他自己瓦解了大家对他的宽容度。

至于张一山为何会走上这条“越来越作”的道路?

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2005年《家有儿女》首播,13岁张一山饰演的刘星,家喻户晓。

爆红后,张一山去哪儿都是万众瞩目。

一次,父亲带他去朝阳公园玩,被一群小学生追着要签名,追得张一山不得已钻到了草丛里。

父亲颇为无奈地回忆道:

他给人签名,签得手都不会动了,僵了。

可没办法,大家太喜欢这个北京男孩了。

只是这种喜欢,成了张一山的成长压力,让他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自在生活。

连安心在外面吃一顿饭,都成了奢侈。

因为无论他走到哪,身后都会传来粉丝们的热情召唤:

刘星,我好喜欢你。

他唯一一次在外吃了顿完整饭,还是在一家麦当劳靠垃圾桶的偏僻位置,才没被发现。

自幼,他在北京胡同里长大,最爱那里的烟火气,不愿搬去私人公寓。

可最后还是怕自己的身份打扰到邻居的生活,被迫搬了。

他丝毫没感受到众星捧月的欢喜,只有深深的遗憾:

我那时还是个小孩,还不怎么懂事,只是觉得自己已经排了半天的队,就要坐过山车了,突然有一群人要跟我合照要签名,我是不开心的。

成年后,张一山依旧在承受着爆红后遗症。

每天都在赶各种戏和通告。

通常只能睡五、六个小时,整个人都很累,一直生着病。

因为不能按时吃饭,从胃病拖成了胆囊息肉。

疼到在卫生间昏倒。

中间还穿插着其他各种慢性病。

每次张一山都觉得自己扛不动了,不想干了。

但眼睛一睁,又要打起精神继续看剧本。

周而复始,让张一山陷入了心理争战。

一种心理是自己作为童星出道,本就比别人付出地多,那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不能在此刻放弃。

另一种心理,又不甘心自己的过度付出,总想着从别处找补,

为此产生了报复性补偿心理,以一种近乎叛逆挑衅的态度,与生活叫板。

可报复性补偿引发的后果,往往不可预估的。

稍有行差踏错,便会越陷越深,不可自拔。

甚至会自掘坟墓,直接被捶死。

这几年,我们看到太多的明星陨落,柯震东、王力宏、李云迪、郑爽.....

他们赚着普通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财,却不愿承担与之相应的担子。

只是所有放纵背后,都暗自标注了砝码。

他们承受恶果自食,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比如郑爽。

童年时一直被原生家庭操控,是父母赚钱博名的工具。

成名后,她有了操控别人的能力,便想着去物化另一个生命,补偿自己曾被控制过:

扬言要打掉七个月的孩子,更在孩子生下后,直接弃养。

还有李云迪,也曾星光璀璨。

却因幼时在母亲的高压约束下成长,经常一练琴就是一整天,整个童年都没有娱乐时间。

如今摆脱了掌控,开始渴望自由,放纵自己。

将报复性补偿升级到“过度补偿”,专门挑战触犯道德底线和法律的事。

不仅是明星,生活中也有不少因报复性补偿引发的悲剧。

70岁李秀娟,便因42岁儿子李茂连续偷盗16次,痛苦不已。

他们一家其实家境十分殷实,10年前征地得了100多万的征收款,老人又有固定退休金;

李茂所偷的也都是茶叶、鱼、电动车等金额极小的物品。

与其说李茂是以身试法,不如说是要以这种行为报复母亲。

过去,母亲对李茂管束极为严格,经常用父亲的死去刺激他(父亲当年是因为打李茂,被外公撞见骂了几句,想不开喝农药自杀)。

李茂唯一的爱好是音乐,母亲却烧了他的吉他和古筝。

就连交友,母亲都要去调查下别人的人品。

这让他从没有感受到自由,为此日后才会将偷盗,视作是自己唯一能掌控的“自由”,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的结局,目前都已成了定局。

郑爽被全网封杀、李云迪销声匿迹,李茂人生履历上也布满了污点。

可见所有的报复性补偿行为,一旦发生,便再也没有回头路。

今天特地和大家聊这个话题。

不仅是一起分析报复性补偿带来的危害,更是让大家理解这种后果的不可逆性。

首先,普通人的试错成本普遍偏低。

明星收入动辄数亿,即便被封杀,也能保障超越一般人的物质生活。

他们拥有的试错成本,普通人很难有。

所以,无论是他们起高楼宴宾客,还是楼塌了。

都别跟风幻想着“错了还能从头来过”的美梦。

没有试错成本,就当谨言慎行。

其次,报复性补偿没法给到真实的安慰。

我们在以上事例中看到:

他们伤害别人,非凡没有让伤口因此愈合,反而被更深的痛苦折磨;他们挑战法律,非凡没感受到自由和释放,反而被更大的束缚捆绑;他们沉迷低级快乐,试图弥补自己压抑的过去,反而更抑郁了......

在报复性补偿中,他们没享受到任何的「补偿」,接受的只是一系列「恶果」。

再其次,「报复性补偿」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报复性补偿」本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寻求“补偿”,也并不会全部带来负面的结果。

一般会有消极性的补偿,例如因为事业付出了过多精力,便通过摆烂、酗酒、吸毒等行为获得平衡;

但也有积极性的补偿,例如原生家庭不幸,却通过营造新的幸福家庭去治愈伤痛。

很显然,只有积极性补偿才能获得正向反馈。

而要获得「积极性补偿」的能力,不妨先放下对报复性补偿的愧疚和负累。

毕竟每个人在面对匮乏性痛苦时,都会自动采取这种防御方式,不用苛责自己能回避这种心理。

这个时候,与其疯狂地往空洞里填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如停下来告诉自己:

过去的遗憾无法弥补,但过去的子弹已经打不到今日的我,过去的被动局面无法改变,只要不拿着今日的主动权,去报复生活,毕竟最后承担后果的,只能是自己。

何况,你已经受过一次伤害,何必再自伤一次。

最后,点个【赞+在看】吧,当你学会真正地爱自己,随之而来,便是高质量的生活、充满力量的内心和笃实的幸福感与满足感,自然不会再依靠负面行为去填补空虚。

* 作者:涵露微微,行动Daily特约作者,情感作家,情感摆渡两性分析,不炖鸡汤,却暖暖戳中心怀;不犀利,却直击本质。行动daily,想要改变,就开始行动!每早8点,行动君带你与300万小伙伴一起阅读美文,体味人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1. 她官宣怀孕,大半个娱乐圈恭喜

2. 福建女大学生宿舍“奴性”丑闻曝光,长达270天,全网炸了!

3. 北京坐拥3套房的“拆二代”,悲惨现状曝光:难怪你赚不到钱

4. 南航空姐“内衣门”事件曝光,大尺度照片不堪入目...

5. 上海情侣住5平米出租屋照片流出,戳穿了多少人不敢说出口的真相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