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电视剧《新世界》,这是部观众值得一追的好剧

70集开年大剧《新世界》终于在各种争议中迎来大结局。有人评论是神剧,有人说剧情拖沓还烂尾,有人说主角徐天带坏了整部剧等等,每个人追剧的人都是边看边评论、骂后还继续追,看似矛盾心理的背后不得不说编剧和导演还是很有功底的;

即使评分也从开局之初8.2分跌至收官的5.9分,但是该剧的话题度一直都有,针对演员演技、故事情节、剧情走向、剧中人物命运等的讨论一直是居高不下的;导演在大结局后发文解释,阐述自己的创作和表达,进行自我反思,并感谢观众宽容,还被人解读为导演终于出来道歉了,我想大不必如此,本剧我也是从开始追到大结局,今天就给大家深度解读下电视剧《新世界》,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好地了解电视剧本身以及背后呈现的故事。

全景式呈现,力求生活流的情景表达

本剧以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真实地直观地展现具有时代性的人生内容与社会风貌;《新世界》有长达70集的体量,却只讲述了22天内发生的事情,平均一天三集篇幅,人物的接连出场,大量的环境呈现和铺垫,这可能也成了被不少观众吐槽剧情冗长、节奏拖沓的原因。

但不可否认《新世界》是非常诗意和内在戏剧张力巨大的作品,它以建国前的北平为叙事地点,让我们能够领略传统老北京的风貌人情;剧中出现的豆汁配焦圈、炸酱面、羊蝎子、卤煮、冰糖葫芦等北京美食能让我们能感受到浓浓的传统北京味。

剧中当铁林和宝慧在一起吃涮羊肉并说出自己当下的处境和想法,还把不多的肉都留给媳妇,一对北京夫妻热爱生活还彼此相爱扶持的画面让我们看着还不错;这一方面表明他真的爱宝慧,另一方面也更加突出了铁林的人物特点,这也为后来他出卖兄弟埋下伏笔;当我们看到刀美兰给徐天做炸酱面的时候,家中没了蒜还要先出去借,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对于生活的讲究。

前门、天桥、大栅栏、珠市口、京师监狱等标准建筑地点,提到它们中任何一个物象我们都很容易和和北京联系起来;尤其是在剧中当我们得知田丹虽然从未来过北京,但是北京的各个地方、风土人情她却能娓娓道来,我们就会发现她是一个心思缜密又聪明的人,这也为后来的情节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田丹这样的人在剧中有超乎常人的表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一以贯之的生活流叙事让我们能够切实的感受到新旧世界交替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挣扎。开篇的空镜头让我们对周围环境有了初步了解,徐天燕三胡同内的追逐戏更是把我们带入到那个年代的情景中,从徐天不放过贩卖烟土的,因为他的做法不符合当时的规则,必定死追到底。他的人物性格立刻显现,这也为今后的故事情节推进埋下了伏笔,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后来为什么执着抓捕小红袄,因为抛开个人情感之外还有他的工作态度,他的秩序观、他的认真态度在本剧都是贯穿始终的

通过这样类似的多方铺垫,平民视角其实观众看起来一点也不累,剧情也不烧脑,还能顺便了解下当时北京人的生活状态也挺不错;

真诚美好的戏剧内核,多元呈现的社会群像

正如片名《新世界》一样,光明、美好、幸福的生活即将到来,但是新世界来临之前总要清除旧世界的不平等和搞破坏的人物,这样普通人民才能真正迎来新生活,才能当家做主,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群人开始了或奔波、或生活、或挣扎、或为理想奋斗的故事。

有人说导演过于在意每一个人物,故事写的有点散乱;但他却塑造了一批丰满鲜活的人物,不得不说一群演技在线的优秀演员奉上的精彩大剧: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田丹;可以看到心怀感恩、一生照扶的徐允诺;可以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长根和天桥小耳朵;可以洞察步步为营、城府深厚的沈世昌;可以探究小红袄生命中纠结的压抑和不得不释放的原始欲望;可以理解为爱痴狂、放弃一切的柳如丝;可以看到重情重义、懂规矩的大哥金海,懦弱但又心存渴望的二哥铁林,愣头青但又心存执念的三哥徐天……新旧世界交替中刀美兰、大缨子、关宝慧等,他们这样的女性何尝不也是当时普通人生活的群像,或许我们也能从剧中找到性格相像的自己。

一直以来我们都不喜欢高大全、大女主、大男主等这样类型的影视作品,而反观本剧主角和配角都是一个个鲜活而集立体的人物,如燕三、萍萍、华子、长根等等这样的配角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吗?追剧结束再回首已是剧中人,也终于理解了编剧和导演;徐天不正是一个不完美、甚至常常拖累身边人的主角吗?适当给予他主角光环有何不可呢?

“四幕式”创作手法,多线并举推动故事发展

导演从小在剧团长大,大学读的又是中国戏曲学院。一直以来,受到的熏陶就是“一幕一幕”的(戏曲就大都是“四幕式”),每一幕展开的故事都是浓缩的,可能就是因为这种潜在的观念的训练,才会这样讲故事。

导演从小在剧团长大,大学读的又是中国戏曲学院。一直以来,受到的熏陶就是“一幕一幕”的(戏曲就大都是“四幕式”),每一幕展开的故事都是浓缩的,可能就是因为这种潜在的观念的训练,才会这样讲故事。

《新世界》开播的前几集剧情线索不断,特别是人物色彩鲜明,时代感逼真十分打动观众,但是导演选择的是“四幕式”创作,每一段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都是要经过沉淀的,只有做足了铺垫才能避免情节太突兀;

放眼整部剧,真的是多线并举,齐头并进:我们看到的是三兄弟和46根金条始末、铁林的升迁梦、金海的大局观、徐天全力追踪小红袄、田丹追逐的革命理想、柳如丝对于爱情的坚守、沈世昌的官场沉浮与老谋深算安排谋划一切等等交织的故事;

所以全剧并不只是有小红袄一个故事线索,导演并没有很快地交代小红袄的身份,.毫无疑问小红袄的人设是本剧的关键线索之一,主要人物开展活动、多个重要故事情节都是围绕寻找小红袄;一环扣一环、跌汤起伏中让观众深入剧情,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乐此不疲的追剧,不得不说这也是编剧的高明之处;因为很多观众真的会因为想知道究竟谁是小红袄而追剧。其实观众也都期待每条线索上的人物,想要看到他们的结局;以至于最后的几集中我们都不愿意放弃追剧,因为我们想知道田丹是不是被小红袄杀了?局气的金海到底死了吗?走上出卖兄弟道路的铁林会怎么样?

但是观众们会浮躁,太想看到结果了,这么多的铺垫让人看着纠结,但这不意味着导演的创作手法和人物设置、故事推进有问题。

淡泊冲突,辅以大量的细节刻画

淡泊冲突是影视作品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是指不倚重紧张、凶险的的场面,而是在似乎自然的生活状态中所呈现矛盾冲突;这种看似平淡、不似强烈的冲突那样具有冲击性、刺激性,但是它所具有的普遍性涵盖,更容易引起关注的共鸣和理性感悟。

整部剧中导演并没有加入残酷的战争画面,但是有着自己的叙事节奏和审美风格;基本是日常生活式、家庭式的,我们来看一看剧中的几个矛盾点就知道:其一是金海、徐天、小耳朵之间的矛盾;其二是铁林离婚后与大缨子的矛盾并未结束,关宝慧与大缨子的矛盾也开始;其三是柳如丝与冯清波的爱情矛盾纠缠;恐怕只有田丹与冯清波、与沈世昌立场不同的矛盾有突破但是也没释放强的爆发力,只是在平常中叙事推进。

提到细节刻画,谈谈剧中的关老爷子,他更像是清醒的旁观者,透过剧中多处细节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个人物其实心理什么知道,尤其是在得知铁林真的杀害徐允诺后,对关老爷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真的让他疯了,他在人群中挥舞大刀阻止铁林逃走,支撑他活下去的源动力,或者说希望破灭了,这当然和他的软弱、他的放任有关,但他又是目击者,如果能及时组织铁林徐允诺不至于死;

再看看张鲁一饰演的铁林真的很传神,很多朋友评价演技炸裂,他将一个胆小、懦弱、能力一般却一直想升迁的角色演的活灵活现,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铁林枪杀金海这出戏真的让人看的心疼,他的眼神真的很有戏,眼神中的故事真的太多;他实在走投无路,只能选择鱼死网破;在他逃走想自杀的时候,因为角色本身赋予他的特质,他根本不敢开枪自杀,生命在此刻的挣扎、无奈、痛苦,让人想拍手叫好却又于心不忍;当南京的电话响起他又活过来了,但他不属于新世界,等待他垂死挣扎的结局只能是审判和死亡。

其实铁林接电话这个细节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曾经他等冯清波电话时候是期待而忐忑的,他成为狱长前后接听沈世昌的电话差距是很大的,这当然和人物本身的所处地位关系很大。

再有徐允诺爱养蝈蝈,蝈蝈在徐天因劫狱被徐允诺执行家法的时候还掉了出来,算是救了徐天;后来蝈蝈浮上来让人得知他的死讯,再后来祥子又将蝈蝈重新养了起来,前后呼应做的真棒,当然类似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大家可以观剧寻找。

综上所述,《新世界》也算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它能以典型化的人物塑造、用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来推动故事发展,并给人以启发,值得我们去追、去思考生活本身。我想结局也挺符合大家的期待吧,毕竟金海没死,您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留言互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